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货币不会太紧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会议报告依然判断“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没有使用温总理前不久的判断:“金融危机影响和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超出人们的预期”。我同意温总理的判断,而央行的说法和美国官方昨天的说法十分相像。

 

前不久,美国人的看法是保罗·克鲁格曼主导,认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处在“第三次大萧条”的初期,而且列举了大量的证据;这两天又反过来了,巴菲特出面说,美国经济正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还有IMF,前不久它们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小幅上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估,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预估分别上调至3.3%2.9%,但表示这两年的失业率仍将高于9%。但昨天它们又说,高企的失业率和深陷泥潭的楼市增加了美国经济复苏的风险,且美国公共债务庞大。IMF指出,美元估值中期而言偏高,预计美元将在未来五年小幅贬值。

 

所以总体看,我注意到,所有认为美国经济没有问题的结论都缺乏数据支持。那为什么它们依然信誓旦旦地表示经济没问题?关键是信心!这些打气的话,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预期,这是宏观调控手段的关键。比如巴菲特就说,奥巴马总统要大胆讲出对美国经济的未来拥有巨大的信心。他认为,政府的刺激政策正在发挥作用,经济将在未来两至三年得以改善。

 

这些搞金融投资的大家,它们深知信心和预期的重要性,所以它们的谈话经常是为了激励市场信心、引导市场预期。

 

这是对的。我们的央行也想学,但学不会。提出: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可又心虚,唯恐自己说错了,所以加了“但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多可怕?在我看来,还不如“确定的衰退”,因为这样的提法会让所有投资者、让市场无所适从。

 

央行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是“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他们认为:“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我认为,央行这番话令人费解。第一,消费的增速是否可以对冲投资的增速回落,是否可以对冲为了出口可能出现的滑坡?第二,经济到底是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还是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也就是回落的方向发展?

 

我没那么乐观。第一,明天将公布6月份的外贸数据,普遍预期是,6月份的外贸数据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未来将逐级回落。这一点,PMI的出口订单连续两个月出现放缓,已经发出预警。第二,投资大幅回落已经是事实,尤其是民间投资严重不足,已经迫使财政投资再次启动。而第一季度央行提出的“民间投资正在迅速恢复”的判断,现在看根本不成立。在我看来,之所以财政投资火热的时候,民间投资也在增长,主要是为大项目做配套的中小企业,它们的投资确实在增加,但财政投入一撤火,民间投资撤得更快。

 

所以我认为,央行的许多说法比较牵强。它们只会去看数据,而对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太过“无知”。奇怪,现在出去调研的都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国的最高领导层。为什么那些部门的首长、尤其是央行这样的宏观经济决策部门不去好好地搞调研?它们从省到市(县)养着一堆没什么事可干的人,按说搞调研太方便了,但为什么还要最高领导亲自调研?这说明,幕僚无能。

 

中央一再强调的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但我们看到央行不是这样说,他们说:“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这里的细微差异在于,前者是要在三者间找到平衡,而后者则是单个考虑。温总理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前提,但央行把管理通胀预期放在首位。

 

由此可以看出,央行依然是在考虑刺激计划退出的问题,因为它们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它们不仅自己有着强烈的退出欲望,而且还在敦促美国退出。真逗,美国什么时候考虑过退出?过去仅仅是虚晃了两枪,我们就闹腾得不得了。

 

这次会议认为,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适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我注意到“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适度”的说法,而没有“合理宽松”的字样。这实际是为了遮掩“过紧”的事实。

 

还好,会议强调了下半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这个问题上,和温总理保持了同样的提法,但不知道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不是还会有“紧”的倾向。

 

不过从用词的变化上,我估计,再紧的可能性不大。第一,央行没在使用“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说法;第二,没有再提“信贷均衡投放”的说法。从现在的情况看,西部大开发6822亿元的项目获批,而且2010年就必须开工的要求;加上,商业银行大手笔融资,都预示着下半年的货币约束,至少不会比上半年紧,而且可能要宽松得多。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我们这档栏目也开通了短信热线15010105189),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