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主题为“华夏之根,山水渭南”的渭南市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暨渭南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秦东名城渭南隆重拉开帷幕。据介绍,这是自2008年成功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后,渭南市政府在时隔两年后举办的又一次旅游产业盛会。
而记者也了解到,此次活动由渭南市委、市政府主办,旨在通过展演的形式宣传推介渭南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进一步寻找旅游与文化、民俗与文化、历史与文化、名人与文化、经济与文化、气象与文化的结合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作为渭南市委、市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决策,渭南市第二届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对于推动渭南跨越式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在全省的率先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天开幕式上,由渭南11个县市区组成代表队通过16个充满着关中风情内涵的关中天地社火彩街巡游活动集中展示了当地独特的地方文化旅游风采。
而作为华夏文明源头“华胥古国”的“华胥之州”(古称“华州”)所在地以及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渭南地处陕西省东部、陇海铁路沿线,东濒黄河,西临西安,南倚秦岭,北接延安,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事实上,作为新设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重要节点城市,渭南一直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举全市之力积极推进。早在2008年,渭南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将渭南建设成为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关中东部新兴工业城市、秦晋豫黄河三角商贸物流中心、关中最适宜人居的绿色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加强项目建设,打造精品线路,开创以华山为龙头的渭南旅游新局面,树立以“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为主体内涵的渭南文化旅游新形象。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渭南旅游业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山水观光游览、湿地休闲度假、东府民居民俗、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尤其是西岳华山、洽川生态湿地、韩城历史名城、蒲城唐陵、富平陶文化等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业内推崇的秦东经典线路,受到了各地旅游者的热烈追捧。
而渭南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筹备期间,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欣荣还为此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此项工作。
四省八市共推“一证游”
根据日程的安排,本届文化旅游节自4月14日开始到4月20日整个活动结束,分主会场和华阴市、韩城市、白水县、富平县、大荔县等景区(点)5个分会场。
活动期间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关中天地社火彩街巡游;“三月三 朝华山”祭祀祈福仪式及参观西岳庙,组织摄影家、媒体、旅行商进行采风踩线活动;在大荔沙苑举办渭南市首届汽摩表演赛;在渭南市体育馆举办“信达杯”男篮四强邀请赛;在韩城举办民祭司马迁暨民俗文化研讨会;渭南富平陶艺村感受陶艺万人签名启动仪式;白水民祭仓颉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与此同时,本届旅游节还突出了山水文化的挖掘、群众的参与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使文化旅游节成为渭南山水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体现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个缩影。整个活动高潮迭起,为广大市民和四方游客带来一次旅游盛宴和文化大餐。而与会嘉宾也纷纷表示,旅游节上丰厚的精品展览和精湛的民俗文化让他们记忆犹新,同时也让更多人对渭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提升了渭南的文化旅游品位。
对此,渭南市副市长刘宝琴表示,本次活动的举办,将向国内外展示了秦东特有的人文魅力,必将极大地促进渭南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而更值得称道的是,此次活动还以极为开放的心态推出秦晋冀豫四省华山宣言。宣言认为,秦晋冀豫四省同为黄河渭水流域,共同研究促进旅游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快发展可行。
宣言提出,着力建设精品大景区,提升接待能力;改造升级景区道路,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推出特色精品线路,构建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跨区域开拓发展,加强各省市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市场主体的交流与合作;将“关天经济区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旅游区域合作”培育成国内区域旅游著名品牌;签定“秦晋冀豫四省八市百家景区一证游”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建立大区域旅游业界的合作和发展长效机制等。
根据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纳入此次“一证游”的景区景点共134个。其中,太原市21个,石家庄市17个,阳泉市11个,临汾市15个,运城市23个,渭南市16个,咸阳市13个,三门峡市18个。景区(点)票价如有调整,“一证游”将继续执行调整后的门票半价优惠,有效期为一年,自2010年4月3日开始实行,至2011年4月2日截止。此外,“一证游”政策仅适用于进入景区(点)的第一道门票,如各景区(点)票价有调,“一证游”继续执行调整后的门票半价优惠。
据悉,此项活动是我国目前参与城市最多、加盟景区最多、涉及游客最多的旅游区域合作项目。
对此,渭南市外事旅游局局长李东平介绍说,“一证游”相关政策是指,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临汾市、运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陕西省渭南市、咸阳市,河南省三门峡市等4省8市的常住居民,持本人身份证、驾驶证、居住证和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在上述行政区域划定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游览时,将享受半价门票的优惠政策。
而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勇格也认为,此次活动不只提升了渭南旅游知名度,同时也加快了建设“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步伐和关天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旅游区域合作发展实现共赢。
渭南将全力发展大旅游
事实上,本次文化旅游节不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而且还于4月14日下午召开了渭南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据悉,在当天的渭南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在讲话中表示,渭南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明显,希望渭南充分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力争形成在全省领先、在关中率先发展的态势。
而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也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渭南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旅游名市的转变。一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来审视渭南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准确定位。二要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着力在融合上做文章,在提升上下工夫,改变以往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努力连点为线、集点为面,真正形成聚集效应和整体优势。三要加大投入,重点抓好大华山秦岭山水精品旅游区、黄河风情原生态旅游区等八大旅游区项目建设。四要切实解放思想,创新理念,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顺应现代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五要不断改进促销手段和方式,加强联动,拓宽市场。六要严格服务质量标准,强化管理,优化环境。
梁凤民强调,渭南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措施,为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真正把文化旅游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以全局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维来谋划、来安排。要狠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要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各司其职、各方联合行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建设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此同时,著名旅游创意专家、中国香港旅游设计院院长、渭南旅游高级顾问郑建平也就渭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了专题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渭南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要创造性地开发资源,借助大华山、洽川湿地等品牌做文章,谋求旅游发展新突破;要把旅游业发展融入到城镇化、三农改造等进程中,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由外在向内涵的深刻转变。
秦晋冀豫四省抱团发展旅游业
评论
编辑推荐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