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按,这是写于十年间前的短文,偶在网上找回。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存在“国际共同语”的议论。那时,为了“文明开化”,日本国中要求改英语为国语的人有之,要求废除汉字的人有之。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人家西洋人船坚炮利,国家强大,是因为音符文字具有合理性。
究其心理,可用两个概念概括,即语言信仰与语言虚无主义。语言信仰认为,语言中具有某种魔力,使用某种“先进”的语言,本民族就会“文明开化”,经济繁荣。一旦被语言信仰洗脑后,就会患语言虚无主义的毛病。这两个概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德川幕府末期,有一个叫前岛密的人曾上书第十五代幕府将军庆喜,要求废除汉字。他说中国被西欧列强蚕食领土,是因为汉字延误了近代化,如是下去,日本也会重蹈覆辙。因此应像西洋各国那样使用“音符文字”。顺便他还不忘捎带一句:“造成拥有如此活泼智力的日本人民如此贫弱,完全是因支那文字的感染而使其精神麻痹。”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了中国后,这种心理便发展到极端。当时有个叫井上哲次郎的人称:“我最忧虑的事即是,日本人使用支那文字时,多少不免受支那文字支配。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事情……当今,被应该小视的国家的文字所支配,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对于这段文字,我们只觉得其见识的可怜,不值一驳。从那以后过了100多年,日本人仍说日语,却没有影响日本做经济大国。日本人仍用汉字,日本也没有被中国统治。但是,100年前的语言信仰似乎并未因此而消失,时下关于引进英语作为日本公用语的建议就是明证。这种逻辑是,英语是国际共同语,日本人如不赶快掌握英语,就会赶不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
我们仅作为一个旁观者考虑,英语在世界流行不过是这100多年的事儿,再往以前是法语,再往以后流行什么语还很难说。难道日本准备每隔几十年、100年就要增加或废除一种公用语吗?
语言毕竟不是衣服,哪个民族也不能随便脱下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