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路
本研究方案按照图1分三个功能回路和一个综合治理总方案进行。一是自动回路:基于民生理论科学体系,建立民生问题自生自灭规律体系。二是半自动回路:努力提高生产要素评估计量技术,真正落实按劳分配的价值取向,走生产劳动实现消费体系的道路;基于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与财产使用权所有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现共生存与齐出力协调并行;修正凯氏理论缺陷,设法区别生产金与消费金二种币符,建立生产为消费服务的金融调控体系。三是手动回路:基于生发规律、依据民生内涵确定民生外延课题,由财政、HP/3、个人单位国家共筹民生资金,由个人选择服务单位和方式,由保险公司管理支付民生资金的一整套操作处理程序。发挥自动/手动/半自动三个功能回路在公平、质效、GDP三者平衡中的作用,在遏制经济危机中全面持续地改善温州民生乃综合治理总方案。
消除途径选择矛盾←修正民生理论缺陷←二种币符←经济基本问题
消费体系矛盾律→民生理论缺陷与剥削问题→公平、质效、GDP不平衡→民生问题与概念→经济危机
沿最佳途径实现消费体系←计划消费市场生产模式←生存公有和发展私有规律
个人选择保险公司支付←财政、HP/3、个人单位国家共筹←八大民生项目
图1 自动-半自动-手动-综治调试路线图
图1中自动/半自动/手动三方式结合使用分步推进民生改善的理论将为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控制技术。
(2)研究方法
静动结合:突破学科限制,重在民生理论科学化和自控理论应用于和谐社会建设,使局部与整体、关键与系统问题同步解决,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同稳定房价、建设和谐温州过程结合研究。
实证规范结合:观察收入差距、分配不公矛盾等状况,分析民生研究文献、民生政策资料,归纳摘要,从开发房价功能切入,得到改善民生实现和谐的自控理论体系。
均衡抽象法: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立足自身前期房价和币符学研究结论,确定本选题、修正研究内容与方案;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归纳民生事实,结合现实提出自动-半自动-手动-综治民生问题建设和谐温州的途径与政策建议。
经济数量法:基于民生理论创新,创建房价公式和民生改善控制论,力求数量化技术化政策措施。
基于改善民生的自控原理,本课题研究路线为:基于生存公有与发展私有规律确定民生的内涵与外延→以民生内涵的两个关键词判定民生范畴→对照八大民生项目,调研温州民生问题与特点,确定温州民生问题与类型→创新民生理论,建立处理民生问题的规律理论体系→开发出自动/手动/半自动处理民生问题的的自动控制技术→从置业投资系数CIP=(0,4]入手,将房价HP分解成HP/3作房屋造价、开发商利润,HP/3作征地补偿,HP/3用于充实社保→由国家牵头,个人、单位、政府三方统筹民生资金,由个人选择服务单位或方式并收支民生补助金,由保险公司支付给服务单位→修正凯氏理论设法区分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币符,如图2,确保生产为消费服务→依据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与财产所有权使用权适当分离原则抵消分配不公后果→加大公共消费改善民生环境→通过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平衡发展遏制经济危机发生,将和谐社会建设同GDP增长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保持民生持续全面地改善。
(3)主要内容
现行民生理论零乱,民生概念不确定,民生理论研究没有同生产与消费关系、公平质效和GDP关系、经济危机与和谐社会等建立直接联系。凯恩斯关于国民收入用于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基于边际消费效应会使消费越来越少而投资越来越多,不利于改善民生,是内积经济危机的理论。全球民生经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不可能有效地处理民生问题,因而创新民生理论确保社会和谐是本课题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课题有五大内容:一是开发自动/半自动/手动三方式结合使用分三阶段推进民生改善进程的自控回路;二是创新房地产价格理论,将房价中的三分之一(HP/3)用于补充社保体系以缩小贫富差距,另HP/3用于补偿征地以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三是将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同保持GDP增长结合起来处理,在实现公平、质效、GDP三者平衡过程中全面持续地改善民生。四是创新民生理论以求在温州率先取得基于规律操作民生事业的对策。五是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三大根源:不公平、凯氏理论缺陷、产消信息测不准,为全面科学持续地改善民生创造环境基础。
内容结构布局为:民生概念的内涵外延→民生问题与类型→处理民生问题的原理→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与操作方案→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在公平、质效、GDP三者平衡过程中,全面持续地改善民生。由图1所得本课题研发的内容与目录如下,据此撰写处理民生问题的研究开发报告。
第一部分 民生问题的形成分析
(一)消费体系论(生存、发展、自由三层一体的有机体系)
(二)生存发展自由三者间分配配置矛盾
(三)实现消费体系的途径选择矛盾(以生产劳动实现消费体系,以虚拟经济调控实体经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或选择剥削、盗骗手段实现消费体系)
(四)民生理论缺陷与经济基本问题(凯氏理论缺陷,生产与消费关系)
(五)三力剥削论与政经关系处理(武力、权力、财力剥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六)公平、质效与GDP三者平衡发展问题
(七)民生问题(民生理论不成熟;不能将民生问题理解为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平衡问题,没有结合经济危机来理解民生问题;高效率低消费;民生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民间经济交往互信度过低,依赖担保、(公证)司法程度过滥;行政责职与市场功划分不明确,政府包揽市场经济活动过多……)
第二部分 民生问题自生自灭规律
(一)民生概念(内涵外延,生产与消费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
(二)基于生发规律从民生内涵确定民生外延(二个关键词:与社会安全稳定密不可分、无需市场激励的行为)
(三)生发规律(生存公有强调的是共性和整体生存功能,而发展私有强调的是个性和个体发展功能。从字面上看,生存与公有相关而发展与私有相关,公有则能生存、私有则能发展。且生存公有是发展私有的前奏和基础,发展私有是生存公有的必然或升级。二者对应于事物生命周期的生存与成熟二个阶段,相互转化螺旋推进。生存是指时空中一切物体(人)因虚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维持其现行存在方式的本来要求,进而努力完备自身的生存条件。维持这种本来要求的最低物质环境的总和称为生存条件,生存标准随着改善生存环境能力的提高所造就的事物生存结构升级、水平高涨而提高。人类生存是同财富公有密切相关的,因公有是指诸多低级载体(个体)以维持其自身的生存需要为基本、以发展为目的而借助高级载体(组织、社会)的力量所产生的加盟欲望或集合行为,并因此所出现的集体活动与协作、生活活动资料集体所有制的状况。)
(四)消费体系矛盾律(设消费体系总量为C,其中的生存量为E,发展量为D,自由量为F,则消费体系矛盾律范畴有四,一是不同群体间为建立自己消费资源总量C所发生的争夺、异化矛盾;二是整体或个体之生存量E发展量D和自由量F三者间的配置矛盾;三是群体内部分配矛盾;四是消费体系实现途径的选择矛盾,即在生产劳动、虚拟经济控制手段、剥削 盗骗三条途径及其组合方式中作出抉择的矛盾。总之,对消费体系论的概括可得到消费体系矛盾律,主要内容包括消费体系自身的矛盾性及其实现途径的矛盾性两方面。)
(五)计消市产模式与消费体系的实现
(六)共生存与齐出力不能协调的总矛盾的消除
第三部分 抓消费促生产原理
(一)经济基本问题的处理:生产为消费服务
(二)修正凯氏理论
(三)设法区分二币符:生产金与消费金
(四)突破资金制约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保持GDP增长
第四部分 民生问题的处理操作
(一)八大民生项目(生养;教育;科研;创业;就业;医保;居住;环境)
(二)民生资金的筹集与来源(财政、个人单位国家多方共筹、HP/3的土地收益和HP/3补充社保经费)
(三)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和财产所有权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包括配置股票配置保险)
(四)个人民生帐户与服务单位的选择
(五)保险公司的介入管理
第五部分 自动/半自动/手动三功能回路原理
根据图1发展而成的自动/半自动/手动三方式结合使用分步推进民生改善的自控技术是民生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一)三个控制回路
图1 中至少可归纳出三个控制回路。第一个是民生问题自生自灭规律回路,即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民生问题从衣食住行用升华到生存、发展、自由三层一体的消费体系。国民收入在生存、发展、自由三方面的配置和个人所得的分配上的矛盾,以及实现消费体系是走生产劳动、结合虚拟经济的手段,还是剥削盗骗的途径选择矛盾,称之为消费体系矛盾律。实现途径选择矛盾与分配配置矛盾的产生凭借武力、权力或财力剥削,或受经济理论的缺陷影响,表现为公平、社会质量与效益、GDP三者发展不平衡,最终体现在民生问题上,当发生经济危机时,会民不聊生。民生内涵定义是指遵循生存公有规律与发展私有规律所界定的与安全生存密不可分的且无需市场激励的需求与行为。遵循生存公有和发展私有规律就能针对民生项目处理消费体系矛盾律衍生的矛盾,实行计划消费市场生产模式就能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矛盾。这一回路是民生理论创新的核心,只要我们遵循这些规律理论就有可能实现民生问题的自生自自灭。第二回路是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经济基本问题,包括二方面。一方面,实现消费体系途径的可选择性会驱使人逃避生产劳动,而选择虚拟经济手段或剥削、盗骗方式去实现消费体系;另一方面,民生理论的缺陷是指以凯氏理论为代表的颠倒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生产重于消费,产、消失衡,产、消信息测不准,进而导致实体经济危机。如果发行生产金与消费金二种币符,见图2,就能跟踪并准确测量出生产与消费比例的实时状态,进而使生产为消费服务。第三回路是民生问题处理操作回路,包括民生资金的筹集、服务单位的选择、保险公司监管三大块。这一回路是指,依据民生概念内涵确定民生外延课题,由财政、两个HP/3、个人单位国家等共筹民生项目资金,由个人支配自己的民生资金帐户并选择服务单位和方式,由保险公司配合个人和服务单位管理支付民生资金的一整套民生问题的处理程序。此外,民生问题也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问题……,而这就要求处理好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平衡关系,遏制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根源。
生产要素→生产建设→产品服务→销售
↑ 阳流子↓ ↓
价格→投资← 生产金← 人类消费 回拢←价格
图2 消费金-生产金-投资闭环放大经济图
(二)消费金-生产金-投资闭环放大经济回路
关于图1中第二回路,即经济基本问题的处理可参见图2。图2中阴流子是集能力欲望和信誉需求一身的币符抽象物。换言之,金钱是阴流子载体。投资乃投入人类欲望与能力不是投实物,消费的是全部劳动力产品。可见,国民收入应全部用于启动内需改善民生,力争多出口加大进口,改善消费结构,让温州人通过高超消费释放出更多阴流子。当阴流子全部用于投资,就会提升投资能力发展科技生产力。见图2,当阴阳(阳流子是指产品纳米化网上传送的波粒形式)流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就实现了人类消费。在此回路中,人类消费是中心而投(放)资(金)与回扰(资金)是联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二座桥头堡。否则,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的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一部分投资一部分消费的理论会使投资越来越多于消费,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累积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由凯恩斯理论导出的经管控制模型以收入为目标,违反了抓消费促生产自动控制原理。
从虚拟经济的物质研究对象:阴流子入手标记生产金与消费金二种币符,一可使国民收入全部经消费市场载有消费信息后兑换成生产金全部投资到生产市场;二可监测消费金与生产金的比例,使产消结构合理,保持产-消通道畅通建立产消动态平衡机制。此二者均是准确测量市场信息的基础。
综上,本课题的关键技术是创新民生理论,将改善民生同保持GDP发展结合起来处理。从图1中可知,第一回路乃通过民生理论的创新,遵循民生规律,抑制民生问题的机制效应;第三回路乃通过政策法规规范人工操作解决民生问题。第二回路介于第一、第三两个回路之间,通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控制作用进行的半自动半人工处理民生问题的回路。三个回路结合使用分三阶段推进后,可实现民生改善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三)分步推行计划
1.本课题重点实施手动功能回路改善民生
2.花三年时间实施半自动功能回路改善民生
3.花五年时间实施自动功能回路改善民生
4.花八年时间实施三功能回路交替运行综治公平、质效和GDP三者平衡地改善民生
第六部分 政策建议
(一)发挥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精神,以民生经济理论的创新接替制度创新。
(二)改革八大民生项目中的基础科研资金和创业基金的筹集、使用机制,推动民间科研、民间投资热情极大地释放到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中去。
(三)实现节约推动型经济向高超消费高效型大发展经济转变。
(四)以公共项目为先导吸引温州外流炒作资金回乡投资基建、改善市容市貌。以诸如地铁/轻轨、环城高速、港口旅游城市建设及其配套工程吸收本地外流资金回乡支持经济发展;以政府配套引导、控制个体操作民生工程,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组织科技攻关,落实自动/半自动/手动三功能回路分步推进计划。
(六)研发区分生产金与消费金可行性,突破币符资金制约在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中保增长的温州方案。
(4)重点难点
本课题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结合归纳概括民生现象的常规经管研究方法与手段,从物质能量观入手,基于人本主义科学发展思想,创新民生理论。二是,从图1的自动/手动/半自动三个功能回路发展出民生问题的自动控制技术。三是,评估凯恩斯理论关于国民收入用于投资与消费内生经济危机的问题,区分生产金与消费金二种币符试验国民收入先全部消费后全部投资的可行性科学性。四是,遵循生发规律确定民生内涵外延,即基于民生问题的八大课题,调研未发现的温州民生问题,针对(包括已找到的六个)民生问题提出对策,进而设计出维护公平改善民生的政策导向。五是,设计由财政、HP/3、个人单位国家共筹民生资金,由个人选择服务单位和方式,由保险公司管理支付民生资金的一整套操作处理程序,建议温州由节约推动型经济向高超消费享受型大发展经济转变。六是,将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与GDP增长相结合,在平衡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关系,预防和遏制经济危机中持续地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
其中创新民生经济理论,研发处理民生问题的自动控制技术,在平衡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关系中实现温州社会和谐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