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九州与禹贡治九州迥异


 

中国古代有“九州”之上的美誉,可是深究起“九州”来,到是有很多不同的说词:

《禹贡》九州是:青、徐、兖、豫、冀、梁、雍、荆、扬州。其中荆、扬二州已横跨长江,远在四渎中淮河之南,决非禹时九州。倒是《淮南子·地形训》之九州接近于禹时九州,它们是:东南神州,正南次州,西南戎州,正中冀州,正南弇(与兖同音义)州,西北台州,正北泲(与济同音义)州,东北薄州,正东阳州。

仅从正西兖州、正北济州看,它即是山东九州,与前四海、四渎、四岳相合。《淮南子》一书虽晚出于西汉,是淮南王刘安集合一批文人所著,但却保存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原始社会的资料,此即一例。今仅以冀州而言,试析如下:

一、战国时代的墨子在《墨子·兼爱中》云:“以楗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明指冀州在东土,即今山东一带地区,可知墨子见过这个九州的原文,故有是说。说明这个九州起码在战国时代已流行于世。

二、《逸周书·尝麦解》记录了周成王的一段话,其中有黄帝杀蚩尤于“中冀之野”句。中冀者“中土冀州”或“正中冀州”也。查《禹贡》九州之冀州不在正中而偏于北部(正中为豫州),而《淮南子》九州却恰恰在山东九州正中。

据此即可断定:黄帝时的九州正是《淮南子》九州,而非《禹贡》九州。禹贡九州当系华夏西迁后商周时代所形成的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