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媒体朋友谈房价和区域
今天上午约了新浪、搜房、腾讯、房信、珠三角地产网等网络媒体的朋友见面,一起聊聊关于深圳龙华新城的区域价值。免不了聊及当今房地产市场的大势。
龙华区域的价值是因行政的因素而被忽视。由于行政上属于宝安区,地理和功能上却属于市中心区,市一级投入基础设施很多,但深圳市受自己的总体规划调子所限,对前后海以及宝安中心区强调得很厉害,期待在这一带打造珠三角的曼哈顿,所以,忽视了在中轴线上的曼海宁。这么说有点郭德纲的味道了。宝安区是抱住其区中心不放,因为这恰好是在“港深莞穗”发展轴上,各方讨好的事。深圳西移,宝安窃喜。而龙华的联合坂田的“独立”,其势甚明、其声甚响,对必将独立的“次子”(宝安中心是长子),宝安区府就没怎么上心了。因此,龙华在市、区两级的宣传手册上,就位居不那么重要的位置,貌似网页底框上的链接,而离头条很远。
近期,深圳的资金往龙华移动的趋势,由于宝安中心区填海地带的塌陷,加剧了这一趋势。
龙华新城是在此地做开发的地产商不太愿意多提的概念,语言弄人,乃缘于港人的新城,总是位于边缘地带,深圳的四大新城,龙华新城占其一,被这个阵势“辱没”了靠近市中心的优越感。倒是万科从不介意使用龙华新城,10多年前,万科就堂而皇之搞郊野居住,四季花城开其首,隆起了坂田区域价值,第五园、万科城,更进一步巩固了坂田的地位,如今转移到梅林关口的金域华府,大大方方使用龙华新城的概念。而曼海宁少提龙华,多提“中央生活核心区”反倒让人不明白的人更不明白。本来,从梅林出关,走新区大道,直抵曼海宁,因为深圳北站正在建,把新区大道拦腰阻断,从关内去曼海宁,就必须走福龙路,很多深圳人不太知道福龙路就是连着福田和龙华的路,至于从圣莫里斯还有一条通路,更鲜有人知。对于深圳人来说“出关”的心理距离太远了,关内关外的“二元化发展”,已经形成强大的心理认知。其实,从香蜜湖到曼海宁,走福龙路转龙华的人民路再上新区大道,不过区区10分钟。
深圳北站对于龙华区域的影响,如今还没有权威评估,半求先生已经率先解读:作为华南高铁枢纽,它会构成对宝安机场的极大竞争,至少,待北站开通,去长沙、武汉、厦门的旅客,选择高铁的一定占多数,这些支线航空,可能只有私人飞机愿意飞一飞了。
除了高铁枢纽,龙华板块的有利因素还有轨道交通4、5、6号线的纵横布置,以及港铁公司地铁上盖物业的促进带动。从深圳城市能量分布来说,沿中轴往北的龙华区域,起到对深圳腹地东莞辐射的作用,观澜高尔夫为首的高端休闲以及东莞的娱乐业,离深圳中央生活区很近。随着深圳城市的国内、国际地位的提高,在龙华区域的国际化商务人群居住,必将成为显象。目前龙华片区的公共配套还有待加强,这个因素对于自住者不利,对于投资者却很有利——可以博取设施配套后的利润。
说起投资,目前似乎不是那么光彩的事。国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要将二套首付提高到6成,据说他已经给北京下令执行。不过,我宁愿把这个当小道消息,因为国家银监会,又不是北京市银监会,为何他只对北京市下令?
早些时候,新华社六论高房价,剑指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行为,按中国惯例,那种大张旗鼓的说法,往往没有接下来的做法。
对于高房价的恐惧,已经彻底摧毁了小学数学教学。深圳有一首歌,唱的是幸福里的房价让歌者不幸福,歌者算出凭他的工资,要三个世纪才买得起。这种胡乱的小学算数强化了高房价的妖魔味道。
今天,我和媒体朋友打个比方,在目前已经达成的高房价态势下,年轻人买房并不像“三世纪”那么难,比如,在高房价下的未来生活的总体代价像一艘大船,泰坦尼克,对于年轻人来说,你其实不用买下泰坦尼克去美国,你只需买一张船票。
很简单,对于总价为300万的房子,你只需赚到50万,就可拥有它,因为有银行按揭。从这个意义上,银行按揭是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好帮手。但次贷危机下,社会要求银行按揭不再做帮手,而要做你的主人,银行要替你判断你的人格状态、赚钱能力。刘明康就是您的主人的主人,并且,政治领导就成了教父。这就是如今反对高房价的人群的一般要求——给自己找个主人加一个教父。
当然,更深刻的智者,会指出高房价的真正源头是土地制度。土地的国家垄断,决定了一切资源配置的混乱,而在混乱中,国家又转手强化了自己的形象和职能——更有魅惑性的形象和职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