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嶺試行“草根民主”


2010/05/17 10:31:26
浙江溫嶺試行“草根民主”

浙江溫嶺試行“草根民主”

《洛杉磯時報》 5月15日援引美聯社的報道說,隨著中國社會日漸富裕以及個人納稅額的提高,中國政府正被迫允許國人在政府事務上擁有一定的發言權,浙江溫嶺就是一個例子。

報道說,在溫嶺這座有170萬人口的繁榮城市,人們享有一個中國大多數公民所沒有的機會:參加有關政府預算計劃的聽証會,並就政府應該如何花錢提出自己的建議。報道稱,公眾和地方人大的代表們有機會在政府預算的制定過程中修改支出計劃,而中國許多其他地方的人大機構不過是批準政府預算的橡皮圖章,普通百姓對政府預算無緣置喙。

伊朗“雷人”毛拉又出驚人之語

英國《每日電訊報》 5月14日報道,伊朗知名的強硬派毛拉Kazem Sedighi上周五再出驚人之語,他在每周布道時說,有些人問,為什麼西方沒有那麼多地震和暴風雨?神暫時沒有讓西方發生更多的自然災害,是為了讓他們犯下更多的孽障,直至最後下到地獄底層。報道說,這位毛拉上個月布道時曾說,婦女穿著花哨助長了社會上的通奸行為,從而導致了更多地震的發生。

印、中競爭妨礙南亞區域合作?

《日本時報》 5月17日的一篇文章說,中國在2005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觀察員,這符合該組織大多數成員國的意願,印度只能默認。現在令印度驚愕的是,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成員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都支持中國成為該組織的正式成員。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不是什麼新聞,令人吃驚的是印度影響力的不斷下降,以及印度將南亞戰略空間讓給北京之迅速。

文章說,離開了印度的領導,南亞地區無望開展區域經濟合作。而印度在應對中國崛起方面的失敗,使得這種合作更加不可能結出果實;南亞地區通向經濟和政治合作之路將由於中國的崛起而變得更加顛簸。

 

(本文作者劉罡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編輯兼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本文內容歸道瓊斯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