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接替捷达的权杖?


    捷达何时退市,在中国汽车产业就像雷克萨斯啥时国产一样,是一个媒体永远感兴趣、但却难以得到确切答案的问题。

    近日,一汽大众终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公开的回应。据新浪汽车报道,从一汽大众内部传出正在酝酿捷达退市,并积极筹备继任车型的绝密动作不胫而走,一汽大众的相关高层透露:“对于捷达的继任车型,我们内部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只是在等待更为成熟的市场时机。”

    捷达,这款1991年上市的常青树车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重要性都不为过,是一汽大众在车市中江湖地位的重要拱卫者。随着大众系新产品源源不断的导入,捷达的老迈形象,近来的确已经成为大众品牌溢价的障碍。但是,谁能保证捷达的继任者能承担起一汽大众年销量30%的重任?

 

常青树也有尴尬

    捷达、桑塔纳、富康,这些欧洲车市上世纪80年代技术的车型,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成为中国车市的老三样,其中,尤其以捷达为最。大江南北、大街小巷,捷达以其皮实耐用的特性,获得了一代代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神奇的在于,尽管其儿子辈的宝来、孙子辈的速腾接连引入到中国市场,但是,一汽大众冲量主力的任务始终是由经过一次次的拉皮手术的捷达。

    虽然捷达早已超期服役,但是其生命力依然旺盛,在2009年之前更是经常占据销量榜的首位。2009年,捷达的销量达到了21万辆,占一汽大众68.2万辆年销量的30%,甚至超过了不少厂家一年的销量。今年上半年,捷达的销量达到了11万辆,依然处于上升的通道。

    但是,无可否认,捷达的生猛也成了一汽大众的难题。接近20岁的捷达,从品牌形象上来说,已经成为了大众品牌获得溢价的一个阻碍。在以前,一汽大众的产品可以获得高于日系10%的溢价,但现在这种溢价的空间几乎不存在。

    今年4月份,我广州的一位同事买车时征询我的意见,他给的附加条件就是除了大众之外,因为他老婆不喜欢大众,觉得大众满大街的出租车,没档次。本来想推荐新宝来的我,只好给他推荐了一款卡罗拉。

    是的,满大街的捷达的确已经成为大众品牌向上的沉重负担,因为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总的来说是由卖的最多的那款车决定的。尽管一汽大众持续的引入了高品质的高尔夫和GTI,甚至是CC,但是捷达已经成为了大众品牌提升过程中“眼中的那粒沙子”。

    其实,单从技术而不是品牌的角度来讲,满大街跑的捷达,尤其是出租车的破坏性行驶,是捷达技术性能和安全品质的最好代言。但是,我们不能苛求普通消费者,捷达还是退吧。

 

谁来接替捷达的权杖?

    应该说,捷达的退市,是一个早就该做出的选择。但是,对于一汽大众甚至大众汽车来说,谁来接替捷达的权杖?

    如果将捷达21万辆的量去掉,去年的一汽大众就会跌入到5名开外,进入到第二集团军当中。这或许也是捷达迟迟动不得的主要原因。

    早在2008年,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曾针对捷达、桑塔纳的问题表示,“到2010年它们可能会被取代或升级为新的车型。事实上这两款车已经在我们的产品计划里拿下过好多次了,但是现在国内用户对于这两款车需求还是很大,我们真是哭笑不得了。”

    实际上,随着一汽大众动力总成战略的推进,捷达的这款产品的退市是迟早的事情。选择首次明确发出捷达退市的信号之后,我们还要看一汽大众会选择谁作为捷达的继任者,谁又能承担捷达留下的市场真空?这比单纯做出捷达退市的决策来说,是一个更大的风险。

    选择一汽大众体系内,从价格来说,最接近捷达的无疑是新宝来,但是,一汽大众不可能让已经成功站住脚的新宝来降低身价去填补捷达留下的市场。

    而且大众体系内也没有类似捷达这种7万元左右价位的车型。从朗逸和新宝来中唱到甜头的大众汽车,或许会专门研发出一款捷达的代替车型。

    谈到捷达的继任者,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kevin ros表示:一是要保持它比较受人信赖。二,要保持它在客户中间的价值。当然它的开发也好、引进也好,都像我们其它车型一样,都是中德双方合作产物。它会采用目前为止非常成功的技术,外观设计会比较不同。

    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相信快20岁的捷达归隐江湖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仅供sina汽车,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