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房地产的趋势性转折


 2009年以来,房地产大鳄们纷纷加大对二线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力度,二线城市投资比重大幅度增加。有些二线城市因房地产大鳄们的介入房价迅速攀升---某片区但凡有来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介入,房价即乘势而起,掀起涨价狂潮。巧合的是,最近,有不少一线城市的白领、农民工、大学生不堪忍受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纷纷进入二线城市、返回家乡创业和就业,上山下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潮流,这些都是积极地信号,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
   随着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城乡人口比重开始转化,估计到2013年,两者人口相等。本人判断,当跨过50%的门槛,农村的边际产出效益将快速提高,蔬菜和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当农村实现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农民的收入才能有切实的提高,逐步赶上城镇居民的水平。这是社会财富向农村转移的大趋势。
 
   我国的财富之水在中央“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配套政策的指引下向下流动,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从二线城市向三线城市流动,最终流动到农村。就房地产开发而言,同样存在着上山下乡运动。我们说,不但城市居民无法忍受高房价的威逼,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同样不能忍受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地价)的逼仄,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地盘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任志强和潘石屹们叫苦连天,充分说明一线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程度。敏锐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率先放弃大城市的争夺,进军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同样受到高房(地)价的威逼,进军三线城市。这说明我国的财富之水一改过去自下而上的单向流动,转为双向对流,社会财富开始向下转移。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事情。
   同样地,在一线城市蜗居的年轻人,部分先知先觉者也在二线或者三线城市寻找自己的“机遇之乡”,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流动。当人口不再大规模向一线城市堆积,一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必然提高工资时,将加剧这一反向流动过程。因为企业会考虑向二线城市转移生产力。如此,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才有可能缓步进入均衡状态。
   反向流动会产生财富溢出效应——虚拟财富变成实体财富。一线城市居民若将房子卖掉,到二线城市或者三线城市工作和生活,将产生巨大的“财富析出效应”。例如,将北京的房子卖掉,到济南工作,同样的住房面积(100平方米计算),那么,房屋持有人的账户上瞬间增加150万的现金。靠这些钱,一个中年人完全吃喝不愁,养老救命钱都有了。在这个意义上讲,这就是一线城市企业和居民的“机遇之乡”——通过空间移动实现虚拟财富向实体财富的转化,这就是财富析出效应。该效应将有利地推动我国的内需增长。我们应该欢迎该趋势的早日到来。
  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说起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破裂境况。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很多老百姓纷纷逃离东京都市圈,租金减少,房价下跌。如果在老家有田产,把东京的房子卖掉,回到老家,照样吃喝不愁。虽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远未到饱和的时候,但是,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的城市化结构,避免将来房价快速下跌时,人们纷纷抛弃大城市房产,返回老家的可怕景象。
  因此,本人认为,不要刻意打压一线城市的房价,让它们高上去,逼迫更多的人逃出来,走向二线、三线城市,上山下乡,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不是更好吗?这不是最大的民生吗?几个大城市的房价涨上天,翻不了中国的天,不用怕。只要把广阔的农村,中小城市发展起来,照样能托举起中国的蓝天。农民是中国的脊梁(可出力不讨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