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为广东奉献的他们


【今日感悟】我们不能有了“日”才开展活动,才想起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可以时时想起我们的责任呢?

 

 不要忘记为广东做出奉献的他们

 

   明天是广东省第一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明天我们组织了“送医送药医疗队”参加有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组织的省委、省政府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的“广东扶贫济困日”大型启动仪式,我们也组织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广州英雄广场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活动。今天,我与南方医院组织一行三十几人来到了五华县,到第一线为我们的五华送医送药和义诊来了。

 

    五华,昆明也有一个五华区,我来这个五华是广东的五华县,人口超过100万,可以称得上是人口大县,也是著名的客家大县。梅县我来多次,可是五华县是第一次来。来了才知道,五华对广东的贡献,对全国的贡献是很大的。她是以“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文化之乡”、“工匠之乡”著称。可以有一个数字说明:全县有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0多万人,有石匠、铁匠木匠、雕刻匠、泥水匠10多万人;五华人在广东医疗卫生界的不少,在广东的教育界不少,在广州的厅级和处级领导不少,我这次带领的南方医院三十几名医护人员中就有90%是客家人。目前在全国各地五华籍的人超过50万人。可见,五华人的贡献度不低,我为五华人骄傲!五华,可谓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吉祥地。可是,五华在为广东和全国做贡献的同时,这个人杰地灵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却被人们遗忘,她仍然是全省欠发达的地区,来到这里,恻隐之心萌发,我们在感谢五华人的同时,应该为五华人民做些回报,我们不要忘记为广东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他们!

 

     广东的“扶贫济困日”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个活动,今年活动主题是“扶贫济困,共建和谐”。大家记得否,汪洋书记曾经说过,全国最贫困的县在广东是一种耻辱(大意是这样,原话大家上网去查),从全省来看,虽然全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全省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偏大的问题愈显突出。全省3409个村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有70万户316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00多万户农民居住在危房和茅草房中,五华就是一个。因此,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是破解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重要抓手。广东卫生系统在扶贫济困、救死扶伤等方面有光荣的传统和独特的优势,在抗击非典战斗中广东医务人员充分展现了无私奉献、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的精神风貌,“卫生系统万名党员志愿者救治特困病人活动”的事迹至今为老百姓传颂,蓬勃开展的巡回医疗送温暖活动架起来了党和人民心连心的桥梁。卫生系统的广大卫生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定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好此次“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目标、主题已明确,全省卫生系统已经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的要求,认真履行分工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这也是医改的重要课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要求,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农村贫困群众心坎上。

 

   我希望,广东的这次活动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能够使我们各部门想到广东还有全国最落后的地方。据我了解,目前广东队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有了很大投入,但是依然不够,离中央政府的要求还很远!目前在如何吸引医疗卫生人才回流和到贫困地区还缺乏机制。我们盲目地提出“鼓励”是不够的,必须是“吸引”。“吸引”,就是创造可以有所作为和可用武的条件,让他们自愿到贫困地区来。据我了解,目前大城市人才基本饱和,很多富余人才愿意到贫困地区工作,但是条件太差,生活都得不到保证,怎么能吸引人才扎根呢?目前我们卫生提出的“上岗退费”政策不失为良策,但是一直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上岗退费”的含义是:只要愿意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五年内把医科教育的学费返还。)

 

   结论:扶贫济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持之以恒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单靠社会捐款时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