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产爆发户阶级,半公开地按照房产开发的利润率,把祖国的城市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借用这个办法,我们不以利润率,而以诺贝尔获奖为标准,那么,无可质疑地,美国应该是流亡作家成功率最高的一线国家。
到目前,已有超过三个俄罗斯及波兰流亡美国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同样是英语国家,波兰流亡英国的康拉德,则错过了这样的机遇。
罗马利亚那个女人属于德语作家,她流亡德国也交上了好运,但那是极其罕见的好运。
于是,我们就有了与流亡作家成功率相关的两个主要元素--英语写作,美国背景。
最伟大的作家,包括流亡作家,如果他们的经历相近,也有可能发生题材的撞车现象。那个俄罗斯流亡美国的明星作家纳博科夫,与那个波兰流亡美国的低调作家辛格,他们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多次发生过题材的撞车现象。最著名的事件,是纳博科夫的《普宁》,与辛格的《一次演讲》,都是写流亡作家一生奔波,去外地讲学和演讲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自传性。
俄罗斯另一个流亡美国的作家马拉默德,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流亡美国的作家索尔贝娄齐名,他写的《模特儿》很有意思,说是有一个寂寞的70岁老人,他为了找回青春的感觉和激情,就冒充画家向艺术学校聘请了一个27岁的女模特,到自己家里进行人体素描练习。结果,模特发现他是一个冒牌的假画家,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女画家。这个故事与川端康成的小说《睡美人》,在题材上很相近,故事的效果,形成了西方与东方老年人心理与行为能力的文化对比,很像是一首垂死的黄昏协奏曲。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