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谋论最为引人关注的阅读心理下,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系列至今仍然热销,而郎咸平教授的“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系列,更是将政治阴谋与经济趋势紧密相连——符合我们读书时“社会发展简史”和“政治经济学”课本中的基本判断,难怪会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月排行榜上的新书《被绑架的中国经济》,作者,烈士刘伯坚的嫡孙刘军洛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被国外的金融机构绑架,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将进一步使得出口贸易举步维艰,中国的制造业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即将到来的这场贸易战、金融战,其复杂和激烈程度,难以估量。2010年之后,美元将强势上涨,而世界经济将进入再衰退——这一切,都是美国在2001年允许中国几亿廉价劳动力进入世界市场时所精心策划的阴谋……
无独有偶,对今年最热门的低碳经济,也有了《低碳阴谋》一说。不可否认,低碳经济目前还只是一个趋势,并未形成实际的经济规模。在我看来,美国通过“低碳”这个概念,打压中国的制造业,肯定有其自身利益的考量,但不可忽视的是,全球气候的变化,地震、干旱、高温、洪水的频繁出现,的确是地球母亲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完全以经济和阴谋来解释,很可能最后都是输家——虽然,我们都明白《2012》只是一部电影,不必当真,但面对满地的“天坑”,我们总不能完全无动于衷吧。
随着美国证监会对高盛投行违规调查的全面展开,以及奥巴马政府通过的最新金融监管条例,说明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的政府,都已经意识到,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以及对人性贪婪的利用,的确已经到了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地步。今年最流行的投资模式“PE”,其对赌协议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上市保荐人的腐败与造假,所造成的外国投行在企业上市、获取超额利润后的迅速退出,都说明,金融创新对人性的考验,会越来越频繁。即便是对于中小投资者——在曹仁超的《论性》和胜间和代的《钱不要存银行》中,也是将投资者的心态和人性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在实际利率为负的年代,在目前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背景下,不会理财,便不会保护自己,贫富差异也会进一步拉大。问题是,房价太高有政策风险,股市动荡有长期风险,但是理财并不完全等同于买房子、买股票,更多的是一个自我评估。事实上,只要有合理的理财计划,且不被贪婪所左右,你至少能保持你现有货币的购买力。
据说,经济学家一般不轻易预测经济走势,因为,缺乏必要的科学性而更像是为某个利益集团造势,但是,为了获得公众的注意和知名度,对未来的预测仍然或多或少的出现在其著作之中,在去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关于中国经济的走势,我看到的先后有“U”“V”“L”“W”“M”“N”等各种不同的说法——也不知道这些字母都惹了谁,动不动就被拿出来类别。在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快速反转之后,这个争论依旧没有停止。其实,就我估计,长远来看,中国经济的走势更有可能是“O”型,无论在哪个时刻,涨跌的变化,都是一个大的循环的开始与终结,决定这一切的,是时势,也是传统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阴谋论与中国经济的N种走势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