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成全知识,初遇管理


 

□林予蘅/文

 

往常,或者通常,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放在首位的大多是“人才”。人才人才,有“人”了才有“才”,“才”能创造财富。但是“人”可以走,“才”可以流,财富随之消失。只有留住了“才”,一个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某次会聊,总长(黄章林)提到的某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知识、人才、执行”排列,相信这已是当今相当部分企业的阶段理想。至于未来,有没有比知识更重要的元素?我们无法预测。

知识需要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方能加速企业成长,包括企业员工的成长。

知识管理对于成全的重要性,总长文《成全业务后台的科学发展观》已在第45期《成全参考》上与大家做过一些交流,如需温习,请反刍,或参考专业文献。

2009年开始试水的成全知识管理,相信大多员工只了解到我们奖励贡献资料的人,我们分享优秀资料,我们还导读精选报告,仅此而已。

知识管理理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颇为乏味。作为一个青涩的知识管理部门负责人,我用最简单易懂的言语,以最切身实际的现状,浅析一下成全的知识管理。

 

基础前提

如全忠所言,成全可类属咨询公司,是一个贩卖知识的企业,我们贩卖的产品是智慧。若说外面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相对来说我们可是成长于知识海洋的鱼儿。这是一个企业是否需要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判断。

我们除了全忠,还有着一批优秀的知识型员工,以姚强、封辉为首的项目精英,以黄章林为首的研发骨干,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

我们有一个宽松互动的氛围,各色各等的项目动脑会议,你来我往,集思广益。每一次提案,均是团体努力的成果。我们不会有因被他人获取自身智慧的顾虑,没有所谓的知识障碍。这是一个企业能否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前提。

我们是一个多城市作业的企业,通过网络办公系统平台,公司上下各抒己见,各专题版块储备着各类丰富的信息源。这是知识管理能否持续获取企业知识的要因。

我们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在逐步完善,逐步形成具有成全特色的高效规定动作。我们要复制优质流程,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尽可能高的企业效益。我们需要知识管理。

 

信息收集

全忠常言,成全是一家信息收集能力极强的公司。信息何来?从不间歇的成全每日全国地产动态、十余重点城

市地产广告、业内业外互动交流中来。

我们浏览网站,搜索信息;我们翻阅书籍,捕获信息;我们与人沟通,偶遇信息;我们走到户外,发现信息。回家路上,我抬头看见在上海城市心脏人民广场的来福士广场上,醒目的霓虹灯边,贴了万科翡翠别墅的楼体广告,由此看来,在低迷的楼市之下,这个项目加大了推广力度。又如成全办公室内贴了南通万濠华府那个占据半个墙面大而全的项目阶段工作计划,若不是抬头可见,又怎能迅速被总长挖掘呢?这个世界遍地是宝,只是缺少发现。

我们通过不同途径获取到对自己有用或无用、对他人有用或间接有用的各类信息。在公司去年颁布知识管理贡献办法后,这些信息陆续存入了信息资料库。

据专业人士分析,通常各家公司高喊知识管理的阶段,就是由信息收集开始。

 

过滤整合

资料库的信息,层层叠叠,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过期的、有应时的,有产品的、有营销的,不乏精品。我们要从这庞大的信息堆中,筛选出闪亮的金子。

人,作为知识的载体,自身就拥有不定量且未必能被复制的隐性知识。全忠、黄章林、封辉、姚强等各领导资源,他们的海量资讯、成功经验和专业知识,如何在内部分享?快速成长的年轻干部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晋升心经,如何转化成可供众多员工相互学习的显性知识?带动团队一起成长?这些也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

一个项目做下来,得失并非只看结果那么简单。我们及时复盘,深层解析,方能总结出实战经验的要点所在,这些也是隐性知识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把它们沉淀下来。

个人的知识管理亦当如是。全忠的“地产在地产之外”体会,给迷茫在信息世界里的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客户调查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薄弱环节,不如快消品产业那么发达。凡是强调客户消费、客户体验方面的信息源,都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他向大家推荐《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及《麦肯锡方法》三本书,包括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某一天,我们或将有幸参与这方面的学习、研究,并形成可适用于房地产研究的指导性理论成果。

以上这一切将花费相当可观的人力物力,积累相当漫长的时光,一直到最后。据分析,通常那些所谓不能成器的知识管理,就在这个信息过滤整合的阶段默默凋谢。

 

分享推广

你不说要,我怎么知道你要?你不说有,我怎么知道你有?知识管理的推广从分享开始,从互动中成长。我们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

研发中心定期的六大月报,不定期的各类专题研究,频繁更新的知识管理专区,日积月累的各类分享优品,都是我们分享知识管理成果迈开的第一步。

综合管理中心的成全学苑,成全知识型专家们都将倾囊而出,众位记得拿个最结实的大盆,好生接着!

我们还制定了“企业专家名录”,提供各方面的内部专家信息,你可以快速知晓某方面的专长者,轻而易举地“被分享”。

这些,那些,只为互动分享,只为分享过后,他人的知识能化为你想拥有的知识,化为公司希望你拥有的知识。

 

利用创新

没用,不用,一切徒劳。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见的结果,所有的努力将失去意义。

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被利用时才能展现其价值。

不少人习惯坚持自我,特别是有了一些成绩之后,就用自己的小世界把大世界包裹起来,对外界灌输的不同理论产生抵触心理,不理睬不接纳不深究,让很好的提升机会白白流失掉!为自己,为团队,为公司,为客户,为行业,为中国,为世界,好好利用你的知识吧!口号喊得太伟大了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

 

如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沟通,如您有更好的想法,还请不惜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