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房二代”妞妞的父亲坦陈垄断企业收入确实好到令人眼红:
我们单位同事给子女买房的太多了
张燕
在南京,一个并非大富大贵的家庭,只是因为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长期在垄断企业工作,所以家里早就有4套房2辆车,又在最近到百家湖买了1套总价400万元的别墅送给2岁孙女妞妞,作为她20年后的“嫁妆”。这个2岁就有套400万元别墅的妞妞,被称为“南京最小房二代”。
8月27日本报独家刊登《2岁女孩名下有幢400万别墅》这条新闻后,10天来激起了全国广大读者和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
在房价高企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年轻人在城市辛苦打拼,也不过月收入几千元,连套蜗居小户型的首付都攒不齐。而这个2岁的女童妞妞,还在抱着喜羊羊玩具、咿呀学语的幼年,只因生在一个家庭成员在垄断企业工作的家庭里,就能坐享400万元的别墅。这种鲜明的对比,刺痛了许多房奴和买房人的神经,也“嘲笑”了大批城市蚁族的艰苦奋斗,更引发各界人士对于垄断企业收入过高、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忧心忡忡。
许多网友更是希望本报直接点明,到底妞妞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到底在什么样的垄断企业工作,收入到底有多高,凭什么能够买得起那么多房和车?
实际上,8月27日本报稿件一经刊出没两天,妞妞爸爸就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没有想到女儿的事情会引起如此轰动。
“我们一家没有任何非法途径的收入。”对于网上不少议论和质疑,妞妞的爸爸说,家里的收入全部来自四个大人的合法收入,所有的存款也都是单位的工资奖金以及额外福利,相比之下一家四口的收入确实比普通家庭要来得高,但是用自己的钱买房也无可厚非。
妞妞的爸爸告诉记者,虽然接受了采访,但不希望透露他们一家更具体的情况,免得被网友“人肉”。他也很明白地向记者表示,家里4个大人分别在南京的供电、石油和烟草公司工作,妞妞的外公外婆还是医生世家,“我的父母虽已退休,但每个月的收入不低,尤其父亲在退休之前收入更加可观,单位的福利确实好到让很多人眼红,因此家里向来敢于提前预支未来的收入,而不用担心钱用完了就没有了”。
采访中,记者还从妞妞爸爸的口中了解到,垄断企业的收入确实很好,除了每个月的工资和奖金,还有季度奖、半年奖和年终奖这些固定的奖金收入,此外每逢过年过节,还有高额的过节费和福利。“每次过年单位发的东西都是要拖两三车才能运回家。”妞妞的爸爸透露。
此外,由于是垄断行业,妞妞一家每年拿回来的各种超市券和购物卡多达几万块钱,并且会有各种商场的福利卡,单位定期往卡里打钱,家里所有的东西包括电器都不要自己额外掏钱去买,用超市券都买不完,很多券快要过期的时候,要不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换成新的,要不就做人情送给亲戚朋友。
说到家里长辈给妞妞买别墅当20年后“嫁妆”的事情,妞妞爸爸很平静地说,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中太多了,并不少见。由于现在房价一天一天往上涨,只要家里有点基础的,都纷纷给孩子置办房产来保值。他说:“我身边好多同事买了房子都会给孩子加上名字,有的还在国外投资房地产,准备孩子上学时移民之用,将孩子未来的生活保障全部做好。”
供电职工子女很多是“房二代”
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与妞妞一样,年纪轻轻就有房产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今年还在上高中的陈治伟(化名),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在外地供电公司任中层干部。由于母亲的工作调动到南京,陈治伟也跟着一起转到南京上学。
为了在南京工作生活方便,陈治伟的父母便打算在南京买房,准备全家都迁移过来。于是近日,一家人看了一圈南京的楼盘,看中了奥体的环境和发展。于是在奥体某小区买了两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总房价近500万元。
“反正房价长期看涨,不如提前将儿子的婚房也给置办了,所以索性买了两套。”陈治伟的母亲告诉记者,一套房子全家住,将来作为老两口养老,另一套先放在那里,等将来给儿子陈治伟结婚之用,反正房价从长远来看肯定还要继续上涨,儿子也是肯定要买房子的,不如趁现在的机会先投资了。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现在房贷政策的收紧,陈治伟一家买两套房全部是一次性付款,同时还在南京买了一辆私家车。
“不只我们一家,我们单位好多同事都提前为子女买好了婚房,有的还买了几套。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算是家长们共同的惯例吧。也不是想把儿子变成房二代,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吧。”陈治伟的母亲说道。
无巧不成书,妞妞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还有陈治伟的爸爸妈妈,都在垄断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
记者通过很多身边朋友了解到,垄断企业职工的工资不仅比一般老百姓要高出不少,更重要的是很多不在工资账面上的福利,也好到能让很多老百姓气结。网上有人测算,煤、电、油、运等12个行业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4倍,平均人工成本最高达到每人12万,这12个行业曾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十二豪门”。
更有网友在网上调侃,供电公司在江宁百家湖有不少别墅和公寓,并且给职工发放大量周边超市购物券,竟然将百家湖的某大型超市的物价顶到全市最高,去超市购物时,都是拿着供电公司的购物卡消费的人,根本不看标价牌,弄得周边楼盘住户都不敢去这家超市买东西。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