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利基战略,主要指企业以某个狭窄的业务范围为战略起点,集中资源和力量进入,采取多种途径建造竞争壁垒,分阶段、分层次地获取并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襄樊汇尔杰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玻璃纤维”系列产品,主要服务于建筑及混凝土行业。在普通消费者看来,这种产品可能并不起眼。不过,这个不起眼的“产品”,却不可小觑。“迪斯尼乐园、国家大剧院都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公司技术总监郭清告诉记者。
技术创新配对市场
“目前公司的产品,多数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外墙保温工程,通过技术手段,有些产品的使用年限可以达到100年;有的产品则主要是替代钢筋应用到水泥混凝土里,抗拉强度比钢筋高3—4倍,抗弯强度是钢筋的10—20倍。”郭清介绍说。
耐碱玻璃纤维是100%无机纤维,在非承重的水泥构件中是钢材和石棉的理想替代品。它的特点是耐碱性好,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抗拉,抗弯强度极高,阻燃,抗冻,耐温度、湿度变化能力强,抗裂、抗渗性能卓越,具有可设计性强、易成型等特点,是广泛应用在高性能增强(水泥)混凝土中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增强材料。
我国在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过程将进一步加快,未来五年我国城镇每年竣工住宅约5亿平方米。玻璃纤维在建筑领域已应用到产品窗纱、防水基材扩展到耐碱玻纤增强水泥制品、玻纤增强石膏制品、抗裂缝玻纤不干胶带、玻纤网格布增强基材、墙体布线玻纤套管、玻纤装饰壁布和玻纤防火卷帘等市场。巨大的建筑市场,为玻璃纤维及制品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专注发展成就单项冠军
据了解,我国耐碱玻璃纤维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于90年代末。汇尔杰前身襄樊市玻璃纤维厂,曾是协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完成“六五”攻关项目“耐碱玻璃纤维及增强水泥”混凝土制品研究单位之一,并率先在国内实现工业化生产。
据公司董事长杨兴明介绍,公司于199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外墙外专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研制。2000年,公司顺利完成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项目的中试试验并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国内外多家权威检测机构测试证明,网格布产品性能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2002年,汇尔杰公司还承担了原国家经贸委下达的“年产2000吨高锆耐碱玻璃纤维生产技术及制品”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最终自主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目前,汇尔杰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已发展成全国生产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规模最大的企业。公司生产的耐碱玻纤网格布等四大类,十多个品种中“汇尔杰”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2/3以上的份额,并出口欧美、地中海、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郭清介绍,英国和日本的两家企业,目前的产量都是两万吨左右。与这两家主要的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差距不是产品品质,而是规模。去年,汇尔杰的产量只有四千吨,销售收入将近8000万元。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国内的年用量预测在1万吨左右,还有将近6000吨的销量还有待开发。
链接
欧盟对中国产玻璃纤维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16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征收最高达43.6%的临时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在当天的欧盟官方公报中刊登了这一决定。欧盟的临时反倾销措施通常为期不超过半年。与此同时,欧盟的反倾销调查程序仍会继续,欧盟成员国将最终决定是否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
在去年11月接到欧洲玻璃纤维生产商协会的投诉后,欧盟委员会去年12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展开反倾销调查。这遭到欧洲玻璃纤维使用厂商的反对。它们担心,对中国玻璃纤维采取反倾销措施会抬高自己的生产成本。
欧盟成员国对此项措施的态度也不相同。在今年8月的一次内部表决中,欧盟27国中12国投了反对票,仅7国表示支持,其余8国弃权。由于按照欧盟法律,弃权票视同赞成票,因此结果为15票赞成,12票反对。
当天,欧盟委员会继对中国产无线广域网卡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后,又宣布再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欧盟首次针对中国产品同时发起三种救济措施调查。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日前表示,为全面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争取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各国有必要共同维护开放、公正、公平的多变贸易体制。目前,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中国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 (据新华社)
汇尔杰:利基战略成就单项冠军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