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水务借鉴精细管理工程及“五精四细”


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
绍市水务集团司〔2010〕102号 
http://www.sx.gov.cn/content/20090803000579/20101104000010_1.html

集团所属各单位、各部(室):
  为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根据市国资委《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和相关工作规定,经研究,决定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行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解决管理薄弱环节、消灭管理盲点为重点,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通过倡导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广精细化管理方法,培育精细化管理文化,促进企业管理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实现企业向管理要效益、要效率、要竞争力的跃升,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特色品牌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引导企业实施精细化的操作、控制、核算、分析、规划为核心,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培育一批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分公司(车间、科室)、班组,培训一支通晓精细化管理的骨干队伍,使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得以确立,精细化管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精细化管理文化氛围基本形成,管理失误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漏洞基本杜绝,达到以管理转型促企业升级的目的。今年的阶段性目标是完成企业标准体系的再次梳理和完善。
  ——操作精细化。引导企业建立各项活动行为规范,教育员工严格遵守,形成标准的、可复制的企业经营生产模块。
  ——控制精细化。引导企业完善、畅通经营生产业务的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流程,并严格控制其流转。
  ——核算精细化。引导企业细化财务记帐、核算制度,通过核算发现经营管理漏洞,杜绝企业资金财产流失。
  ——分析精细化。引导企业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多角度、多层次查找和跟踪经营问题,提高企业生产力和赢利水平。
  ——规划精细化。引导企业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提高决策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杜绝盲目投资。
  三、工作重点
  1、树立精细意识,转换管理理念。加强对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宣传,普及精细化管理知识,让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真正了解其概念,摸清其内涵,掌握其方法,领会其实质,要结合企业实际,灵活地、自觉地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改造传统管理思想,改进固有管理作风。要设计好的活动载体,如创建现代化水厂(营业所)、标准化泵站(工地、班组)等,掀起推进高潮,营造企业管理层和执行层带头推行,中层管理人员身体力行,全体员工积极奉行的工作氛围。要将精细化管理战略思想贯穿于集团十二五规划,落实到企业年度重点工作,持之以恒,使之固化于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熏染、陶冶,使精细化管理理念内化于每个员工之心,落实于企业经营生产之行。
  2、梳理现行规章,细化企业标准。按照精细化管理“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的要求,结合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定,对企业各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开展进一步分析、梳理、补充和完善,使体系更具系统性,标准更具操作性,管理更具科学性。
  3、抓住重点环节,先行试点整改。针对企业现状,要抓住经营管理薄弱环节,率先实施精细化整改:一是决策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优势互补的决策机制,以及决策评审、失误追究的工作机制,促进决策精细化。二是财务资金管理。加强现金流和资金计划管理,对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实施精细预算,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保障资金安全。三是风险管理。细化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规范企业担保、抵押、质押等业务审批程序,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防范各类经营风险发生。通过重点领域的整改,为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步骤和方法。
  4、立足精细管理,加强人才培养。结合精细化管理,制订企业人才战略,着力培养一支熟悉和掌握精细化管理的人才队伍。一是着力推动企业家转型。企业一把手是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推进精细化管理,责无旁贷。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名企案例分析,学习考察等,转换管理视角,拓展管理思维,实现向通晓精细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转型。二是内部选树专才。重视对经营管理骨干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方法的提炼总结,按照精细化的要求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并加以推广实施。三是向外引进人才。在重视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注重引进具有精细化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员,改善企业人才结构。四是加强员工培训。通过知识培训和经济责任考核,导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精细化操作素养。
  5、选树典型样板,增强工作动能。注重培育和发掘各类先进典型,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要选树公司、分公司(车间、科室)、班组整体推进的典型,带动面上推进;要精选设计、研发、生产、核算等不同工种、工序的典型案例,推介具体做法;要提炼营销、制造、服务、质量、安全等领域的工作经验,展示管理绩效;要总结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职代会等议事决策机构运作的规范模式,增强工作影响。通过选树各类样板典型,扩大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成果,指导管理精细化的进程,形成合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
  四、推进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集团公司要成立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集团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指导服务和跟踪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集团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和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集团其他领导及各单位、各部(室)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各单位也要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衔的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组成有力班子,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
  2、细化工作方案。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各企业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认真查找问题,梳理个案情况,按照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列出需要实施精细化改造的部位和环节,对管理精细化进行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分解目标,明确各整改项目的目的、任务、方式、标准、时间、责任,汇编成推进精细化工作的操作方案。
  3、强化学习培训。集团公司把精细化管理知识纳入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根据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进度,采取专门培养与在职培训、综合培训与专项培训、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管理人员搭建学习平台。各单位要积极实施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分层次举办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班等,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精细化管理工作定期交流制度,可采用会议汇报和现场交流等形式,由各单位交流精细化管理工作心得、体会和做法,学习先进经验,解决疑难问题。二是在《绍兴水报》开辟精细化管理专栏,不定期介绍企业经验做法。各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
  5、完善考核激励。一是将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二是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评比工作,对评选出的示范管理单位和工作典型案例,予以表彰奖励。
  五、工作安排:
  1、准备阶段(7-9月),各单位召开动员部署会,运用学习培训、座谈等形式,广泛发动,全面部署,做到氛围要浓,效果要好。要通过系统分析、深入调研,制定精细化管理工作计划和整改方案,明确年度目标、远期目标,细化工作进度,落实职责分工,确保落实到位。
  2、实施阶段(9-11月),要选准选好活动载体,切实加强计划的具体落实工作,集团将适时开展指导服务和跟踪督查。
  3、总结阶段(12月),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总结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和下一年度工作打算,并报送1-2个精细化管理工作典型案例,形成相应材料,为明年深入完善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集团将选送优秀典型案例到上级相关部门参加评选。
  
  
二○一○年十月八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企业 精细化 管理 通知
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   2010年10月8日印发(共印24份)
 

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原文:
中华企管网:创论精细管理工程
http://www.qg.com.cn/specialist/liuxianming/015.htm
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由笔者提出的"精细管理工程",是指企业按照"五精四细"的思路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五精四细"是精细管理工程的核心内容,其内涵是: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二)、四细:
1、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
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
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