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零售-连锁企业资本运营状况分析报告(中)
王方剑
IPO(上市):
三地点成上市目标 行业分布琳琅满目(标题)
2009年国内有19家零售-连锁企业在海内外证券市场IPO,上市公司数量是2008年7家的将近2.7倍。究其原因,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国外证券市场回暖,国内推出创业板,证券市场门槛降低,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顺应了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详见表2)
表2 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企业IPO情况一览表
公司简称 |
上市时间 |
上市地点 |
融资额度 |
行业或细分市场 |
爱尔眼科 |
2009年10月30日 |
深交所创业板 |
9.38亿元人民币 |
专科医院 |
吉峰农机 |
2009年10月30日 |
深交所创业板 |
9.38亿元人民币 |
农业生产资料 |
探路者 |
2009年10月30日 |
深交所创业板 |
3.37亿元人民币 |
户外休闲用品 |
服装、纺织品 |
||||
361 度 |
2009年6月30日 |
香港 |
20亿港元 |
运动服装 |
匹克体育 |
2009年9月29日 |
香港 |
17.2亿港元 |
运动服装 |
星期六 |
2009年9月3日 |
深交所中小板 |
9.9亿元人民币 |
鞋类 |
罗莱家纺 |
2009年9月10日 |
深交所中小板 |
9.5亿元人民币 |
纺织品 |
富安娜 |
2009年 12 月 30 日 |
深交所中小板 |
7.8亿元人民币 |
纺织品 |
地产业 |
||||
宝龙地产 |
2009年10月14日 |
香港 |
21.756亿港元 |
连锁商业地产 |
世联地产 |
2009年8月28日 |
深交所中小板 |
6.3亿元人民币 |
房地产服务 |
IT数码业 |
||||
宏图三胞 |
2009年 1 月 |
上海证交所 (注 1 ) |
电脑与电子产品零售 |
|
乐语中国 |
2009年 12 月 17 日 |
美国纳斯达克 |
2,170 万美元 |
手机零售及分销 |
百货超市业 |
||||
巴黎春天百货 |
2009年 12 月 15 日 |
香港 |
29 . 3 亿港元 |
百货 |
家润多 |
2009年7月17日 |
深交所中小板 |
9.79亿元人民币 |
日用百货零售业 |
酒店业 |
||||
7 天连锁酒店集团 |
2009年11月20日 |
纽交所 |
1.111亿美元 |
酒店 |
富驿酒店集团 |
2009 年 12 月 30 日 |
中国台湾 (注 2) |
未获得 |
精品时尚酒店 |
餐饮业 |
||||
湘鄂情 |
2009年11月11日 |
深交所中小板 |
9.4亿元人民币 |
连锁餐饮 |
其他行业 |
||||
齐心文具 |
2009年10月21日 |
深交所中小板 |
6.24亿元 |
办公服务与用品 |
谭木匠 |
2009 年 12 月 27 日 |
香港 |
1 . 395 亿港元 |
木制工艺礼品 |
说明:上表中的连锁企业包括有连锁销售终端的“产销一体化”企业。
注1:宏图高科已于2009年1月采取定向增发的方式成功向三胞集团等9家特定投资者发行了12500万股股份,使得宏图三胞成为宏图高科的全资子公司,成功实现了宏图三胞的整体上市。
注2:富驿酒店集团2009年12月30日向台湾柜台买卖中心递交上兴柜申请材料,并于2010年1月14日正式在兴柜挂牌,股票代码是2724,股票简称是“KY富驿”。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企业在海内外市场IPO事件有如下四个特征:
特征一:国内创业板终于推出,众多连锁企业蜂拥而至
在2009年国内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企业中,有爱尔眼科、吉峰农机和探路者3家零售-连锁企业。这让国内众多期望上市的零售-连锁企业欢欣鼓舞,纷纷把国内创业板作为上市的目标之选。
在坊间流传的创业板企业“两高六新”(高成长、高科技,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农村、新模式)的标准中,连锁这种业态实际上占据了“六新”中的“新服务、新模式”。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博士个人高度看好连锁这种业态,他在两年前曾经对笔者说:“‘中国服务’将与‘中国制造’并驾齐驱,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务业大国。商业连锁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主流,并将成为‘中国服务’最具含金量的价值所在,也对中国企业全面提升以精细化、标准化、数量化为核心的科学管理基本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国内创业板特别关注连锁类业态”。
特征二:国内创业板、中小板和香港,成为国内零售-连锁企业上市的三个主要地点
2009年国内有19家零售-连锁企业在海内外IPO,其中在国内创业板上市企业有3家,在国内中小板上市企业有7家,在香港上市企业有5家, 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上海证交所和中国台湾各1家。无可争议,国内创业板、中小板和香港成为国内零售-连锁企业上市的三个主要地点。
这个统计结果和事实给国内那些计划上市的零售-连锁企业指明了上市方向。
特征三:上市零售-连锁企业的行业分布,开始多样化
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企业海内外IPO的所在行业,百货、超市行业再不是“主力军”了,成了点缀,而服装、纺织品、地产、IT数码、餐饮、酒店、专科医院、农机零售、工艺礼品、文具等行业分别出现了1-3家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真可谓琳琅满目。这表明,国内很多行业在经历过“连锁化”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了“资本化”阶段,不同行业的“资本化”程度在加深、“资本化”水平在提高。
谭木匠、齐心文具和此前味千拉面的上市,激发了人们的无限想象,消除了人们对上市的神秘感和距离感——是啊,一把木梳、一盒文具、一碗拉面都上市了,只要公司成长性足够,还有什么连锁业态不能上市的!
特征四:零售-连锁企业“整合型发展”的上市路径开始走通
众所周知,国内的零售-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很多行业没有绝对的领先者,第一阵营企业不是非常明显。这直接导致了资本难以介入,依靠一家企业独立发展然后去上市不太容易做。还有一种情况:国内有些行业第一阵营的1-2家企业已经上市,但第二阵营中每家企业距离第一阵营企业都非常远,第二阵营中的企业又想快速发展,想上市,于是想出了“整合型发展”、“外生式发展”的上市路径。
很多行业的业内人士做过“整合型发展”的上市尝试,比如运动服装业的中国领跑体育股份公司(英文名USG Sports,下称领跑),就是由国内的深圳龙浩、四川劲浪、浙江锐力、沈阳鹏达共4家体育用品公司在2007年8月联手组建的。他们四家的目标是联合起来去上市,借资本市场对抗同业的百丽、宝元两大巨头。然而,正当三足鼎立格局清晰地呈现在运动服装市场上时,一年之后的2008年10月,媒体却爆出“因风投公司资金不到位,领跑体育股份公司已正式宣布解散”的消息。
国内领先的手机零售商之一——乐语中国2009年底在美国的上市,表明“整合型发展”的上市路径已经走通了。
乐语中国从2003年代理三星手机起步,2007年底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入手机零售领域,先后并购了河北国讯、河南新亚、云南百老汇、湖南飞鸿、江苏冠芝霖、内蒙中域时代、上海协亨等七家区域性零售连锁企业,快速形成了全国性零售连锁网络并对并购后的零售业务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源整合,搭建了集中管理的零售业务平台。通过统一采购、门店调整和新开门店,乐语加快了业务拓展和扩张的步伐;通过快速搭建统一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平台,乐语形成了能够持续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保障机制。截至2009年底,乐语中国拥有手机零售门店近500家,覆盖16个省份、80个城市,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通讯零售连锁企业,手机销量和门店面积均位列专业通讯零售连锁首位。由于“整合型上市”是一种创新的运作模式,上市的成功概率极低,“乐语模式”才具有了榜样价值。
“整合型发展”的上市路径是国内相当一部分零售-连锁企业的现实选择。比如“兰州拉面”、“成都小吃”、“河南烩面”,等等。
根据笔者从投资业内得到的可靠消息是,兰州牛肉面股份公司已经在2009年正式成立,这家股份公司由兰州城乡建设发展投资中心、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公司、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交所四家风险投资机构在兰州共同发起设立,计划首先从兰州当地牛肉面店铺中筛选出50家店铺,通过详细具体的合作方案整合进股份公司,提升经营水平和店面形象,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国内创业板上市,从而借资本之力做大做强兰州牛肉面。
上市公司再融资:
四行业是热门领域 定向增发渐成主流(标题)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热潮,是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企业资本运营的一大亮点。
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共有9家零售-连锁类上市公司实施了再融资行为,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高达140.8亿元(82.42亿港元+46.765亿元人民币+3.31亿美元,按照2010年2月17日汇率换算);每家企业每次平均融资金额约15.6亿元人民币。(详见表3)
表3 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业上市公司再融资案例一览表
公司简称 |
融资时间 |
融资方式 |
融资金额 |
行业或细分市场 |
家电零售业 |
||||
国美电器 |
2009 年 6 月 6 日 |
增发新股、可转债 |
32 亿港元 |
电器零售 |
国美电器 |
2009 年 7 月 13 日 |
向所有股东公开发售股份 |
14.67 亿港元 |
电器零售 |
苏宁电器 |
2009 年 12 月 28 日 |
定向增发新股 |
30.55 亿元人民币 |
电器零售 |
酒店业 |
||||
如家酒店集团 |
2009 年 5 月 7 日 |
向携程定向发行普通股 |
5000 万美元 |
经济型酒店 |
百货超市业 |
||||
人和商业控股 |
2009 年 7 月 16 日 |
配股 |
35.75 亿港元 |
地下商场连锁 |
物美商业 |
2009 年 8 月 12 日 |
私募股权融资 |
约 2 亿美元 |
超市业 |
王府井 |
2009 年 10 月 11 日 |
发行可转换债券 |
8.21 亿元人民币 |
百货业 |
服装业 |
||||
报喜鸟 |
2009 年 12 月 8 日 |
公开增发新股 |
8 亿元人民币 |
服装业 |
达芙妮 |
2009 年 5 月25日 |
无担保可换股债券,来自美国德太 (TPG Capital) |
5.5 亿元(约 8100 万美元) |
鞋业 |
说明:上表中的连锁企业包括有连锁销售终端的“产销一体化”企业。
深入研究可以发现,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类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特征一:再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家电零售、酒店、百货超市和服装等行业
根据上表统计发现,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类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家电零售、酒店、百货超市和服装等行业,这表明了国内这些行业的市场竞争在进一步加剧,对资金的需求在继续大幅增加。最近1-3年内,酒店、百货超市和服装、纺织品等行业的领先公司纷纷在国内外上市,同样是这些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征兆和反映。
除了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之外,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纷纷通过证券市场作为主要融资渠道。毕竟,直接融资的融资范围、融资金额、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都比间接融资具有优势。
特征二:再融资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
可以发现,2009年国内零售-连锁类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既有在公开市场上的融资手段,比如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同时又有在私募市场上的融资手段,比如物美商业在私募股权市场上从TPG(美国德克萨斯州太平洋投资集团)、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等投资团引入共约2亿美元的战略性投资(占投资后总股本的10.9%)。一家在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上市的企业,没有从公开的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而是从私募股权市场上再融资,物美商业的再融资举动耐人寻味,值得深入探究。
特征三:定向增发新股将成为未来零售-连锁类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方式
苏宁电器于2009年12月28日通过第三次定向增发,从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境外机构投资者手中募资30.55亿元人民币,成为这一年国内零售-连锁类上市公司最大的一笔再融资事件。
笔者深入分析发现,苏宁电器的前两次再融资事件同样成功:2006年6月21日第一次向机构投资者增发2500万股,发行价48元,募资12亿元人民币;2008年5月22日第二次向机构投资者增发5400万股,发行价45元,募资24.3亿元人民币。苏宁电器在证券市场上的三次再融资,都是通过定向增发新股的方式实现的。苏宁电器从股市募资4次共70.93亿元(包括首次公开上市融资4.08亿元人民币),其中66.85亿元人民币都是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募集得来的。
可以判断,苏宁电器对定向增发新股这一金融工具理解之深入、运用之成熟,已经达到
了炉火纯青的水平。苏宁电器的再融资路线代表了一个方向:定向增发新股是包括零售-连锁类在内的中国上市公司最佳的股权再融资方式。
笔者通过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等融资政策的比较发现,定向增发新股的融资标准比较低,有利于解决新股发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在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具体方式时,首先选择定向增发新股,其次选择公开增发新股,最后才选择配股。在面临定向增发新股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方式选择时,中国上市公司更愿意选择定向增发新股的融资方式,而不是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
同时,上市公司向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
股的宣告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关联投资者比非关联投资者有着更高级别的信息优势,如果关联投资者愿意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发行的新股,说明上市公司具有盈利可靠的好项目或公司的未来具有成长性,这个信息向证券市场传递了一个更高级别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累积收益率越高。这是因
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机构投资者愿意以更低的发行折扣率认购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所发行的股份时,表明发行公司有好的投资项目或前景,这也给证券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因此,更低发行折扣率的定向增发新股有着更高的宣告效应。反之,更高发行折扣率的定向增发新股有着更低的宣告效应。
定向增发新股的发行对象是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一
般而言,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要低于向非控股股东及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
(本文作者现在任职于北京一家投资公司管理层)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