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住宅文化时,有的开发商习惯于应用异域风格,这并不是说不可以;有的开发商习惯应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这也无可非议,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关键是要与沉淀在大部分钢筋水泥的建筑中的内涵相匹配,也就是说要尊重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要考虑所处建筑位置是否与文化底蕴相融合,这种命名和实际的建筑文化是否贴切,而其中建筑风格和卖点能否引起消费者的吸引和共鸣,只要采取的方法与实际建筑风格相符合,那么就会有显著的效果。至于方法有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打造生态住宅小区、也可以建立中国园林式社区、亦可构建健康体育小区、或者将电影素材作为建筑设计主题和元素,打造 “电影文化” 社区, 于是我们还可以联想到“钢琴之都”、“设计之都”、“书城之都”、或各类的文化驿站,如高雅音乐会、优美的歌剧、生动的舞台剧、古典的艺术品鉴赏、毕加索画展等文化展示和营销。
在中国,主题公园相对成熟,如华侨城、杭州宋城、迪士尼乐园,特别是自然环境文化打造,“城市山林”就是很好的案例。
总而言之,在打造住宅文化,需要紧紧抓住“民族式”、“建筑个性”,而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表面,或将国外美丽的词藻嫁接过来,只会显得苍白无力,有时驴唇不对马嘴,十分滑稽。
当今人们追求住宅文化,确定是件好事,但是我们要因势利导,表里一致,真正提升大家的生活质量。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