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团购“蛋糕”如何瓜分?
文/毛启盈
随着搜狐、新浪、腾讯门户推出团购频道,低调加入团购阵营,原本厮杀正酣的国内市场再次升温。百度一下“团购网站”,可以找到相关新闻约37,200篇。来自有关机构调查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底,国内团购网站已超过480家,预计2010年中国团购市场交易额预计将达10亿元。门户网与专业网的对垒,谁将占上风?
一个偶然机会,遇到满座网CEO冯晓海先生,和他聊了足足两个小时的网购。看到了网购一线员工的工作状态,网购后台支持平台,以及领军人的精神面貌,更加坚定了我对网购这个新兴行业的看法。还是用通信媒体做一个比较,门户新闻流量高、辐射面广阔,但是专业媒体网站一样能够活下来,不过“活”得很舒服,可能是三两家,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第一,这个行业是互联网新兴的服务行业,百废待兴。用冯晓海的话说,具有广告营销价值的服务于本地商户的电子商务团购平台,可能是继门户网站、垂直内容网、短信彩信、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电子商务、SNS平台之后的又一个震撼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这个应用,可能颠覆传统的互联网广告价值观,真正实现精准广告的价值诉求。门户网站加入,有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加速了这个行业的快速成长。根据艾瑞发布的团购数据显示,2010年5月,满座网月人均月度访问次数最高。不过,由于饭团、糯米网、门户团购网站等推出时间短,网站访问用户量较少。我认为,在门户加入厮杀之后,访问量最大的应该是门户。和博客、微博客一样,门户人气远远高于专业性的媒体。但是,如果评价新闻价值,流量高能够带来传播效果。但是,商场上往往是以成交量来考量,所以,专业网站可能成交效率更高。
第二,从盈利模式上看,网购受制于资金、战略、运营、技术,门户网站价格等方面的冲击,可能让一些专业团购网站闭门谢客,但是,从服务专业化程度看,专业团购网站具有门户难以做到的优势。冯晓海先生创业史显得较为幽默,从通信行业到汽车媒体行业再到团购平台,都是专注于一个特别的领域---消费行业,并且在具体的一个项目上精耕细作,无限的贴近服务的用户---商家和最终消费者。他说,“四大门户都有汽车频道,但是,我可以把一个轮胎做成一个专题,用户体验效果肯定比门户好。”因此,他认为,只要能够活下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完全不惧门户的冲击。这一点,我比较认同。
第三,如何面对同质化竞争?这个问题存在于每一个行业,团购网站已白热化了。譬如,提供同样的套餐,同样的折扣,同样的服务模式等等。目前,门户已经做了区域分割。譬如,搜狐、新浪北京,腾讯则守好深圳大本营。作为专业团购网,满座网今年1月份上线,也是国内最早的一家团购网,如今打下了北京、上海、青岛三等地,并将在年底把服务开通到至少10个城市,这将极大的考验满座网的全国管理能力和线下业务团队的能力。把自己的目标人群定位为城市的高端白领用户是满座网的另外一个特色,在众多的团购网站中,满座网每天推出的服务是最有特色和品质的,这已经被同行所认可并模仿。另外,该网站主打文化品牌,和大剧院等单位进行了合作,目前,已联姻国内数家银行,最大限度降低消费者的风险,和众多团购网站不同,满座网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譬如,设立QA,QC部门,设立专门应对投诉的部门和热线等等。“分区而治,定位有别,重视售后服务”,可能是团购网站必须沿用的商业模式。
如今,看似门槛低、管理松散、容易盈利的模式,其实并不简单,尤其当这个模式覆盖几十个城市时。而且,随着3G时代到来,互联网普及,移动支付系统完善,信誉体系形成,团购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了盈利而团购,可能会面临淘汰的危险。满座网专注于饮食行业,定位于高端白领,力求于门户和行业对手产异化经营,其理念是值得行业思考的。
本人预测,这10亿团购“蛋糕”在2010年底前可能还是“平分秋色”,谁也不会饿死,但是,2011年,完全有可能成为门户和不到10家专业网站来瓜分。至于谁会留下,那就看谁会“守住”自己的地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