市民和菜农,你要抱走哪一个?


     

     周日回老家,姐姐、姐夫也来了,我当然免不了问一下大棚蔬菜情况,结果让人很吃惊。姐姐满脸愁容,诉说种的菜椒卖不了,我忙问为何,她说国家控制物价,不准许提高蔬菜收购价,菜市场要求所有收购蔬菜的商人全面下调收购价格。
     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这是国家为了控制物价上涨,强行压低农民的蔬菜收购价,以换取市民的欢颜。可是你见过有这样调控物价的吗?城市与农村是一个跷跷板,你多给城市奶吃,农民就没奶吃,反正你不能两全,左右权衡,国家还是为了维稳需求牺牲了广大菜农的利益。这造成什么后果呢?姐姐说,大棚里的大辣椒很少来人收,来收的价格也很低,卖了实在心疼,眼看着辣椒挂在上面慢慢的变黄了,只好到处送人吃,姐姐无奈的说不想种大棚了。闻听此言,我真是有点心酸。
     物价上涨是有内在动力的,这绝非人工干涉就能奏效的。全世界都跟着美国滥发钞票,人民币也随着房地产的狂热猛烈印刷,你说物价不涨,真是没天理了,就该你们政府、银行、地产商大发横财,不允许其他行业调价均衡一下?维稳也不能这样冲着菜农开刀啊?政府咋不降低房价维稳呢?
     很简单的事实,很简单的道理,可我们的国家就是很特色,一帮智商挺高的政客可净干些违反经济学和市场规律的买卖。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不认为管理一个国家、调控经济运行有多难,它并不比养活一个家庭人口的吃喝难多少。难么问题出在哪里?如何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平衡?
      解决方案很简单,巡经把脉,理顺物价上涨根源,不要有意识的偏向任何一方,也不要人为的压低任何一方,症结自然露出水面。否则只能是按下葫芦瓢起来。按来摁去的无效运动只会严重耗尽社会的财富,社会反而越来越动荡,这与维稳的目标岂不背道而驰?
维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解决市民菜篮子不能牺牲菜农的合法利益,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在市民与菜农之间选择的问题。市民不可能买不起菜,只是菜贵了少吃点而已,相比房价根本不值得调控。追根朔源,市民嚷嚷菜贵,无非是口袋里的钱不够花了,钱不够花怎们办?
“答案永远在现场”,这是我很尊崇的一句话。解决市民收入低的问题不能在城市圈外寻找解决之道,只能在城市这个“大现场”剖析问题。在城市这个大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异常的事件破坏了原来的生存环境?伸出手指头数数吧,工资低、房价高、社保岌岌可危,教育与医疗还不停的抽你的血。看看吧,谁来平衡城市内部的分配?没有管的,没有谁敢站出来负这个责任。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当城市里的市民财富缩水时,正好是政府财政鼓起来的时候,原来属于市民的应得财富被人偷偷拿走了。市民懵然无知,只会抱怨菜价贵,却不明真相,市民们那会想得到,在城市圈外的菜农们日子过得也很苦涩。这时国家不去追捕拿走市民财富的“盗窃者”,反而栽赃到菜农身上去了,于是我们看到物价调控的大板子打到了小农屁股上这样的荒唐现象。
维稳是全面有机的平衡术,绝不是分裂城乡的择优问题,市民和菜农,也非让你选择抱走哪一个,两者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问题只有一个,造成城乡消费能力全面塌陷的是谁,是谁抽走了三十年发展的财富?
毫无疑问,一个嗜欲改革的国家理应承担起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不是净挑软柿子捏。如果说我们醉心改革,却对问题无力解决,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有贪天改革之心却无任何智慧;二是我们有能力和智慧解决问题却故意装糊涂,磨磨蹭蹭不肯在关键层面上动刀。
改革虽有成就,但农村依然危险,并且更危险的还有的城市和政府!我不希望看到改革的游戏把一个民族给毁了,只要我们把原来属于农民的还给他们,把原来属于市民和工人的还给他们,中国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改革没有私心,发展的品质就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