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劫
第二章
一号办公室是以赵德良的办公室为中心的一个小型办公区。一边进去是唐小舟的办公室,另一边进去,是一号会议室。赵德良的办公室在中间,后面的墙上,是一幅国画,画的是长城,这幅画的左边,竖着两面旗帜,一面国旗一面党旗。这间办公室开了四扇门,一扇是正门,另外三扇,一扇通往一号会议室,一扇通往会客室,还有一扇通往休息室。
赵德良结束了今天的最后一次会见,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粗粗地看着,同时伸出手,在笔洗中抽出一支铅笔,似乎想在文件上批几个字,认真想了想,又将铅笔插回了笔洗。再看了一眼文件,拉开抽屉,将文件放进去,将抽屉关上。可刚刚将抽屉推到一半,他又改变了主意,重新拉开,再次将这份文件拿出来,翻了翻,另一支手仍然伸到笔洗中去拿笔。可这次,他并没有将笔抽出来,而是将伸了一半的手缩了回来,将文件放在桌上,端起面前的茶杯,准备喝茶,眼睛仍然盯着面前的文件。
这确实是一份让赵德良棘手的文件。
文件是由雍州市公安局呈报雍州市委的。原则上,这份文件只需要雍州市党政主要领导审阅,完全没有必要报送省委,也不需要赵德良签阅意见。可是,这份文件涉及的事件特殊,当初,赵德良曾就此事批示过,故尔才会有这样一份文件呈送到他的案头。
这个文件涉及事件,赵德良大致清楚。一个月前,雍州市最大的商品住宅小区雍州新城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当晚,雍州新城的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正在一名业主家中开会,突然有一群人敲门进入,进去之后,见人就打。也就在这伙人进入的同时,整个雍州新城停电。当晚参加会议的十几名业主全部被打伤,其中四人重伤,导致一人脾脏摘除,一度生命垂危,两人肋骨被打断,一人臂骨骨折。打人者离去后半个小时,小区才恢复供电。可奇怪的是,除了停电之外,小区的通信也全部断绝,固定电话打不出,手机没有信号,网路断绝。当晚,有业主赶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先说这事发生在小区内,小区建有治安室,此事由治安室管,不肯立案。后来,业主指出,有报就有立,你们拒绝立案,就是违法。派出所才不得不立案,又以现在是晚间,无法派出人手为由,拒绝出现场。当晚,离开小区的业主,手机恢复通信后,曾向雍州日报等新闻媒体报料,雍州市的几家媒体,均表示会立即派记者前去采访。可奇怪的是,业主竟然未见到一个记者。
有关这次暴行的所有消息,被严密封锁。然而,毕竟处在信息时代,雍州新城的业主,第二天上班后,终于可以用单位电脑上网,不少人将被打伤业主的照片发到互联网上,此事顿时引起全国轰动。即使如此,当地派出所以及新闻媒体,仍然无动于衷,直到两家中央新闻媒体赶到,事件才在传统媒体曝光。
雍州新城是雍州最大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一千五百万平方米,总住房供应量达到十万套。若以每套平均三人计算,这个小区,将容纳三十万人,是整个雍州市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
赵德良作为省委书记,看到相关报道后异常震怒,当即批示,限期破案,一定要严惩凶手。现在他拿到的这份报告,雍州市的媒体已经公开报道,公安局抓了八个人,这些人虽曾是雍新物业的保安,却均在事发前一个月左右被公司解聘。既然这些保安不是雍新物业的员工,他们的行为,便与雍州新城的开发商无关。这就是结案报告的核心内容。稍稍有点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八名保安,只是替罪羊,案件的背后,还有更深的黑幕。
凭一个政治家的直觉,赵德良认为这件案子绝对不简单。一千五百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平均每平方米赚一千元,总利润便高达一百五十亿。每平方米每月收取物业管理费三元,仅物业管理费收入一项,每年就高达五点四亿,七十年间,又可收回三百七十八亿。仅这一个项目,最终可以获得超过五百三十亿的回报。相反,因为是滚动式开发,总投入资金,很可能只有不足十个亿。回报率百分之五千多。
这是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案报告,可就是这样一份报告,竟然有许多高级领导人在上面签名画押,分管公安的副市长邓初华,市长温瑞隆,市委书记彭清源,省政法委书记罗先晖,省长陈运达,全都画了圈圈,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义。如果不是赵德良有过批示,这样一份报告,是不需要报送给他的。赵德良感到,这件案子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势力,这股势力,竟然将省市主要领导的眼睛给蒙上了。怎么蒙上的,到底是金钱的力量还是权力的力量?他不知道。
他再一次拿起笔,想在报告上批几个字,可斟酌再三,还是将笔放下,将这份文件收起,放进了办公桌的抽屉。
赵德良拿起面前的内线电话,拨了一个号码,问道:“今天还有什么安排?”
电话里传来唐小舟的声音,他没有回答有没有安排,而是说:“老板,有一件事,我要向你单独汇报。”
赵德良犹豫了一下,说:“好。”
赵德良端起茶杯,刚刚喝了一口,唐小舟已经推门而入,看了看赵德良面前的茶杯,见已经只剩一点点水,便接过来,去外间饮水机上续了水,进门后,又小心地将门关上,放好茶杯,说:“我刚刚接到 巫小姐的电话。”赵德良正在看手机短信,听了他的话,抬眼看了看唐小舟,并没有出声。唐小舟继续说:“巫小姐说,她刚刚从市纪委出来。她被留置了40多小时。”
赵德良显然愣了一下,问道:“留置?什么事?”
唐小舟说:“巫小姐在电话里老是哭,说得也不十分清楚。不过,我大概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赵德良将手机放在办公桌上,并没有答话,而是看着唐小舟。唐小舟介绍说,巫小姐和黎兆平在她家谈事,雍州市纪委的几个人去了她家,宣布对黎兆平双规,并且将巫小姐带去配合调查,留置了四十多小时,刚刚才放出来。出来之后,巫小姐就给他打了电话。
赵德良说:“黎兆平不是省管干部吗?为什么是雍州市纪委对他双规?”
唐小舟说,他也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第一,黎兆平是省管干部,就算是双规,也轮不到雍州市纪委出面,除非他们是受省纪委委托办案。第二,巫丹既然不是被双规,仅仅只是配合调查,反贪局就无权留置她,问过话后,便应该放她离开。可事实上,巫丹在纪委被留置了四十多小时。唐小舟问过巫丹,被留置期间,市纪委主要问过她一些什么问题,她说问了很多问题,但主要问题,有两大方面,一是和黎兆平之间,是否有经济来往,二是巫丹本人的两性关系。
“这件事,你向省纪委了解过吗?”赵德良问。
唐小舟说没有。巫丹非常害怕,一直都在哭,所以,他劝了好长时间。此外,他也不清楚是不是省纪委委托办案,所以觉得,还是要先汇报一下。
赵德良自然明白唐小舟的意思。黎兆平虽是省管干部,毕竟只是正处级。对于这一级干部双规处理,不需要通过省委常委会,赵德良如果过问,甚至是唐小舟过问,都显得有点小题大做,神经过敏。这件事,甚至连彭清源都不方便过问,办案的虽然是雍州市纪委,在他这个市委书记管辖之下,可毕竟被双规的是一名省管干部,很可能是受纪委委托。纪委有独立办案权,市委插手,便有越权干预之嫌。另一方面,黎兆平和自己的关系毕竟不一般,同学加朋友,还有一个巫丹夹在其中,事情便有了一点阴谋的意味。
“晚上有什么安排?”赵德良问。
唐小舟说:“六点钟在九号楼有个小型宴会。八点钟省委常委听取雍州市委关于市党代会筹备情况的报告。”
这些事,早晨唐小舟已经详细介绍过,此时只是提醒。赵德良说:“那好,晚上你自由活动。晚一点常委会后,我们再碰一碰头。”
唐小舟虽然答应,却并没有立即出去,而是欲言又止。赵德良问了一句。他便说:“巫小姐的情绪很不好,她想见见你。”
赵德良想了想,说:“还是不见了。”接着,他又说:“你和王问津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尽快安排她去香港,旅游访问都可以。如果王问津同意,把她调到香港去好了。”
离开之后,唐小舟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第一个电话打给省纪委的梅尚玲。在江南省,唐小舟有二号首长之称,想约他吃饭的人非常多,可唐小舟的时间不受自己控制,所以欠下许多饭债。梅尚玲就曾多次约他吃饭,可他根本抽不出时间。这次,他主动给梅尚玲打电话,梅尚玲显得受宠若惊,当即将晚上的安排推了,亲自开车来接他。趁着这个机会,唐小舟给香港的王问津打电话。
王问津是赵德良的大学同学,目前是香港一家中文电视台的老板。电话一接通,唐小舟便自报家门。王问津显然记不起他是谁,他便又加了一句:“我是赵德良同志的秘书。”王问津顿时热情起来,问道:“我那位老同学怎么样?”唐小舟说:“他很好。是他让我给您打这个电话的。”王问津立即知道,赵德良一定是有事求自己,便说:“好呀。什么事,你说。”
唐小舟说,赵德良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在雍州电视台工作,是著名主持人。不过,最近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想换个环境。赵德良便想到了王问津。对于全国的电视界,王问津是清楚的,问道:“著名主持人?是巫丹吗?”唐小舟说是。王问津说:“那太好了,我早就想挖她了。你让她先过来吧,手续后一步再办。”
挂断这个电话,唐小舟立即拨通了巫丹的手机。他建议她出去散散心,暂时离开一下,可能对她有好处。对这话,她非常敏感,问道:“这是他的意思?”唐小舟并没有说明是谁的意思,而是说,他觉得这时候出去散散心,对她是有好处的。如果她想去香港的话,他可以出面联系一下王问津。巫丹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赵德良的意思,便说,也好。唐小舟便见机说,你有没有考虑过去王问津那里工作?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我可以找王问津说一说。巫丹略愣了一下,回答三个字,再说吧。唐小舟说,那好,你准备一下,先去散心,看一看那边的情况,再决定。
唐小舟的语气,虽然是和巫丹商量,可实际上,早已经替巫丹安排好了。巫丹不蠢,自然听得出来。如果说当时她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的话,当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使得她断了最后一丝念想。当晚,林志国从岳衡市回来,进门来什么话没说,便对巫丹一顿暴打。巫丹住在市电视台宿舍,上次检察院将她和黎兆平一起从这里带走,已经让她颜面无存,现在又遭到老公的暴打,哪还有脸见人?第二天就买了机票去香港。
巫丹走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唐小舟,是悄悄地走的。
唐小舟却在暗暗地替这件事使劲。他做这个工作,就是替领导当消防员,秘书和领导,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说这件事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冲着赵德良来的,可某些迹象已经显示,背后的动机,绝对不会简单。
昨天晚上,唐小舟和省纪委副书记梅尚玲吃饭。
梅尚玲江南省的铁面包公,江南省几乎所有的双规案件,都是她领头查办。江南省的很多官员,听到梅尚玲的名字,就吓得发抖。民间有一种说法,宁可见到阎罗王,也不见梅罗王。在江南省,梅尚玲被认为是正义和廉洁的化身。尽管如此,梅尚玲毕竟只是省纪委副书记,这个位置非常尴尬,若想再往上升一级,难于上青天。根本原因在于,她如果升纪委书记,那就进入了省委常委。这一级太难跨,全国几十个省,还没有哪一位省纪委副书记完成了这样的跨越。如果让她去下面某个市当纪委书记,她又觉得有摘贬之嫌,心里不爽。唐小舟主动约请吃饭,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整个江南官场,大概除了省委书记赵德良、省长陈运达,没有人不想巴结唐小舟。就算是赵德良的妻子,要想争取时间和赵德良快乐一下,那也得省委书记的秘书有意让赵德良的时间不那么紧凑。而唐小舟本人,大概欠了几百饭局。梅尚玲不是傻瓜,不会觉得唐小舟会对自己开恩,特意抽时间见自己。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做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三杯酒下肚,梅尚玲就说:“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唐小舟说:“打听一件事,黎兆平是怎么回事?”
“黎兆平?”梅尚玲反问了一句:“电视台那个黎兆平?他怎么了?”
唐小舟说:“你不会连我也保密吧?再说,我也不是要干扰你们办案,只是黎兆平是我的朋友,我想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梅尚玲一副委屈状,说:“你说什么,我一句都不懂。办什么案?”
唐小舟说:“黎兆平被双规了,你不知道?”
梅尚玲真是吓了一跳,说:“不可能,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
唐小舟的某种预感证实了。果然不是上面交办案件,否则,一定要通过梅尚玲的。如果连省纪委都不知道这件事,那就非常奇怪了。
梅尚玲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唐小舟就说,他也不十分清楚。下午才听到消息,说是黎兆平被双规了,是被市纪委的人带走的。听到这个消息,他非常震惊,别人不清楚,黎兆平,他还是清楚的。他的钱,十辈子都用不完。说别人会在这方面犯错,他信,黎兆平肯定不会。
梅尚玲不是太了解黎兆平,她所想到的是,出了这样大的事,自己为什么不知情,顿时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她并没有仔细听唐小舟的话,而是拿过手机,拨打了好几个电话。第一个电话,打给省纪委书记夏春和,接着打给了省纪委的几位负责人,又打给省高检的薛有天检察长,反贪局长洪逸斌,再给市纪委书记李福同打电话。只有李福同说,他听说过这件事,但是,龙晓鹏说是上面交办的案件,他就没有再过问了。
最终,梅尚玲也糊涂了。李福同说是上面交办的案件,他显然理解成了省纪委交办的。既然是上面交办的案子,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懒得过问了。问题是,如果真是上面交办的案子,梅尚玲作为省纪委副书记,她一定知道,即使是中纪委交办的案件,也一定要知会省纪委。
现在却是有人向下交办的案件,她却不知道。这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她被排斥在外,一是有人在搞阴谋。到底是哪一种,她把握不定。这才是让她最为恼火的。
告别梅尚玲回到省委,常委会还没有散。唐小舟打开办公室门,并让门开着。常委会散会,一定会经过门口,他可以看到。他原想打几个电话,转而一想,这种地方不保密,门又开着,声音很容易传出去,还是不打为好。彭清源在这里开常委会,王宗平一定在下面某个地方等着,便拨通了他的手机。
王宗平接起电话就说:“哥,你在哪里?”,唐小舟问:“你到我的办公室来过?”王宗平说:“老板在这里开会,我没地方去,原想到你那里坐坐的。”唐小舟说:“我有点事出去了,刚回来,你上来吧。”
王宗平很快上来了,见门开着,也没有关,直接走到他的面前,将一包茶叶放在他的桌上,说:“你不抽烟,给你带了一斤好茶。”
唐小舟指了指面前的沙发,说:“刚泡的,你尝尝。”
“不用尝,你这里的,一定是好茶。”王宗平坐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唐小舟和王宗平的关系很深,当初,他还在江南日报社当记者的时候,王宗平就在雍州市委宣传部,彼此的来往不少,私交不错。后来,赵德良来江南省当一把手,连换了几个秘书,都不太满意,将唐小舟从报社调了过来。不久,彭清源从常务副省长位置下雍州当书记,也是换了两个秘书,都不满意,唐小舟就推荐了王宗平。
唐小舟说:“正想找你。”王宗平问:“有事吗?”唐小舟说:“想问问兆平的事。”
黎兆平和唐小舟是同行,当初,黎兆平在电视台当记者,唐小舟在日报社当记者,均有第一笔杆之称。这两个人都属于才华横溢那种,鹤立鸡群,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高傲,目中无人,极其高调。当时有人私下里称,他们之间,有瑜亮情节,暗中较着劲。王宗平作为市委宣传部的干部,和两人私交都不错,偶尔也会骂他们两人,说你们这种性格,根本不适合从政,进入政界,肯定被孤立。政界需要的是低调再低调。让王宗平大跌眼镜的是,唐小舟和黎兆平都进入政界了,而且,时间也差不多。所不同的是,黎兆平当上了频道总监,而唐小舟当上了第一秘书。黎兆平还是一如既往地高调,唐小舟却像是突然换了个人,将所有的张扬全都收了起来。
“兆平什么事?”王宗平问。
唐小舟似乎证实了某种猜测,说:“你果然不知道。兆平被双规了。”
王宗平大吃一惊,说:“有这样的事?什么时候的事?”接着又说,“这怎么可能?兆平即使不是富可敌国,也是亿万富翁。他怎么会在经济上出问题?”
唐小舟并没有太突出的表情,而是淡淡地说:“这个案子,由龙晓鹏在办。”
王宗平好一会儿没说话,他显然在评估这个消息带给自己的冲击。过了一会儿,他问:“省里交办的案件?”唐小舟摆了摆头,“省纪委那边我问过,他们好像也不清楚这件事。”
王宗平的表情顿时异常严峻起来,他掏出一支烟,点燃,狠狠地吸了一口,说:“怎么味道不对?”这话有点莫名其妙,很容易让人想到他在说烟。
唐小舟心里透亮,雍州市党代会马上就要召开了,接下来就是省党代会。下半年,市里召开两会,明年初,省里要开两会。今年是换届年,各级党政机关都需要洗牌,政坛的每一次行动,都可能与洗牌直接相关。恰在这个关键的当口,闹出个黎兆平双规案件,又是这么个莫名其妙的双规案,性质实在是太特别了。政治就像一场牌,每打出一张,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关键要看这牌是谁打出的。如果说黎兆平双规案是江南官场的一张牌,那么,这张牌,到底是谁打出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所有一切的要点所在。
王宗平思考片刻,拿出手机,显然想拨某个电话,但仅仅只是拨了几个号码,又改变了主意,将手机放下了。他原本想问一问市纪委书记李福同是否知道此事,转而一想,黎兆平是省管干部,这个案子,显然不是市里立的。既然不是市里立的,大概不需要找市纪委书记签字。这案件子背后,似乎有极其复杂的背景。既然是一起有复杂背景的案件,那么,作为市委书记的大秘,就不应该轻举妄动。可是,他又不能不动,到底怎么动,就是一个学问,一定要谋定而后动。
两人有一段时间没有说话,王宗平抽烟,唐小舟喝茶,彼此都在想着心事。恰在此时,常委会散了,外面走道上响起脚步声。常委会显然开得不错,常委们显得很轻松,有说有笑。这就是政坛,你总能在笑声的背后,看到点什么。虽然同是笑声,可笑和笑,是绝然不会相同的。唐小舟和王宗平立即起身,唐小舟的速度更快一些,几步跨过去,抢在最前面,打开了书记办公室的门。
赵德良走出一号会议室时,他的身边跟了一群人,大家都想找这个机会和他说上几句话。赵德良一边和他们闲聊着,一边跨进自己的办公室。彭清源和省委秘书长罗丹鸿跟在后面走了进去。其他人见他们两人进了书记办公室,只好退走了。赵德良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一边往办公桌上放笔记本,一边吩咐唐小舟打开里面的门,将工具准备好。
赵德良平常有两大爱好,一是练书法,二是爬山。书法是每天都要练,山却不可能经常爬,一个星期能安排一次,便已经相当不容易。赵德良的办公室里面有一个套间,原本设计的是领导休息室,一室一厅一卫。室很小,仅仅摆了一张床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一台电视机。客厅便大一些,可以在里面会客。这个结构,曾受到杯葛,说是给领导会小蜜提供方便。别的领导,在外面的办公室摆了很多书,赵德良却把休息室布置成了书房,里面摆了两个大书架,其中整整一架是书法方面的典籍。房间的四周拉着绳子,绳子上面有很多木夹,均夹着赵德良的书法作品。唐小舟曾想将其中的几幅拿去装裱,然后挂在办公室。赵德良不同意,他严格规定,墨迹未干的时候挂几天,除非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他会交待唐小舟收起来保存好,其余的,一律销毁,不准有一片纸流出去。
唐小舟在桌子上铺好宣纸,倒好一得阁墨汁。
罗丹鸿和彭清源都知道赵德良的习惯,他将休息室当成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太喜欢将工作上的事带进去。罗丹鸿听到赵德良吩咐唐小舟准备工具,便知道他今天不再谈工作了,和赵德良说了几句话,起身告辞。彭清源却没有出声,显然是得到了赵德良的允许。赵德良进入书房,彭清源也跟着进来。王宗平很灵醒,退了出去,回到了唐小舟的办公室。唐小舟知道赵德良有话要对彭清源说,便想退出去。赵德良说:“小舟,你给彭书记泡一杯茶来。”
唐小舟端着茶进来,赵德良正在写《右军草法至宝》:“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彭清源站在他的对面,帮他拖纸。赵德良问:“电视台的黎兆平,你熟悉吗?”彭清源说:“江南省的才子,谁都知道呀。”赵德良说:“有一件事,你恐怕不知道,他被双规了。”彭清源并没有太当一回事,说:“那是当然,他是省管干部嘛。”赵德良说:“案子在雍州。”
彭清源显然有些意外,有一会儿没说话。唐小舟送茶进来后,原本准备离去,听赵德良谈起黎兆平案,知道赵德良需要自己,便留下来,替下彭清源帮赵德良拖纸。赵德良对唐小舟说:“小舟,你把情况对清源同志说一下。”
唐小舟说:“案子是龙晓鹏在办。黎兆平是从市电视台宿舍被带走的,好像是在巫丹的家里。听说市纪委的车停在宿舍区门口,没有进去。他们押着黎兆平和巫丹出来,几乎走了大半个宿舍区,很多人都看到了。”
彭清源插了一句:“这么高调?”
唐小舟说:“据说,这是上面交办的案件。可是,我问过省纪委,几位书记副书记都不知道这件事。我侧面打听了一下,据说他收了一个叫周小萸的人五十万元,让周小萸的女儿当选雍城之星前三名。”
彭清源说:“有这样的事?”
赵德良已经将这幅字写完了。唐小舟将写好的宣纸拿开,又重新铺上一张。赵德良右手拿着笔,眼睛盯着纸,在考虑写什么,同时说:“我怎么听说,黎兆平公开说过,他什么都差,就是不差钱。原来他的不差钱,是这样来的?雍城之星,一个人收五十万,前十名,是不是要收五百万?”
唐小舟说:“黎兆平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老婆陆敏是兆元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资产几十亿恐怕只会多不会少。他的弟弟黎兆林在证券公司上班,并且替黎兆平搞证券投资,手下有一个私募基金,前几年就听说超过二十亿,黎兆平是最大的股东。此外,黎兆平好像还有其他一些产业和投资,也都很赚钱。”
赵德良说:“你这样说,黎兆平的资产不是上百亿?那他为什么还要人家五十万?”
唐小舟说:“这一点,我也没法解释。”
赵德良问:“那个周小萸是什么人?她很富有嘛。”
彭清源说:“这个周小萸我认识,要说,这件事和我还有点关系。”
赵德良明显地愣了一下,停下笔,抬起头来,望着彭清源。
彭清源说:“周小萸是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主要负责高干病房。前年,我不是住过一次医院吗?就是那时候认识她的,很能干的一个女人。据说和省市很多领导关系不错。”
唐小舟想说,这个周小萸,在雍州市是太有名了。市井说,雍州市有四朵金花,分别是江南烟草实业的王禺丹、衡天律师事务所的舒彦、雍州市电视台的巫丹和市中心医院的周小萸。也不知人们怎么把这四个人扯到一起去的。王禺丹是雍州著名的实业家,女强人。另外三个人,情况却相对特别一些。舒彦是才女,曾经当过法官,后来下海当了律师,在雍州法律界赫赫有名。巫丹是美女,有雍州第一美女之称。周小萸虽然也算是美女,但属于过季美女,和王禺丹年龄接近,应该有43岁了。周小萸之所以位列四朵金花,按市井的说法,一是因为她的性器官特别,具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收缩功能,只要接触过的男人,欲罢不能。二是因为她的裤腰带很松,据说和她上过床的男人,能排出一串很长的名字,而且个个都是高官。这话,唐小舟自然不便说,他听到某种说法,彭清源也是周小萸的裙下之臣。
赵德良说:“是不是那个据说关系很复杂的?”
彭清源说:“应该就是她。”
赵德良说:“这个黎兆平搞什么鬼?怎么跟这种女人纠缠不清?”
彭清源说:“这事要怪我,是我害了他。周小萸的女儿吴芷娅想进电视台,托了好多关系找到我,是我把她推荐给黎兆平的。”
赵德良原本在很连贯地写字,听了这话,停下笔,字就不连贯了。他看了彭清源一眼,似乎想说点什么,却又没有出口。他提起笔,准备接着写,又改变主意,停下来,对彭清源说:“清源啊,你到雍州市的时间不长。这是你主持的第一次党代会,重要性我就不说了。江南省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复杂得很呀。”彭清源说:“这一点,我还是有心理准备的。”赵德良说:“光有心理准备恐怕还不行,还得有几套预案。”
见他们开始谈工作,唐小舟便端过两人的茶杯,退了出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