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饭的时候,妻子问我:“假设是你碰到那个被两次碾轧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
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救人。”
“你不怕被人赖成肇事者?”
“不是有监控吗?”
“假设一个场景,没有任何可以证明你不是肇事者可能存在,你该怎样做?”
“那也是要救人吧?毕竟,那是一个毫无自救能力的孩子啊。”但这次的语气,说实话,已没有开始的坚决。
“这样做了,你可能要为此而倾家荡产,为此失去女儿求学及发展的财政支持,还可能,一辈子都不能从这个官司里脱身出来。这样的后果,你想过吗?如果想到这些,你又会怎样做?”
“……”本来,我想说“孟子见孺子将入于井而生恻隐之心”,从人性最基本的善出发,还是要救人的。但我没有说出口。我觉得,再说出来,我就虚伪了,就成了妻子口中的“假善人”了。因为,在妻子这样的追问下,我觉得自己已没有退路,已经很难理直气壮地坚持某种善,坚持我的某种缺少深思熟虑的道德原则。我承认,我的道德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可能真的经不住这样的追问和考验。
我的眼前,满是那个被反复碾轧的可怜的女童,一旁,是束手无策而无限苍白的我。我的心在颤抖,在自责,在被无奈和良知谴责着。一个一个人走过,我越来越不确定,如果事情发生在我的眼前,我会不会也是那十八个人之一?我的心,我的道德,到底会被那个女孩的鲜血和生命而攫住,还是被各种现实里一再上演的被冤枉被“赖”而吓得逃走?
我不知道。任何的假设都不是真实。
在这样的时候,我无意谴责那“冷漠”走过的十八个路人。他们真的是冷血吗?他们那一刻真的不被那个女孩的鲜血而刺痛、而生恻隐之情吗?我不信,不信人性能堕落到如此冷硬的地步。可是,他们真的没有施以援手,就那样走过去了,任着那个垂危的生命一点点走向消失……如果不是那个捡废品的阿姨走来,如果不是那个不足一米四高体重只有不足40公斤的阿姨的哭喊,这个小女孩,可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离开她的爸爸妈妈了。好在人性尚存,存在于最普通的人身上、心里。“这(救人)就是一件平常的事,不知道为什么会闹成这么大”,这是这位普通人最普通的想法。确实啊,救人,帮助人,本来就是一件平常事儿啊,只是,在如今的我们面前,变得如此艰难,如此重大。有人说是冷漠撕裂了良知的底线,也有人说是道德的沦丧……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地出了,每一件,无不考验着我们的良知与道德。在网上看到一个图片,一个农民工在众人围观下,跳水救起一个落水者,可是,那个落水者因为溺水时间太久,死了。救她上岸的民工紧紧地抱着她的遗体,痛哭并大声地责问围观的人们:“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喊我救人!”看到这样的地方,我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甚至,想大声地哭出来,与那位农民兄弟一起。也在前几天,在号称人间天堂的西湖,一个美国女子救起了一个落水女子,却在中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快”,甚至怀疑人家救人的动机而冷嘲热讽并口出恶言——政治目的!他妈的,我真想搧这些人的嘴,撕开他们的胸膛,看看心是不是被狗吃了!这是人说的话吗?是人的心该有的吗?唯物主义的教育下,我们现在似乎做任何事,甚至做人,都已经是唯目的论了——我们已经不信奉良知,不信奉精神,不信奉美好,剩下在我们心中的,只有自己,只有金钱,只有私利。每每面对这样的事件发生,我都不得不怀疑,我曾经不止一次提醒女儿的那些人间的温暖,在她一点点长大起来后,她还能看得到,感受得到吗?我们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静下来,我还是无法谴责那些在小女孩的呻吟旁漠然走过的路人。因为,我确实仍然无法确定如果是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的,本来,这样的情景下,不应该有利益的衡量,不应该有进或者退的选择。帮助弱小,救助危急,这些都应该是不假思索的本性使然。可是,有一种魔鬼,使我们渐渐失去了这种本性,渐渐生起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的利与弊的算计。这些算计来自哪里?这个魔鬼是什么呢?是不是那个好心扶起跌倒的老人后反被冤枉反被判有罪的好心司机提醒了我们?是不是那些“拼爹”的事件一再发生后凉了我们火热的心?还是……?最近在重读《顾准日记》,在读那个荒唐的年代里怎样把一个正直正常的人一点点改造成“笑靥迎人的魔鬼”,怎样把一个心怀大理想壮阔心胸的人,一点点改造成算计别人一根胡萝卜的“小人”,怎样把一个正常的家庭改造成儿女兄妹为自保而不敢相认的非人类情感。读着,我就痛苦不已,就生满了绝望,还有愤怒。佛家讲因果,讲报应,可是,最初的因是谁种下的?而最终的果,为什么又要这些无辜的生命来承担?
……
真的,在这样的问题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退路。我们都必须面对我妻子提出的那个道德追问。
昨晚,看到我无语了,女儿接过了话,对她的妈妈说:“你总不能把任何事情都设想成这样吧?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这么巧合,就有理也说不清了吧?在那样的时候,不救人怎么行?”
是啊,我愿意接受女儿这个意见:不救人怎么行?我想,那个捡废品的阿姨也是这么想的吧。还有那个美国女子,那个因为迟了没能救活落水女子而号啕大哭的农民兄弟,也是这么想的吧。在他们,可能根本没想过什么道德,什么善恶,什么“后果”。或许,人类道德最后的希望,也就在这样的“不计后果”里才可能重燃起来。
我们能不能经得住这样的追问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