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it is over!!!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南亚诸国出口经济占比在37%左右,而到了2008年提高到了47%。中国从20%,提高到了37%,几乎翻倍。那么中国出口20%的年增长梦还可以继续吗?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出口已经到了极限,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产品买主出了问题。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房价暴跌,依赖财产进行泡沫消费欧美人,不得不开始考虑下他们的收入,再做消费决定了,然后他们还需要考虑储蓄。美国人的储蓄率从08年0%,提高到09年末的5.5%。美国、欧洲、日本世界三大经济体都在09年经济规模萎缩了。当然我们乐见美国复苏了,但是处于老龄化的日本和欧洲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当然我相信极具竞争力的中国产品,可以继续畅想世界。因此占世界贸易额9%的中国出口,大概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比如提高到15%。因此我认为中国出口,会继续增长,但是未必达到15%。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比例增长在总量不变的结果下,那么必然的结果是牺牲其他国家的出口,并打击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原来的南欧(希腊、葡萄牙、西班牙)还从事制造业,但是几乎都转移到了中国。因此现在他们赤字了,透资了,于是乎他们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当然我们也可以预计他们估计还不了债务。
过去14年中国都是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但是我们也不用怀疑未来10中国继续是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然而低端的能够转移到中国的基本都转移了,那么增加中国出口,必须是其他领域的。外包服务业已经被印度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无法撼动,也许中国会与韩国日本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领域竞争;也许中国会与德国、法国在核能、高铁、机械装备、通讯设备领域竞争;也许中国会与美国在新能源、大飞机、武器装备领域竞争。
因为中国之前出口抢夺的都是低端领域,也是发达国家极力退出的低端领域,也大多无关他们就业。他们是受益者,当然无意阻断这种转移。而现在他们将面对中国直接冲击他们最核心竞争力的领域,他们还会继续熟视无睹吗?当然不会,所以我们看到了他们会施压中国人民币汇率,目的不在于减少他们逆差,而在于让中国经济崩溃,停止前进,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等待中国来进攻他们。听清楚,他们需要中国经济崩溃,而不是要全球经济恢复“再平衡”。只有让中国经济崩溃,中国渐进式的产业革命才会得以中断,而挑战西方高端产业梦幻也将破灭。
美国在医疗上的支出比例高达GDP的16%,而奥巴马新的医疗改革计划在3月21日通过,此计划在未来十年将新增9600亿美元的支出。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预计达到1.8万亿美元,而最新通过的2010年预算也达到了1.4万亿美元的赤字,占GDP的10%。显然美国需要钱来弥补他未来巨额的财政漏洞,而美国已经明确希望在未来几年将出口扩大一倍。那么美国必须要做的三件事情。一是通过保护原有的产业优势扩大出口,并发展新的产业来增加新领域的产业优势;二是通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的措施将他国产品置于国门之外;三是遏制他国发展与他有同质的产业。
事实上,欧洲和日本在新能源上已经走在了美国前面,但是在智能化方面美国却遥遥领先。但是二者的作用确实异曲同工的,从事实而言,美国的公司能够走在更前沿。传统产业中的农业,全球之内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少之又少,而借助转基因技术以及对一系列的专利权的拥有,美国可以通过拉高农产品价格,提高专利费等方式攫取更多的利益。以上所列举的都与中国相关,而且这些都是能够在具有绝对优势的美国的操控下进行。
第三点中遏制他国发展同质的产业,最难实施。就如过去的三十年中,印度无声无息的发展其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外包服务业,占据了世界半壁江山;中国20年不到,就发展起了通讯设备行业,09年华为净利润增长了一倍,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中国目前正努力在航空、新能源、高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的出口进行突破,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产业有了些希望。于是乎,我们看到的最新围堵政策中就有了“全球变暖,控制温室气体”这么一个议题。在08年前,我们未见美国政府在这方面进行过妥协,而08年后却在这些方面异常的积极。08年前副总统戈尔靠《难以忽视的真相》一纪录片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09年10月奥巴马前往中国推销其的低碳经济合作计划,09年12月奥巴马亲自前往哥本哈根,也是为了促成新的环境政策,其重视程度不明而言。
总结:
未来十年传统制造业优势继续保持:尽管美国在人民币汇率,以及在贸易保护上依旧保持强硬,但是中国商品的全球竞争力是无法改变。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升,环境成本也在提高,但是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中国还是会依旧保持其竞争优势。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缺乏熟练的劳动工人,未来十年无法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新产业步步为营,借助较低的成本优势,将继续侵蚀发达国家企业的市场份额。挪威在成本战中,败下针来,与2008年关闭了欧洲最后一个大型造船船坞。中国的高铁企业,也开始在南美洲、东南亚、中亚四处活动,扩张自己的领地。西门子放弃了独立竞争沙特阿拉伯的高铁项目,而选择了与中国企业合作,则是最新一例。虽然中国吸收技术的能力不如日本和韩国,创造力不如美国,但是庞大的高等教育基数,还是能够实现量化的技术创新,华为的10万研发人才则是欧洲西门子、爱立信无法匹敌的。为了保护自己最后的领地,欧美必须要设置新的门槛和保护措施,希腊这个国家在中国这个制造中心的崛起后,国家产业彻底的空洞化,以至于今日无力还债。 新产业的创造的出口,是为了中国出口增长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欧美极力不想面对的。但这,很难改变。
最后,未来十年中国的出口还会继续增长,但是不会像过去的三十年一样的高速增长了。而且,所面临的挑战和贸易保护将会更多。汇率战争只是一例,不是中国围剿世界,就是被世界围剿。中国需要拿着支持“全球化和市场化”“拒绝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继续拓展自己的疆土。 让我们静观其变!!!
2010年4月1日
成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