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庭养生农庄是经政府部门批准,在上海先行开发试点的现代化生态休闲农庄示范区。总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集主题式休闲、居住、养生、养老、旅游、农艺、生态于一体,总体规划建造500余幢西班牙建筑风情的乡村别墅。
6月上旬,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前往调研。上海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同志也先后8次带队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农庄的操作模式和经营理念,并且分别指出:荷庭养生农庄是奉贤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示范区,这种模式非常好,要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加快发展规模。
农民赤脚捧着金饭碗
白墙、红瓦、蓝天、荷塘……一幢幢西班牙风情的乡村别墅,错落有致。坐落于上海南郊的奉贤区百曲村荷庭养生农庄,距卢浦大桥约23公里,位于浦星公路航南公路南侧,生态良好,交通纵横。周边地区没有工矿企业,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民风十分淳朴,生活在此的村民历来以种植蔬菜和瓜果为生。
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破旧不堪的郊区村庄。上海华辰隆德丰集团旗下的南庄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团队调研后发现,这里的农民其实是赤着脚捧着金饭碗:“乡村有森林,河流、小桥、园林、田园风光,更有清新的空气,良好的农业生态资源,交通也越来越便利。”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喜欢乡村,喜欢到乡村休闲和养生。
上海南庄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洪介绍说,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城市白领,他们需要一种纯自然的生活方式,以缓解工作压力。而市郊一些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乡村,却又没有被人发现,那里的新农村建设缺少一种思路。而政府方面,希望加快改造农村旧房,发展当地经济。于是,多方结合点放在一起,开发了荷庭养生农庄。
从一开始,投资建设方就高起点、高规划地引入了国际化农庄的一些思路和概念,目标是开发国际化成熟模式的假日养生农庄,并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
“一户+三户”多赢模式
荷庭养生农庄的乡村别墅,共为三层建筑,拥有一个独立庭院,每幢由4套公寓组成,从外形上看是一个独立别墅,而内部房型又是一个可自由分隔的互不相拢的4个单元。二三楼单元为平层,底层有复式可选择,一房一厅格局。农户居住一层的其中一套,其余三套交付给公司经营管理30年。
章洪介绍说:“农民不花一分钱,就有新房住。而城里人,只要花20万元左右,便可在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乡村拥有70多平方米的公寓和一块露天庭院30年的使用权”。而20万元总价每个月折算下来加上物业管理费只要800多元。
这种“一户+三户”的模式,是农村住宅由分散向规模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作为产权人的当地农户出宅基地,开发商组织建造,城里人购买另外三个单元使用权,所获得的资金用作拆迁分散的农户旧住宅,规划建造新住宅区。这是一个多赢的模式。
不改变农民房所有权
现在,一期30多幢乡村别墅已经建成完工,相应辅助工程道路、桥梁、绿化、电力增容、上水排水、会所广场、餐饮娱乐等也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和有悖国家政策的小产权房不同,奉贤金汇镇副镇长张之华表示,荷庭养生农庄不占用农田、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改变农民房屋所有权性质,满足日益增长的城里人休闲养生需求,完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四单元中,农户自住一单元,把三单元交付给公司经营管理30年。
这种多赢的开发模式,受到上海市、区、镇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并已在上海产生影响。 2008年11月30日,解放日报以头版头条大篇幅进行报道。
农庄生活在中国刚起步
以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在国际上一般被称为“假日养生农庄”(hoildaycottage),欧美国家已十分普遍。例如法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前往乡村别墅休养和短期居住,占法国全国旅游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强。
在俄罗斯,托尔斯泰农庄由满眼的白桦树和宁静的水塘构成,历史风貌保留完好。在英国,丘吉尔农庄集皇宫、草场、湖泊、风景于一体。在法国,古树、古钟、古教堂、古橡木桶酒等,组成了普罗旺斯农庄的一派历史渊源的风情。在美国,沃克角农庄四面环海,房屋古朴。
在中国包括上海,假日养生农庄还刚刚起步,荷庭养生农庄正是借鉴国际化乡村休闲养生产品思路的一次有益尝试。
2009年7月3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