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调查:为什么合资企业的产品得票多?


车展调查:为什么合资企业的产品得票多?

  在本届的北京车展上,有许多的媒体和调查机构都围绕着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其中有几个问题的反应最为强烈,它们分别是买车时最注重的是什么?买车时最耽心的是什么?买车是时在品牌与性价比之间怎么样来进行取舍的?据央视车展的专题调查的结果表明,在买车时最注重的问题上,消费者最注重的首先是厂商,其中60%左右的观展者表示出买车时的首选仍然是进口或者是合资企业的产品。

  那么在当今许多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市场表现上已经很出色的情况下,如自主品牌的中级车荣威550月销量八九千辆,不仅力压月销仅有六七千辆的合资思域,而且也完全可媲美速腾、明锐等德系精品车;自主品牌的经济车比亚迪F3月销量3万多辆,令合资的捷达、桑塔纳等望尘莫及;而自主品牌的AOO车QQ、FO、夏利N3也在力压新奥拓、新赛欧等,可是消费者们为什么还会给出这样的调查答案呢?

  因为许多被调查者认为,汽车作为一种耐用型的消费品,其本身的质量水准关系到自己今后在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投入,如果说产品的质量不可靠,那么就意味着自己今后要多掏许多的冤枉钱。在央视的车展专题节目中披露,许多被调查者认为,许多知名品牌的厂商都已是百年老店了,可自主品牌的厂商们多数出道的时间仅为十年左右,资历太短,于是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面仍然让他们心有余悸。

  虽然丰田事件让消费者知道了,老字号的名牌厂商的产品一样地会出现问题,但对于许多不太知道丰田事件全过程的消费者来说,却表现得被反推了一把似的,却对自主品牌的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产生了更大的疑问。其实在许多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中表明,从去年以来,合资企业品牌的产品质量在下降,而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在上升。在今年的3.15调查中也表明,合资企业产品的投诉率高于了自主品牌,可是有许多的消费者为什么仍然对自主品牌的产品不太信任呢?

  品牌力的不足是其主要的原因所在,其实业界的专家、学者、媒体,包括国外的厂商们,无不对自主品牌产品在最近几年当中一年一个样的迅速发展感到震惊,对我们的自主品牌企业刮目相看。但是这些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产品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传达到消费者当中显然是发生了滞后。于是很多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市场优势仍然只停留在价格取胜、只有性价比一张牌的老眼光上。

  这其实是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能扭转的局面,首先是要在政府采购的官车中要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比例,因为官车可能是最好的活广告和榜样,当年甚行于官车的普桑,到现在外观、内饰几乎都没改过,但是仍然卖得风风火火。再就是自主品牌的车企们怎么样把自己的产品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的信息,和应该对自主品牌的产品刮目相看的观念传达到消费者那里。因为品牌的营造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说在没有成为世界名牌之前,我们就只能一直吃着“哑巴亏”吗?

  有合资企业的产品参与同台竞技,对于我们的自主品牌企业迅速提高自己来说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业已发生了重大改变的自主品牌的产品,被国人的认知仍然滞后是不正常抑或说是让人不安的,可是自主品牌的企业们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在产品上精益求精,在服务上改革完善,市场必会给出一个公道。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