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范子军先生的一篇新闻解读《医改如果成功了是全国人民的悲剧?》(http://www.chinavalue.net/NewsDig/NewsDig.aspx?DigId=53635),因为对范先生此文有诸多观点不同,干脆另写一文,算是与范先生商榷。还请各位朋友批评。
首先,范先生在文中说到“医院赚了钱是否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我觉得范先生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我也注意到,宗立成委员也说了这句话:“医院赚了钱,引进更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赚了钱还是要用于社会。”我也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医院赚了钱是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个话,更多地应该用在政府身上,特别是用在政府的税收方面。医院赚的钱,在按国家规定合理地上缴各种税款外,完全可以用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用于其他一切可以不断提高医院诊治水平的事情上,比如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委派医生到更高水平的医院甚至国外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当然,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用来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的收入。这无可非议。当然,如果医院完全是政府财政支持另当别论。问题是现在即使真正的公立医院,也“产业化”了,政府投入很少,有的,根本没有政府投入。范先生可能会说,医生们现在拿回扣很多,红包很多,他们的收入很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与“医院赚钱”这个问题放在一起谈论。医院赚钱,是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自己员工的劳动合理的收入,而回扣红包等这些并不是合理收入,也不合法。至于产生这个现实的原因,责不在医院,不在医生,是政府的各项政策及相关管理部门长期的管理混乱甚至不作为导致的。治病治本,如果到现在还在回扣红包这样的事情来把“炮火”集中在医院和医生这样的个体身上,是不理性的。就像官员的腐败,行贿受贿,如果不从制度上法律上来“动真格的”,只像现在这样“抓住谁算谁”地来治理腐败,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根本无效的。作为个体的人,我们必须承认“人性”这个东西,即承认人性里的善,也必须面对人性里的恶。不敢面对人性而只讲“觉悟”,谈什么“先进性”,纯属掩耳盗铃,或者是别有用心。
“正是基于眼下医药不分存在的诸多弊端,导致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我不同意范先生这个观点。导致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真正原因不是“医药不分”,至少,不全是“医药不分”。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是“医药不分”的,为什么那时候没有现在的这种“看病贵,看病难”呢?或者说,为什么没有现在这么突出呢?这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跟着一些“御用专家”们“配合形势”。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我只说我想到的一点或几点。比如,医药市场的混乱,像药品品种规格的混乱,同种药品不同规格大量盲目上市,药厂盲目上马,等等吧。生产了这么多的药,全国上马了这么多的药厂,怎么办?药得卖出去,药厂得活下去,所以,在没有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情况下(严格说,法律是有的,关键法律的执行极其不力。法律只针对弱者,而对那些相互纠结一起的“相关部门”,他们之间有永远扯不断的利益关系)各种不正常的营销手段的出现就不奇怪了。所以你给医生十块回扣,我就给十五,他就给二十。在有限的资源里,谁都想把对手挤出去,自己活下来。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药价虚高得离谱,离谱得超出了不了解内幕者的想象。而所有这一切的产生,怪谁呢?药厂的上马是有“严格的准入制度”的,药品的生产也是有“严格的生产规范和准入制度”的。可是,目前中国药品市场的混乱,药价这种离谱的虚高,却完全是因为这些“规范和制度”的执行不力,或者根本不执行。这是谁的责任?是医院吗?医生吗?当然是那些政府的“相关部门”。
范先生说医药不分是产生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而设想一下,如果真的切断这个“以药养医”的方式,彻底医药分家,百姓看病就会容易起来?就会便宜起来?这只是一个谎言,一个美丽的谎言。所以,我赞成宗立成委员的话:“一刀切医药彻底分开是错误的。”或许我与宗委员的出发点不一样,推理过程不一样。但结论是一样的。我不知道宗委员是一个怎样的推理过程,是否完全站在了他作为一个药企老板的位置上来谈论。但我的过程是这样的:按新医改的思路,切断以药养医的局面,而不降低医生的收入——当然是指合理收入,而不是红包回扣。那么这个事情怎么才能做得到呢?一是提高一些诊疗费用,一是增加药事服务费,一是政府补贴。前两项我不用说了,这两项怎么看也不是在降低百姓的看病费用。而后一项,政府的财政投入能做得到吗?我怀疑。全国有多少家公立医院?要维持这些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提高,还有员工的收入需要多少钱?我相信政府的那些“专家”们应该是算过这笔帐的,如果没算过,那就是失职,就是胡说。如果按政府曾经说过的多少年投入8000亿来算,那真的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的。这样的诺言跟谎言没有差别。
同时,如果不从根本上治理混乱的药品生产和流通问题,上面我谈到的那些不正常的营销手段仍然会大行其道,而最终买单的,只能是患者。据我的观察,我只举一个例子:这些年国家为了降低百姓的看病费用,也真的动过不少脑子,也有行动,比如多次降低药价。而现实是,降低了药价,百姓看病的费用却是越来越高了。为什么?降低了价格的品种,药厂就不生产了,不“做临床”了,就“死”了。而他们掉转身,申请新的品种的批准文号,而这些所谓的“新品种”,其实就是原因的品种,换个规格,换个商品名称,而生产的设备厂房之类的根本不用换,重新上市。而这个重新上市的“新品种”,却比原来的品种价格上更高得离谱了。药价怎么虚高上去的?这就是一条很直观的路径。而医生当然愿意开这种价格更高的药品,因为同样按“10%”或更多提成,药价越高,医生得到的回扣越多啊。所以,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说“每天都走马灯似地有新药出现在医院里”,是绝对不夸张的。大家能不能问问:是谁允许并批准这些药厂这些药品的?还不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吗?
所以,从新医改方案刚“透露”出来的时候,我就在想,可是想也想不明白:这个医改怎么就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呢?所以,现在宗委员的那句“医改是教条主义!医改如果成功了,是全国人民的悲剧”的话,如果把“成功”换成“实施”两个字,我是基本赞同的。
我为“反对医改方案”的宗立成委员说句公道话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