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经济指标“看上去很美”?


     7月19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纳比乌琳娜在俄政府主席团会议上介绍了俄经济2010年上半年各项统计数据。根据这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俄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0.2%、生产投资同比增长1.3%、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12.2%、进口同比增长56.1%、出口同比增长25.8%。此外,2010年上半年俄罗斯人均月名义工资同比增长11.2%,6月份的人均名义工资为2.1597万卢布(1美元=30卢布),而俄今年上半年的失业率却同比下降了8.4%。
    纳比乌琳娜称,今年上半年,俄罗斯GDP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这表明俄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之中。统计显示,6月份俄GDP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0.3%。纳比乌琳娜表示,如按此趋势增长,俄经济发展部今年8月份很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原定为4%的俄全年GDP增长预测。而俄中央银行第一副行长阿列克谢·乌柳卡耶夫此前曾大胆预计称,今年全年GDP增幅将不低于5%。
    对于这一组“看上去很美”的经济统计数据,俄业内人士指出,国际能源市场行情改善和俄产乌拉尔牌石油价格提高(1-6月均价为每桶75.9美元)使得俄今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收入增加,这是引领俄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撑。而冷静的俄罗斯经济学者同时指出,受经济投资不足、内需增长缓慢、外需增长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经济目前的恢复趋势仍短缺稳定性。
    实际上,俄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口拉动”。受国际经济形式总体向好的影响,国外市场需求量开始回升,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稳定在相对高位上,这使得俄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长了50.1%。而与外需的大幅度增长形成对比的是,俄罗斯的内需却增长极为缓慢,今年上半年的内需增长仅为3.4%。因此,有些俄罗斯经济学家指出,俄去年下半年经济基数明显高于上半年,加之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大,今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的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
    与复杂的经济指标相比,更多的俄经济学家目前正在关注着另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俄究竟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还是“迈着轻快的步伐”?对此,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等俄高层人士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实现俄罗斯国家“现代化”,通过创新型经济摆脱经济危机。然而,要想把“梅普组合”对俄罗斯经济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俄罗斯人还需要更加艰苦的努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前苏联时期的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转轨,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却始终没有摆脱其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俄经济走势就与石油价格曲线息息相关,以至于俄罗斯政府和国际组织在预测俄经济发展趋势的时候,往往都会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石油价格对于俄罗斯经济而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此,俄罗斯上上下下,人人皆知。
    实际上,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本应是俄痛下决心调整其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契机。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油价上涨又为俄经济带来了“短期活力”,这又自然而然地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每桶70-80美元的油价蕴涵着潜在的危险——油价上涨又使得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需求显得不那么迫切。对此,俄著名经济学家亚辛指出,俄罗斯从当前的危机中没有吸取任何教训,在经济结构方面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坐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而“梅普组合”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梅德韦杰夫不久前在一次讲话中称,“俄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如同人对毒品的依赖,时间越长越难摆脱,时间越长害处越明显……”
    梅德韦杰夫曾痛心地指出,“如果现在不开始新的现代化,那么到了走出危机的时候,到了2012年,当经济完全走出危机时,我们仍停留在旧的经济结构中,改革的机会之窗将会关闭,届时,我们就真的要永远地落后了。”为了真正推动“经济现代化”,俄成立了总统亲自挂帅的现代化与技术发展委员会,并准备在能源、核技术、宇航、医疗、信息五大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但分析人士指出,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战略选择和政策调整,更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和先进技术。要实现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的俄未来发展的五大战略目标,俄需要巨额投资。这将是一个不断追加投资和扩大投资的过程,对俄财政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目前,俄罗斯GDP的30%、国家预算收入的50%-60%和外汇收入的60%均来自于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而在2009年的俄GDP构成中,投资仅占18%。俄政府曾承认,为完成目前面临的所有经济任务,俄经济投资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需从目前的不足20%提高至30%。但据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俄投资总额同比只增长了1.3%,这远低于俄经济发展部去年底预测的2.9%。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目前的投资环境很不理想,这也是外国投资者对俄市场“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为此,俄高层目前正在想方设法地改善本国投资环境、减少投资过程中的行政障碍并明确国家的重点引资项目,希望吸引本国和外国投资者对俄经济的“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