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资本助吉利收购沃尔沃


点评一:欧洲资本助吉利收购沃尔沃

英国《金融时报》周二(323)报道,三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最快将于本周日(28)福特公司签署一项协议,收购该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业务。吉利将为此项收购交易支付18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筹资7.5亿美元用作该瑞典汽车品牌的运营资金。 整个交易的融资金额中,约有5亿至8亿美元将来自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由沃尔沃工厂所在的瑞典和比利时政府提供担保,大约5亿美元将来自瑞典的银行,其余的资金将由中国的银行、地方政府和吉利本身提供。

个人看法:任何资本的最终诉求无非“利益”二字,尤其是纯粹市场化的欧洲资本。如报道属实,欧洲资本愿意在此次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项目中承当过半任务(大体相当于1013亿美元),很大程度上说明欧洲投资者还是比较看重该项目的。

 

点评二:德系虚张声势,日系暗度陈仓

每经记者 陈喆发自北京  记者了解到,大众将斥资40亿欧元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包括推进大众南京、成都工厂的扩建改造以及广东工厂的投建,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有望在广东分别生产大众、奥迪和斯柯达品牌的汽车。

个人看法:从去年底的广州车展以来,面对大众咄咄逼人的叫战,日系一直坚守城门,不予理睬。过了年,可爱的范博士决定挖地三尺,欲建城池,与日系在华南市场开展持久战。殊不知,东风日产的东方战略,以及其它日系的北上战略,也是有条不紊推进中。

 

点评三:菲亚特最好能携克莱斯勒共同入驻广汽

个人看法:菲亚特在小车和豪华车领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克莱斯勒在SUV等领域也有自己的特色,如能携手入驻广汽,或许更有利于新合资公司拓展在华业务。必定菲亚特的优势,在国内并非就是优势。

 

点评四:不可仅以中国车市论英雄

商报记者蓝朝晖   菲亚特已明确不会参加今年的北京车展,既不会与广汽联合亮相,也不会以克菲联盟形象出场。莫非菲亚特真要淡出人们的视野?”一位业内人士疑惑地问道。

综合外电报道,日本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317号宣布,在五年内,三菱巴西分公司将投资4.54亿美元用于工厂产能扩张,将实现年产能翻番,至10万辆。以及生产Pajero DakarLancer轿车。另外,根据三菱巴西分公司与三菱日本总公司的协议,后续三菱还将在巴西工厂生产电动车。

个人看法:菲亚特、三菱等,对比其它车企,虽然目前在中国未取得突出成绩,但东方不亮西方亮,金砖四国中的印度、巴西、俄罗斯等,都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而且菲亚特、三菱等在上述新兴市场也都有不错表现。所以,并不能简单得以在中国车市的表现论英雄。

 

点评五:泰国已成日本车企重要的海外中转基地

中新网323日电  日产在在曼谷工厂最初生产的9万辆汽车中,一部分“返销”到日本,这在该公司的小型车部门尚属首次;日本三菱汽车也表示正考虑在泰国制造微型车的类似计划,将面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市场销售;从2002年开始的大约5年时间内,本田进口了泰国制造的飞度微型汽车的轿车版本——也被称为JAZZCITY,但后来由于销量不佳而放弃了该计划。

个人看法:目前虽然主要返销国内,但等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成型后,或许还可拓展至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地区。

 

汽车自修室的理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贵在坚持,重在反思。

汽车自修室的风格:于言简意赅中强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