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荡下的中国式反思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度过,但世界经济形势表现出长周期波动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发达经济体系中2008年美国主导的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从而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经济收缩周期特征表现极为明显,世界主要经济体系均陷入通缩的阴影之中而不知所措。

       经济的动荡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希腊的大罢工游行均向世界传递出一种社会的焦虑。时代巨变下,中国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心理承受力呢?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当今社会的变化可能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背景下国人从未遇到的事情。即便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其爆发力和影响力都不如这一次。无容置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发达经济体出现的金融和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中国经济也将进入收缩周期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于中国80和90年代即将承担社会重任的青年群体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由于特殊背景成长下的80、90青年群体,还不具备逆周期复杂经济条件下成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将至,其心理焦虑将与日俱增。反思和再认识将成为常态。整整两代人所面临的考验将是巨大的。

        时代如此,我们只能正视。无路可逃,我们只能面对。我们或许将在这一轮全球逆周期形势下付出学费,但也别无选择。而反思将是具体行动之前所必须进行的事情。对于学术界、职业界、政府界都需要反思,从而寻找到一条新形势下的可行之路。如何引领80、90新青年接受时代的洗礼将最为重要。

        世界循环到一个新的端口,中国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度过。但愿,我们都能够顺利度过这个迷茫的时期,从而真正走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