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房广星

苦丁

我期待傅园慧们的性情包能开启新的生活


  是的,你没看错,我写的是“性情包”。既不是表情包,也不是心情包。

  本届里约奥运会,如果不是这几天刷屏的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那些可爱的表情,我真的没有一丁点儿的关注。至于首金还是首日首金之类,我也根本不关心。是啊,我有什么理由要关心呢?我不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我要上班,工作,养家挣钱供孩子读书,那些金银铜牌们与我何干?

  或许会有做梦都在爱国的人会说,那是祖国的荣誉,你难道就没有点爱国心、国家的荣誉感?打住!我只想说,奥运会只是一次大型的体育盛会,它从一开始所追求所宣示的,就不是什么爱国或荣誉之类。它只注重塑造一种平等的参与精神。说白了,与过去我们乡下每逢...

Read more

瞎说爱国这回事儿


  南海问题(菲律宾的所谓仲裁案),东海问题(美国在韩国的萨德布署)最近在世界上吵得沸沸扬扬,在中国也炒得沸沸扬扬。

  “爱国人士”们的机会终于又来了!

  于是,喊打喊杀的声音在网路上震耳欲聋,热血青年中年或者还有老年们似乎都在隔空对着菲律宾、日本、韩国、美国们摩拳擦掌、磨刀霍霍、跃跃欲试了。更有个别成功的生意人对着镜头许诺,如果政府与美国之类开战,他愿意捐出一个亿。好阔气!

  说心里话,面对上面两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我心里也觉得不舒服。毕竟,国家的安全会牵扯到个人的安全,领土的问题寸土必争不仅是政府的责任问题,也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中国人休戚相关...

Read more

面对“消编”,一个“老编”的心里话:编制是以诱惑的方式实施的绑架


  我写这个标题绝无哗众取宠之意。

  日前,人社部官员表示,2016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其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取消公立医院和高校人员事业编制。

  此言一出,新旧媒体瞬间沸腾,似乎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大谈特谈的话题。各路大咖也纷纷亮明自己的观点,或支持,或反对。其言论或衷肯,或激烈。

  这些天我大体浏览了一下各方观点,包括网络上曝出的事业单位一线员工的声音,大体上,我感觉还是波澜不惊的,尤其对如我一样处在“被改革”行列中的事业单位人员。至少,我个人的感觉:取消了,也没有什么...

Read more

酒作为一种药物


    酒,在中国这个现实到土地以下三尺有余的国度里,却是浪漫得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苏东坡的这个月夜把酒醉倒了多少的古人今人啊。只可惜的是,他偏偏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地来结束这样的浪漫,实在太少了些诗仙酒仙李白的彻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多好。但无论如何,我们却从这样的诗句里,体会到了酒在中国文化里的重要性。直到今天,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深深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Read more

女儿,十八岁的你


     今天,2014年6月8日,你十八岁了。

    这是你的节日,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从此,你成人了,而我们——你的爸爸妈妈,也自此可以卸去监护人的称号。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完全平等地与爸爸妈妈一起,在这个世界上往前走了。
    你轻松了,我想你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也轻松了,我想从理论上讲,是这样的了。
    但十八年来第一次没有你在身边的这个属于你的节日里,我一天都坐立不安。初夏的阳光已经很酷烈,天,因为前天晚上的一场雷雨也变得少有地剔透和湛蓝。书房窗外的金银...

Read more

风俗与医药与文化


      今天回头看,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就被粗暴而蛮横地

 
斩断,粉碎了。令人痛心、疾首、捶胸、顿足……但是,几千年的历史,想彻底毁灭她,
 
怕也是痴心妄想罢了。历史的河流被强迫改道了,文化的枝枝叶叶被折腾得流浪天涯了。
 
但毕竟,几千年的冲刷,历史河道上那些砂砾石子们仍在依依不舍地守候着什么,也诉说
 
着被强拆之后也不会死去的那些故人、故事,那些过往的风云。文化的根脉,不会那么轻
 
易地风化、腐烂。
 
&...

Read more

与女儿闲聊时事、往事


 

昨晚饭后,女儿要与我一起喝壶茶。爷儿俩在客厅沙发上随意坐了,泡一壶几年前朋友送的陈年普洱,闲聊就开始了。

其实聊的话题本来很散,没有一点目标。只是女儿突然想起刚刚在网上看到的朝鲜用机关枪枪毙80个人的事情,很疑惑地问我:“这能是真的吗?就因为那些人看看韩剧吗?”看着女儿那种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本来闲散的心,突然一紧。是真的吗?在这一瞬间,在这个开放了几十年后的中国城市房间里,与明显现代起来的家居和女儿,包括自己,我仿佛突然地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或者用女儿刚才谈到关于文化的话题时用的那个“荒漠”的词,迷失了。我的迷失来自于记...

Read more

老石槽记


 

刚搬入新家的时候,女儿就嚷着要买个石槽回来,养鱼、睡莲。我也动了心,想想家里买的这些复古的家具,还有女儿特别喜爱古典之美的趣味,弄个老石槽摆在客厅或阳台,养几条小鱼,种一株睡莲,闲来无事,看看,养眼,也养心。到网上看看,几百元一个倒是能接受,只是这么大个头,怎么弄回家是个问题。思想一懒,也就搁下来了。

今年五一节,开车回乡下老家看老母亲,三叔三婶中午一起吃饭。无意间,我问三叔,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过去喂猪用的石槽?几乎全家十几口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那破玩艺儿有什么用?我说明了用途,大家出于礼貌没笑话我,但我看得出,年轻的侄子侄媳们会觉得他们叔叔太没品味了。可能是吧,其实...

Read more

超越不了的老人院


     或许是有一个七老八十的娘在身边,或许是自己也已经接近半百的年龄,头上的白发也开始生长,最近,对“老”及“老人”有种特别的关注。

    早就知道有一部电影叫《超越老人院》,也曾在网上看过几个镜头的宣传片。印象似乎是,那是一部喜剧片,一群住在老人院里能闹哄的老人们开心玩玩儿的事情而已。尤其电影的名字为“超越老人院”,我就主观地想,这部电影应该也就是超越了年老,超越了生死,超越了亲情之类的悲情,而“积极向上”的吧。
  &n...

Read more

女儿的高中生活点滴:爱国热情总是被现实浇灭


  越来越觉得,与女儿的交流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一种担心与忧虑。

  上了高中的女儿,好像突然长大了,长得不再是那个每天埋头于手工美术和幻想里的小女孩儿。才不过短短的几个月,女儿似乎已经“忍不住”地思考起很多社会和人生的问题。我还一直认为,这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呢。

  周末与女儿闲聊,不知怎么就扯到了爱国之类的问题上。关于这个问题,女儿也不止一次跟我聊过,聊起她的同学们那种难以理解的仇日情结,而且她感觉在这个问题上与同学无法交流。因为一旦她对日本这个民族有某种赞赏甚至“不仇恨”的情绪流露,同学就会以一种异样的目光看她,就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