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演艺圈,一个助理最多是给那些艺员们递个衣服,挡个镜头什么的。但有一个叫黄汉权的助理(据说此君是研究农业的),这次可是闹大发了,风头盖过那些明星。他的一句话,“三年内免谈房产税”,不仅让股市实现了涨跌和跌涨的大转换,还让国家发改委正式出面辟谣,认为黄助理所在的产业研究所,不过是发改委的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所发表的意见只能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发展改革委的立场。发改委负责人还认为有关房产税的相关言论,“内容严重失实,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什么叫恶劣影响?先别说一个研究人员有学术言论的自由,即便是在不宜的时间,发表了不宜的观点,(又据说此君为了不挨批,已让那家报社出具没讲过那句话的证明),也恐怕没必要这样兴师动众地讨伐媒体和一种观点吧。要说有错,也只能说我们的房地产政策太脆弱、太混沌。因为我们总是这样,每当在房价问题白热化和胶着状态时,总会出现一些南辕北辙的解释。也可能今天国土部一个说法,统计局另一个说法;发改委一个说法,税务局又另一个说法。假如没有房地产政策的真真假假,一个研究所的助理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那么黄助理代表不了发改委,那位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的孔司长又没接受媒体采访,就是说,又是假新闻了。于是,我们就要追问,假新闻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威力?竟然能让股市地动山摇,亿金刹那间如粪土!
难道这都是媒体的错?都是黄助理的无知无畏?我看未必。如此啼笑皆非的现象,只能表明中国房地产作为“政策市”的犹豫和摇摆,显得是那么漏洞百出。由于各个部委不同的研究部门和统计数字,导致我们政策的总是“各说各事”。今天有可能国土部门高压,建设部门怀柔;税务部门强势,银行系统示弱。总之,在“政策市”下,受伤的总是民众那根脆弱的神经。有股民说,现在是房价没跌多少,他们在股市的神经倒是杀死不少,甚至财富的缩水程度让人惊恐。这大概就是中国房地产“政策市”没伤到开发商和投机客,反倒伤了百姓的“二百五”作用。
自然,这一现象也表明,我们的政策出台一个多月来,其调控作用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其房价上涨势头还是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部分投机客抛售囤积的商品房现象也只是在规避风险。这一点,从发改委的花容失色上,我们或许能够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