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产品到卖概念


前几天,三岁的侄子病了,给他灌说甜不甜说酸不酸的一种冲剂,才喝几勺便说难喝不喝了,我灵机一动,把勺子高高举起说:“这次是飞机送来的,呜——”,他便来了兴趣,如此变换“运输工具”,他竞喝得有滋有味,可谓开怀畅饮了。

    消费者可不是小孩子,搞销售也不是逗小孩儿,但无论多么成熟、多么高贵的人也总是相信自己愿意想念的东西,尽管这种相信是一种错觉,这一点消费者往往也心知肚明,但应了那句俗语:有钱难卖“愿意”。穿金利来就会有男子气概,梦特娇带给你“巴黎时尚”,健力宝让你变得青春年少------人们感受这些产品的时候首先感到的并非产品,而是产品所蕴含的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概念——男人是不是男人,实在与金利来无关啊。而因为有了这些概念产品价格可扶摇直上,购买者却能其乐融融,钱花了,买的是感觉,这岂不让实用主义者张口结舌?然而这是趋势,忽略产品本身的价值,而追求商家虚拟的概念,这已成为现代消费心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要认为注册一个商标就是塑造品牌,不要认为大肆宣传这一商标就是品牌塑造,塑造品牌的核心是虚拟,并赋予产品一个独特的概念,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使产品的一切内在的价值可以在一夜之间趋向共同化,能够将同类产品截然区分的将只剩下“概念”,这一概念又集中体现在品牌上。据中国服装设计大师协会提供材料显示,在国外市场国产棉针织服装每件仅0.92美元,棉梭织服装每件2.68美元。“名牌族”们实在该想一想金利来、梦特娇的内在价值抑或说成本真的就是我们国产服装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吗?因为名牌给你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还有产品之外更为丰富诱人的东西,这东西就是概念。这时候,概念比产品本身更值钱,商人说这就是“品牌的附加值”。那些不懂概念、不讲品牌只知埋头苦卖的老板们只得苦心经营而得些蝇头小利罢了。

马千里(maqli),著名管理专家、学者。深圳马千里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主攻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对接及管理咨询、营销策划服务。擅长以"中国道理"解决中国企业问题,在《商界》、《销售与市场》、《商业评论》、《财经界》、《管理学家》、《中国经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著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300多篇,为《华夏酒报》等报刊专栏作家。出版《论语的管理智慧》、《论语企业家读本》等管理学著作及《论语新裁》、《当论语遭遇于丹》等学术著作。
 
QQ:53901439
办公室电话:0755-83113221   0755-83500805
助理手机:1351062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