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网文:最后的浪漫,一场关于青春的梦——品读《最后的浪漫》 鲤鱼


    

最后的浪漫,一场关于青春的梦

                ——品读《最后的浪漫》

                                   鲤鱼

 

 

 

黄梵,曾用笔名黄凡,1963年生,籍贯湖北黄冈,被视为“中间代”代表诗人、“后新生代”代表作家。诗歌、小说、随笔等见诸国内各核心文学期刊、年度最佳选本、排行榜等,出版《第十一诫》、《女校先生》等。有人说:黄梵必须先是诗人,再是小说家,他的小说中会不时闪现暗示性和多义性较强的诗歌语言的影子。黄梵小的小说中极力表现最多的属描写青春居多,在《等待青春消失》《最后的浪漫》中均有叙述。

黄梵笔下的她在豆蔻年华时,无疑是美得惊心动魄的,靓丽的外表、永远走在时尚前端的装扮、富有朝气的精神状态使她美得光彩夺目。50年代末,正是她芳华正茂的时候,亭亭玉立的身材,穿着紧贴臀部和腿部的港裤,让腰线与臀线毕露无遗。她从来都不是入乡随俗的,在鲜有人迎合的清冷气氛中,她总是率先穿西裤、小脚裤、率先裁剪V字领或编织方领毛衣,不顾同事们一样的眼光,毫不吝啬的展示着自己身体的美。在穿衣打扮上,她总是紧跟潮流。

然而她在豆蔻年华里就有的勇气,后来始终没有被岁月冲淡。五年的缠绵病榻后,她走出屋子,满心欢喜的迎接外面的世界,做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逛街买一身时髦的衣服,尽管此时的她已一脸的皱纹、满头的白锡一样的银发,身材早已不复当年的窈窕。在兴起的服装店里,她看着琳琅满目的各式服装,她试着一件件时髦的衣衫,然而看到女儿与营业员的咯咯直笑,,她感到万分沮丧。看到中老年的服饰柜台,她的脸色就变得苍白。她是浪漫的人,从前就是,现在也依旧没变,这样注重外表的她怎么能接受那些样式、颜色稳妥的服饰。在成人服装店里,没有找到中意的衣服,于是女儿带着她去了儿童服装店。终于,她看中了一件颜色、样式都符合心意的衣服,然而,袖子短的这个缺陷像一道致命的闪电击中了她。逛了一个下午,徒劳无获。

曾经青春年少的她受到各种款式衣服的青睐,衣服的尺码也不会对她显示出一丝一毫的冷淡,穿着那些时髦的衣服,她心底是无与伦比的充实。如今,她依旧是追求时尚的,然而业已衰老的生命已摆在眼前,什么也掩饰不了,时尚在这无情的岁月面前也不得不低下了它高贵的头颅。五十十年的风吹雨打将她的身体打磨得不再如年华美好时的那般美好醉人,青春的逝去任谁都无法抵挡,年老的现实砸得她鲜血淋漓。纵然想用时尚的服装来留下灿烂的青春,却是徒劳。青春的诱惑,无人受得了。年华老去,同样也无人沉受得住。曾经的青春年少,快乐的追求时尚与如今的衰老的生命,纵使追求时尚也挡不住时间飞速的流淌,即使心态的年轻又如何?那个祖孙三代一起穿着踩脚裤出门的美好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个美丽女子青春美好时与老去依然追求时尚,前后的反差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有谁不希望青春永驻,有谁不希望容颜永远姣好,有谁不希望身段永远醉人,可是又有谁能够在无声的岁月里抓住时间的尾巴。青春,向来被众多作家所钟爱。古往今来许多作家的笔下、喉间,对青春,反复不停歇的吟唱、抒写与注解。谁的注释是对青春最完美的表达?青春,是如此的动人心魄,却又令人迷惑着。岁月可以让一个如花的女子在阳光下渐渐枯萎,片片花瓣掉落却只能任其凋零。靓丽的外表下是年轻、活泼的心态,然而外表终究还是被岁月打败。

汉语言深受诗歌的影响,诗歌为语言是否优美提供了一个标准。如果一个时代没有诗歌的存在,那语言该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小说或散文写得好的作家一般都是善于从诗歌中汲取营养,诗意的语言能够传达出意境悠远的诗意。在这个功利性渐强的社会,我们需要沉醉在这诗般的语言里,找到久违的情感。黄梵的《最后的浪漫》,用诗般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骄傲、追求时尚的女子在面对年华已去的残酷现实、面对俏丽的花花世界,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脱节的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对城市五彩缤纷的灯光、绚丽的霓虹灯,声音的喧嚣、光色的奇幻变化,让她感到格格不入,对这个世界充满不解。直至遇到几个买胡子的女孩,她对他们的行为深感疑惑,女孩子怎么可以戴胡子?面对她们的嬉戏,她表情空茫,现代人的世界让她吃惊,“看来我太老”她说,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现实。诗一般的语言步步深入,她喜欢的裁缝店被女儿嗤之以鼻,漂亮衣服的幻想破灭。那些斑斓的服饰曾为她美丽的爱情增添了无限灿烂的色彩,那些光鲜的服饰曾装点了她最美好的时光,那些时尚的服饰曾让她无比自豪的抬头挺胸走在大街小巷,吸引无数人的目光……然而那些仿佛上世纪的梦。她梦游般的来到裁缝店,要求小裁缝帮她做那件下午逛街时她看中的童装,在小裁缝承诺会做出来后,她激动地无法抑制。望着皎洁的月光,踩着轻快地步子,却一头栽进窖宑,再也没醒过来。读到最后时,我仍沉浸在这个诗意的世界里,品味着她的无奈与悲凉,心底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为她年轻的心态感动,更为她对时尚的追求、对青春的执着感到悲哀。黄梵的小说最重大的主题都隐藏在细节中,最实在的现实也在恰当的描写中可以梦幻。青春时的梦,年老时的梦,都是关于时尚,在关于时尚的梦里死去,最终还是抵挡不住这残酷多变的世界。最后的浪漫,是做了一场关于一生都青春靓丽、都紧跟时尚潮流的梦……

黄梵运用简约而富有张力的语言,紧凑跳跃的情节叙述,作者的达方式很新鲜,诗意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如水般轻轻流淌直至读者心底,每一句话、每一个情节都自然而然的带动下一句话、下一个情节。作者的意图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主题隐藏在细节之中,一个个镜头闪现在读者的脑海里,画面一幅幅一层层按照作者设定的节奏韵律呈现。一直有人说:即使人老了,只要年轻的心态,还是依然年轻。我想说,对于她那样的注重外表、紧跟潮流的人,即使拥有年轻的心态,在社会的飞速发展、观念的转变面前,那年轻的心态显得是多么苍白无力。致命的正是社会对老年人的遗弃,认为老年人不必像年轻人一样需要花费力气去装扮,老年人不需要再去注重外表,认为他们布满皱纹,皮肤松弛的脸上也没有修饰的价值。老年人需要我们的关注,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关注,也是心理状态、外表、精神上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