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消费趋势


    全球经济危机的确对中国消费者造成了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从08年3月的94.5跌至09年3月的86,是5年来的最低点。低收入群和居住在深圳等出口依赖性地区的打击尤为严重。但是从4月开始,受4万亿财政投资刺激的影响,信心指数逐渐上扬,显示开始复苏。

    整个2008-2009年,中国消费趋势表现出六大特征,也是经济危机影响下的直接反映。

    1、消费增长放缓。2009年消费增长趋于平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家电下乡等政府推导行为造成),很难与07-08年的24%增长水平相比较。同时食品和饮料的购买频率增长平缓,家庭和个人护理产品的购买频率出现了下跌。

    2、消费者成熟度的提高加速。消费者仍然要求更多的功能性特征,更好的产品质量,更多的产品选择以及更低的价格。

    3、溢价购物放缓。大众和高端消费品溢价购买比例逐步放缓。

    4、有从品牌转向价值追求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品牌之外的实在价值。

    5、表现出更精明的购物趋势。消费者在寻求更多的产品信息,更多的比较消费,访问产品评价的网站人流量增速要高于整个因特网人流量的增速。

    6、出现选择更便宜的消费渠道的趋势。消费者正在从百货商店或其他较贵的渠道转向数字商场,大卖场和超市。

    同时,经济危机对不同地区和人口的影响也不相同。

    1、从地理上看,出口导向性地区影响最严重,深圳90%的制造业用于出口,而武汉仅为10%。同是,深圳GDP09年一季度比08年同期仅增长3.4%,而武汉增长了8.9%;所以2009年深圳消费下降了16%,而武汉却增长了20%。

    2、从收入来看,工作不稳定,失业和经济来源不多的低收入者比去年的消费水平下降了9%,他们缩减了食品、饮料、服装、鞋等方面的支出。

    3、从年龄来看,经济低迷对25-44岁的人群影响最大,他们属于经济负担超种的一族。18-24岁的消费者表现出对未来的足够信心,60%该年龄段人群认为他们的收入在未来5年会大幅度增长,显然他们受经济低迷的影响较小。

    随着中国梯度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2009年,中国城市群布局基本成型,这也将极大的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消费格局。

    1、出现7大大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上海、山东半岛、杭州、广州、南京、深圳。

    2、出现10大中等城市群。分别是辽中南、厦门-福州、长江中下游、中部、长春-哈尔滨、成都、合肥、长株潭、关中、重庆。

    3、还有5个小城市群。南宁、南昌、太原、呼和浩特和昆明。

    这些城市群的划分,主要依据于产业构成、政府政策、人口特征及消费偏好的差异。

    企业的营销者应该充分来研究中国的城市群的发展,寻找到增长最快的城市群,确定具体品类的增长机会,对你目标城市群进行优先排序制定策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