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渴望国民待遇


热焦点评(10-93):民企渴望国民待遇

彭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

 

题外话:最近与国内外各界人士讨论国企、民企与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平等待遇时,各方都对自己的地位有所不满,相对而言,国企还是好一些。美国领事馆官员问及广东如何保持吸引外资的政策,与海外媒体一样,都认为目前外企没有以往好过。其实,外企一直享有超国民待遇,在吸引外资的大政策背景下法律地位往往高过国企和民企。这一轮保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又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说法,民企认为自己比国企、外企都不如。从世界市场的变化来看,从中国拥有的资本总量来看,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来看,三类企业实现国民待遇已经到了最佳时机了。

 

广州上半年民企投资只占国企三分之一

2010-07-23

摘要:在投资增速上,民营企业也表现不佳。

   每经网广州 723日电(每经记者 郭荣村)

    民企投资比重远远落后国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广州上半年经济工作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民营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只有17%,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而国有投资的占比为48.9%

    不仅是投资总量占比小。在投资增速上,民营企业也表现不佳。据会议透露,广州上半年民营投资增幅比全市低14.5%,民营工业增幅也低于全市工业5.4%

    虽然今年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在增快,质量和效益都显著增加,但是,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彭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机会不平等、融资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投资。但是目前民营企业依然无法获得同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民营投资在一些领域仍然有禁区。比如石油、通信、电力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而一些领域虽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是民营企业在资质等方面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无法同国企展开竞争。在审批环节,手续多、关卡多等因素也给民间投资造成了一点障碍。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存在较大困难。国家对民营企业开放的融资渠道有限,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财政刺激方面,国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万亿投资无法惠及民企,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投资增速上的距离。

   事实上,除了没地方投资、没钱投资等因素外,不敢投资也是民企投资落后国企的一个原因。彭澎认为,民营企业投资首先要看的是市场,而市场的风险性使得民间资本只能小心翼翼。

   “投资机会均等、门槛一样才能改变现状。彭澎表示,如果能一视同仁,民企能获得同等的机会,融资难等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缓解,因为企业如果能拿到好项目,那么融资就相对容易得多。他还建议国家在税收方面也要平等,使民企和国企处于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对此,广州发改委表示,下半年将启动相应机制并制定有关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据了解,广州将出台民营企业投资重点目录,编制100个民间投资重点计划,纳入计划的项目将给予政策优惠。广州发改委还透露,将结合三旧改造,降低民营企业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国企重组。同时,广州市还将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和优惠措施对民营企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