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经济刺激商业地产变局
【新快报】5月29日,迪斯尼广场广州旗舰店在中华广场正式亮相;5月30日,玩具“反”斗城广州首家门店在正佳广场正式开业;11月,广州唯一一家高端一站式少儿乐购主题商城“宝贝城”试营业……一夜间,广州商业地产界似乎变成了“BB乐园”。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众多商家对儿童概念趋之若鹜?本期,我们试图为你解构商业地产的崭新“异象”。
首个少儿Mall现身
地处北京路、中华广场两大商圈核心的“宝贝城”(备注:该项目由中原地产代理)无疑是近段时间全城商业地产的大热门。与现有的中低端妇婴用品批发市场不同,宝贝城借鉴了国际化的复合型商业Shopping Mall模式,首创少儿主题乐购商城,走高端的差异化路线,迅速与现有的商业项目区分开来。
据宝贝城项目营运总监林海介绍,整个商业面积约1万㎡,铺位面积介乎10㎡—2000㎡,五个楼层的经营范围涵盖了儿童服饰、玩具精品、婴幼儿用品、孕妇用品、学习文具、早教培训6大业态,再配合餐饮、娱乐休闲体验设施等,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站式大型儿童主题综合商场,不再是单一的卖场。
发展商大打“少儿牌”
事实上,商业地产瞄准儿童经济已成为一种趋势。除了最新开业的迪斯尼和玩具“反”斗城,中华广场最近也新增了一间大型玩具专卖店“玩天地”,而此前五号停机坪商业广场也已确定引进儿童体验馆———“星期8小镇”。此外,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地下商城与墨西哥儿童主题乐园KidZania(趣志家)也表露初步的合作意向。
对此,“玩天地”的项目负责人认为,全国儿童消费市场未来存在约2万亿元的潜在动力,而现今广州儿童商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林海则指出,包括广州、北京、上海、武汉、成都五大城市,每月的儿童消费额近40亿元,而已有的儿童商业多以专卖店的模式出现,数量少,缺少统一主题和整合,因此儿童经济成为商业地产的下一个热点并非不可能的事。
市场有待发展完善
众所周知,目前广州有关婴幼儿用品的批发市场主要集中于中山八路,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而以零售为主的少儿用品专卖店要么是商场铺,要么就是分布零散的街铺、社区铺。除了规模上较为落后之外,商业价值也因区域不同而差别较大。以中山八路为例,街铺租值为500元—600元/㎡/月,但一德路万菱广场首层街铺租金则要1000元/㎡/月。
“现时广州的婴幼儿用品市场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低、中、高端市场细分还不十分清晰,因此对于商业地产而言,少儿商业还是一个新力军。”中原工商铺市场及研究总监刘广浩说。
美联物业商铺组区域经理法永能指出,“宝贝城”重视儿童经济所带来的家庭连锁式消费反应,家长带着小朋友不再是单纯的购物,吃喝玩乐都可以在一个相同的地点一次过完成,儿童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习惯的改变,也给商业地产的经营业态注入了新的内容。
记者从不久前举办的首届儿童创意经济高峰论坛上了解到这样一种说法:随着第四波婴儿潮的到来,我国的儿童消费市场将越来越大,而功能单一的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儿童一站式消费将大行其道。(记者 林靖峻 实习生 满 夏)
备注:摘自《新快报》,2010/06/11,C13版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0-06/11/content_850446.htm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