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坐在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到大海中。只见他不慌不忙,用手摸宁一下头,看看正在飘落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另一个人对此大惑不解,赶忙提醒他:“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谢谢!”他仍然在继续读报。“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虑怎样省钱再买一顶呢!帽子丢了,我很心疼,可它还能回来吗?”说完那人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仔细想来,此人讲的很有道理。失去的已经失去,无法挽回,与其为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耿耿于怀,沉湎于痛苦中不能自拔,莫如调整心态,振作精神,重新开始。失去并不等于失败,有失必有得,失去一些东西,还会得到一些新的东西,何苦为此痛苦不堪呢?
“失去”是一种客观存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苦恼也罢,高兴也罢,都无法改变。与其为“失去”而悲悲切切,长吁短叹,不如超越痛苦,轻装前进。《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故事:汉灵帝时,太原盂敏出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瓦罐),只见他掉头不顾,径直前行。名士郭泰奇之,问其故。他答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我们不能不佩服盂敏的聪明和理智。假如他为打碎瓦瓶没完没了地哭哭啼啼,凄凄惨惨戚戚,那他还能前行吗?
失去并不一定是坏事。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那他永远不会享受拥有群星的幸福。”事实正是这样,失去白天的太阳,却可以享受夜晚朦胧的月光,耀眼的繁星;失了春天娇艳的花朵,却可以得到金秋累累的果实。失去与收获常常相伴,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说,失去也是一种幸福。就拿退休制度来说,一个人因年老而退休,失去了原来的工作,何苦为此闷闷不乐?岗位意味着权力,权力意味着辛苦。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失去了权力,卸免去了许多辛苦和烦恼,换来了一份宁静和潇洒,不也是很惬意的事吗?过去在工作岗位,重任在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对有些事尽管不感兴趣,也得硬着头皮去干。譬如说要上文山、下会海、忙应酬、拉关系,对上级要热情,对下级要谦和,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哪路神仙也得罪不起。现在退下来了,“无官一身轻”,告别了应酬,可偕妻子旅游;告别了文山会海,可选择上老年大学;告别了竞争,可根据兴趣干自己愿干的工作,再也不受“服从分配”的约束……如此看来,退休虽然失去了一些东西,却也得到了很多东西。从这一角度看,退休是人生中不可缺乏的一段美好时光,是对辛勤工作一生的老年人的奖赏。
乐观地对待失去,不但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俄国诗人普希金说得好:“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失;让失去的变得可爱。”如果我们每个人,能正确对待失去,把失去看成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就一定会创造更快乐的生活。有时,失去不一定是忧伤,而是成为一种美丽;失去不一定是损失,也可能是奉献,只要我们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失去也会变为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