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民心决定楼市调控不可逆转


  房价下降态势不可阻挡

  有分析指出,楼市的持续低迷,不仅带给观望中的购房者以信心的同时,也让市场开始猜测中国的调控政策会否出现松动。 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师姚炜在11月2日的报告中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将会持续低迷,不会出现政策松动,尽管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前景中最为摇摆不定的因素就是房地产业。

  温家宝总理10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近期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宏调、物价、农业、楼市调控、小微型企业及民间资本等工作提出了九大任务,其中第一项、第四项任务尤其引人注目。

  第一项任务称,“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第四项任务称,“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各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继续严格执行政策,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调整”。

  而此次宏调“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与“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同时出现,在阐明政策指向桥归桥路归路(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对中小企业可以放松,对楼市则不放松)的同时,更以实际行动击退了楼市调控政策“放松论”,传递出高层楼市调控不成功绝不收兵的强硬态度。

  随着调控政策持续发力,近来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一二线城市房价降价的消息此起彼伏,京沪等中心城市个别楼盘降价达20%~40%。但与此同时,地方明目张胆放松调控或“阻止”房价下降的动作也空前增多,比如希望松绑限购令的呼声极高,佛山市甚至演出了松绑限购令又朝令夕改的闹剧,比如南京市公积金贷款将恢复最高可贷额度。

  追求高额利润的开发商是不希望房价下跌的,当然希望调控政策能够放松;追求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也不希望房价下跌,自然也不希望调控政策太紧。由此,楼市调控政策“放松论”横行,开发商脱不了干系,一些地方政府或同样摆脱不了干系。

  楼市调控已进入深水期,中央对楼市调控的表态也日渐紧密而强硬。算上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温总理两月内三次提及楼市调控,继9月撰文提出“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在关键时期,调控决心不能动摇、政策方向不能改变、力度不能放松”后,10月的两次谈话,都是直指地方政府,要求各地政府切实负起责任,继续严格执行政策,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这可理解为是对地方政府寄予厚望,也可理解为是对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的批评。

  “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进行至今,效果逐渐显现,市场陷入僵持和胶着状态,调控效果处于混沌状态。但在空前严厉的调控政策面前,房价下降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作为地方,不应总是由中央“逼”着行动了。

  有分析指出,国内的经济形势是控通胀初见效,稳健的政策基调不变,房地产调控在关键时期。坚持房地产调控,有利于控制房地产泡沫这个中国经济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宏观风险,因此,目前不存在全面放松的基础。

  房地产调控确实面临两难,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30%,中国经济就会“硬着陆”,如果房价将继续迅速上涨。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便变成一句空话,如果全社会大部分资源,特别是信贷资源流入房地产业,忽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经济结构会失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加剧社会不稳定,政策决定、民心决定房价下降态势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