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系统排列系列讲座 第五讲


、常用的基础理念:

1每个人的事情属于他的命运,与他人无关:每个人做了事情的责任应由他自己承受,与他人无关,这同样包括给予(如加害者)或收取(受害者)。

2 世界里存在很多力量,都是超越任何个人的力量(如饥荒,战争,传统,瘟疫等),一个人只能顺从这些力量,而不需抗拒。顺从的意义是“我力不如你”。这不是顺从那个人,而是顺从所代表的力量

3顺从的最大表示是鞠躬,最大顺从意义的鞠躬是五体投地式。

4 每个系统中的成员,都在系统里有一个位置,必需被系统中的其它成员肯定(如堕胎,夭折,被逐出家族或被遗忘的族人)。

5 每一代总是在上一代的下面,就像水泼在阶梯上,只能往下流。

6子女常会想代替父母受苦,或者做父母应当做但没有做的事(如追随一个先人的离去)。

7先人总是支持后人(如父母总是祝福子女),先人里总是有具备足够力量的人(如借先人的力量)。

8生命不是父母所给予,而只是经过父母而到来(把生命看到是有其独立生命的东西)。生命始于一个无人知道神秘的来源。

9 年青一代好好地活下去,是所有工作的最终的目的。

10中国人数百年来,都生活得很辛苦,代代母亲都很辛苦。

11 在该说的时候没有把话说出来,常常就是问题的起源。

、注意事项:

1 .系统排列为何生效:一次排列过程中,出现的前未想到的现象,加上结束时的代表排列画面,会在受导者的心中产生作用,受导者内心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会有所改变。之前没有想到的选择多了,顾虑少了,对多方面的关系处理也更有把握。这些都会推动受导者做出更有把握的决定,执行过程中亦会更身心一致,更能有效地运用身边的资源。

系统排列不是预测未来的工具,人们不能它当作象是占卜的方法,系统排列是把当时系统的情况呈现出来。每个系统的里外都有很多因素在改变中,所以系统的情况也在不断地改变中。一个自己不愿意走人生该走的路,而企图让系统排列代表自己走,他将会感到失望:他会发现系统排列不大准确;而一个准备自己走路的人,系统排列让他看得更清楚,走起来路来更全力一致,虽然系统里外的因素不断改变,他也能够不断修正,作出适应、配合和运用,他会享受到系统排列的好处。

2.系统排列呈现的善恶对错:作为一个引导者我们必须抛开道德或个人标准的判断,我们需要接受“每个人基本都是好的”这个基础假设。这是因为:为了维持隶属于系统的权利,或者施与受之间的平衡或架构中的尊卑地位,一个系统里的人会愿意作很多外人很不能认同的事情。他本人是很难看清楚事情的真正善恶。用这个态度去看系统里的人和事,引导更容易了解问题在那里,和如何能够帮助受导者找到解决的方向。

人们常常认为:如果加害者接受了他的过错与处罚,对受害者的痛苦就会有改变,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系统排列理论中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三个基本需求就是:连接,平衡和秩序,这才是真正问题的关健。导师需要时刻明白,他不要对人们做道德上的批判,而是在寻找帮助这个家庭回归到平衡的方法。只有这样,受害者-往往是孩子-才能够自由地过着健康和满足的生活,并且从系统的解力下解脱。

当然 ,一个人所作的事情都有其后果,既使他的行为源于系统的牵连,或者因为其它的理由,任何对其它人做成伤害的都要承受后果。负起责任。系统排列只能呈现真相,不能消除任何人的后果责任。

对一个旁观者来说,也是一样,没有一个人有权利决定另一个人该怎么样渡过他的人生,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需要别人的尊重,同时需要尊重他人的这个权利。

3 .不应勉强做下去:因为系统排列的效果不是凭意识逻辑做出来的,系统的情况如果没有发展的可能,那些发展是不能光凭任何人的意愿而被制造出来的,系统的力量比我们个人的力量大得多,所以我们不能也不应企图勉强把人的意愿强加诸到一次系统排列里面。当系统清楚地把情况呈现出来了,我们便应该停止。这样是最好的做法,受导者所得到的好处也最大,

如果系统所呈现出来的并不清楚,而引导者经过尝试都没有办法再做出什么进展,这时,他应该把这次系统排列停止,这可能是系统的情况这是这样,也可能是系统不给引导者允许去取得所需要数据,无论怎么样,都是应该中止的信号。

4. 处理角色余留的感觉:若一个代表在家庭系统排列完结后,尚有所扮演的角色感觉,可以引导他站立,想象自己返回到那个角色的经验里,待感觉完全清晰时,往后后退两步,凝视刚才站立之处说以下句子:

    1 刚才是我扮演你的角色,现在已经结束;

    2 我把你的角色交还给你,我也回到我自己的人生;

    3 对曾经扮演你的角色的机会 ,我表示感谢;

    4 为了表示我对你的命运的尊崇,我向你鞠躬。

引导他作深鞠躬,然后保持弯身的姿势,向后退一小步,每退一步,就想象属于那个角色的感觉离开自己,在身前呈现,更飞向那个角色的位置,如此继续后退,直到内心舒然。

   上述技巧,能清除98%这类问题,若仍有余留不舒服的感觉,多数是以下两个可能

1)代表者本人的系统问题引起的感觉 ,而误会了是与角色有关;

2)扮演角色时代表错用上了自己的力量,这一点对一些接触过某些宗教技巧但掌握能力不够而以为在帮忙的人最容易发生。

5.系统排列完结之后,引导者、代表和在埸的人都应该把这次系统排列忘掉。这样做不单是尊重受导者,更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做法。一次系统排列,只属于那个系统里的人,往往就只有受导者一个,所有其他的,包括引导者只不过碰巧路过,帮一下忙而已。帮忙完了,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系统和人生里,这样便没有任何负担。硬把不是自己的东西扛上了,自己便有了负担,力量本来已经不足够的,就更不足够了。不少做心理辅导的工作者,做不了数年便身心疲倦不堪,便是这个理由。

一些初学的引导者,喜欢常提自己的经验,把当事人的姓名全说了出来。作为炫耀自己的方法,这样其实做是对自己的伤害,当事人和听到的人,对这样的引导者都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对他的尊敬。

为了学术上的研究,教学上的需要,我们可以提起这次系统排列的过程,但是其中人士的姓名不应提起,更不应说出任何让听者猜测得到的数据。如果无法这样做,这个个案不应提起。

再见面时,如果受导者没有提起,引导者不应提起做过这个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