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毛言论现形记》第八章 大跃进专题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八章 大跃进专题
 
作者:江湖一渔翁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5675    更新时间:2011-1-20  
     【字体: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下载链接

http://www.163disk.com/fileview_212517.html

 

       第八章 大跃进专题 

 

反毛言论:1、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没有发生天灾,都是毛泽东造成的; 

     2、毛泽东发起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 

     3、毛泽东在大跃进中搞"浮夸风""共产风"等; 

     4、大炼钢铁,浪费资源,破坏生态; 

     5、搞公社公共食堂,搞大锅饭,导致农民挨饿以致饿死; 

     6、大跃进毫无成就,经济建设一塌糊涂; 

 

一、 天灾问题: 

(一)1959年至1961年,中国大范围发生自然灾害: 

11959年天灾: 

  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 

  本年全年成灾人口为8043万,超过1949-1958年平均数80%以上,其中山东、湖北、四川各占1000万。本年春荒人口达9770万人,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2.87倍。   

   

21960年天灾: 

  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首位。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 

  本年大灾害不仅面积超过以往,而且是在1959年灾害基础上连续发生。成灾地区人口达9230万人,春荒人口高达1298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3.8倍。另外旱、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另部分地区持续干旱。 

   

31961年天灾: 

  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为建国五十年来第二位,成灾面积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其中四分之一绝收,成灾人口 16300万,春荒人口达2180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6.4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这年同样先是发生大面积旱灾,紧接着发生洪灾,东南地区又遭受台风灾害 

(二)关于不存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谎言: 

金辉之流在《风调雨顺的三年--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一文里,提出算平均指数得出三年风调雨顺。怎样平均的呢?就是把洪涝设为负值,干旱设为正值,然后将所有正负指数统统相加,这一加就旱涝相抵;另外,在时间上,上半年滴雨不下,下半年暴雨如注,则又可以旱涝相抵。所以,没有自然灾害的结论就是这样得出的。 

 

 

-------------------------------------------------  

收成减产80%以上为成灾。 

《灾情报告》第378页。    

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6-8月出现江淮流域的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达82.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江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7-9月,东南沿海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达12级,使120万公顷农田受灾。 

主要指缺粮人口,包括外流逃荒、营养病、破产度荒、卖送儿女、非正常死亡人口。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35页,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版。 

⑥ l-9月,从去年秋天开始就缺少雨水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华北、西北地区持续大旱,有些地区甚至300-400天未下雨,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成灾1420万公顷。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个主要产粮区合计受灾 1598.6万公顷 ,成灾808.5万公顷 ,分别达整个旱灾地区的 68.9% 56.9%。山东、河南境内的黄河等河流都长期断流,济南地区的800万人生活用水告急。进入夏秋,旱灾扩展到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整个大陆省区除西藏外旱灾面积达38.46万公顷,是建国五十年来最高记录。   

  6-10月,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的台风和洪水灾害。5个月里台风登陆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台风过境时间高达10-20小时,高于往年平均数三倍以上(《灾情报告》第379页)。台风造成暴雨频繁,洪水泛滥,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11省受灾993.3万公顷,直接死亡5000余人。山东部分地区30多天里降暴雨19次,平地积水3-4米 。东北辽河、太子河泛滥,流量为有史以来最大,淹没辽宁、吉林等143.7万公顷,"鞍山、木溪等地区农田、村庄受到毁灭性打击"(《灾情报告》第378379页)。   

  9月,东部和西北部发生严重霜冻灾害,波及21省区,受灾面积 138.1万公顷 。3-9月,还发生了由南向北推进、波及,21省区的风雹灾害,受灾面积达392.26万公顷。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35页。 

减产80%以上为绝收。 

从去年冬季持续到本年3月下旬,黄河、淮河流域1300万公顷农田遭受大旱,4-6月,旱情扩大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年内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 ,成灾面积1865.4万公顷。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小麦比去年低水平又减产50%,湖北有67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损坏房屋504万间。4-6月,江南珠江、湘江、赣江、闽江流域两次普降暴雨,洪水决口,泛滥成灾,水淹10个县市城......7-8月,海河、黄河平原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水涝灾害,其中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灾情是百年未遇的,受灾面积达16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54%,近100万公顷无收成。   

  到9月,灾区有60万公顷仍积水未退,聊城、沧州有3500个村庄被水包围,280万人断粮,沧州专区死亡人数占总人口 4.9%7月下旬至8月,东北局部地区遭受暴雨侵袭,山洪暴发,冲入伊春市,交通、电讯中断,工厂停工。松花江流域7万公顷绝收。   

  8-10月,东南地区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遭受台风袭击11次,其中12级以上占9次,是建国五十年里最多的(《灾情报告》第82页)。 

   

   

   

二、饿死几千万问题: 

1饿死三千万一说的数据来源: 

  提出大饥荒时期"饿死三千万"乃至多少多少万的说法,根本的数据来源是1983年国家统计局出版的《统计年鉴》,数据如下: 

 年末总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年份  (万人)(%) ( 

  │1957│ 64653 │ 34.03  │10.80 │ 23.23  

  │1958│ 65994 │ 29.22  │11.98 │ 17.24  

  │1959│ 67207 │ 24.78  │14.59 │ 10.19  

  │1960│ 66207 │ 20.86  │25.43 │ -4.57  

  │1961│ 65859 │ 18.02  │14.24 │  3.78  

  │1962│ 67295 │ 37.01  │10.02 │ 26.99  

  │1963│ 66172 │ 43.37  │10.04 │ 33.33  

  │1964│ 70499 │ 39.14  │11.50 │ 27.64  

  │1965│ 72538 │ 37.88  │950 │ 28.38  

2、数据辨伪: 

  比较上面1959年末与1960年末的数据,可看到,一年时间人口整整少了1000万,不多不少没有零头,你是否起疑? 

  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计算公式”①,可验算得出196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年末人口数是669,021,490人,而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是66,207万,比较这两个数据就约有700万之差!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在19907月,仍然有14,443,119人生活在中国境内。然而,根据83年版数据用计算公式计算的结果,1960年的出生人口有 13,915,080人,也即是说,经过了30年时间,统计出的1960年出生的人口竟然还增多了 528,039 人! 

  在2000年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在200010月,仍然有14,684,726人生活在中国境内,相比90年数据又多出241607人!相比83年版数据计算结果,增多了769646人! 

3、由以上辨伪可知,1983年版公布的有关年份的人口数据是存在问题的,那么,某些人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谓饿死几千万的说法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 

年初人口数 = 上年123124时的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 年初人口数 + 年末人口数 ∕ 2 

 年出生人口数 = 年平均人口数 × 人口出生率 

 年死亡人口数 = 年平均人口数 × 人口死亡率 

 年末人口数 = 上年年末人口数 + 本年出生人数 - 本年死亡人数 

 --公式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 人祸问题: 

1、毛主席退居二线,LXXXXX负责一线工作: 

  一线、二线的提出是在1953年,《X选》里明确提到这一点1956年,以党八届六中全会为标志,毛主席正式退居二线。此年,XXX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大跃进时把关宣传;1959年,LXX当选国家主席 

2、外部原因: 

  1960716日,苏联政府突然片面撕毁了专家合同和补充书343个,科技合作项目257个,共计600个合同。并照会中国政府,单方面决定自1960728日到91日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00余人,并终止派遣专家900人。 

  19607月,赫鲁晓夫催逼中国政府还债。 

3、 中央的浮夸风共产风 

1LXX大刮浮夸风共产风 

  1958 614日,LXX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织负责人谈话时宣传康有为的《大同书》,说我们到共产主义不要多远,十五年可以赶上美国,再有四十年、五十年中国可以进入共产主义”③ 

  1958630日,LXX在同《北京日报》编辑谈话时说我看,三、四十年之后,可以到共产主义社会,你们看,要不要这么长? 

  195875日,LXX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谈话时说,二三年可以超过英国,七八年可以超过美国 

  1958714日到18日,LXX到山东寿张县视察,听说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 

  1958910日至11日,LXX到他的共产主义试点公社河北徐水县视察,当他听到有人说,给山药灌狗肉汤,亩产可以收120万斤时,即说道:那么做真有效果吗?哈哈!你们可以养狗啊!狗很容易繁殖嘛!1958918日《人民日报》)  

  1958919日到28日,LXX到江苏视察,在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他参观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LXX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⑤  

2XXX把关宣传关口: 

  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回忆说,他开始听毛主席叮嘱较慎重,但后来主持宣传关口的中央领导倡导思想解放,就随大流 

2、 地方责任: 

  当时,饥荒最严重的是四川、河南、安徽。当时这三个省的省委第一书记分别是:李井泉、吴芝圃、曾希圣。 

  李井泉是X的老部下,1960823日,四川全省范围内在没有事先公告的情况下,突然发行新版四川省地方粮票,百姓手里的旧版粮票不予兑换,全部作废。理由是发现有人制造假粮票。一段时间内,所有食品店、馆子都关门。在七千人大会井泉遭到四川干部一片声讨,X出来帮助李井泉解了围,说李井泉也不要再做检讨了,省委有责任,中央也有责任,账不能都算到某一级头上。文革中李井泉被造反派红卫兵批斗。 

吴芝圃部抗战期间已经归属刘X指挥,也是X的老部下。信阳事件发生后吴芝圃对中央严密封锁消息,甚至出动武装力量截堵逃荒。文革中吴芝圃被河南造反派红卫兵从四川抓回批斗。1979124日,X亲自为吴芝圃平反并主持追悼会 

曾希圣不但是X的老部下,是亲密的挚友,而且是X和卓琳的媒人--1939年曾希圣在延安介绍卓琳和X相识。饿死人追究责任后,曾希圣被安排到X的老家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同样,他与上面二位一样在文革中被批斗,同样地,1978年中共中央为曾希圣平反。  

  从以上三人后来被平反可知,浮夸风共产风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 

①“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三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X选》第二卷,《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一九八年三月--一九八一年六月)》]。 

②“你们看,这次党代表大会上我就是跑龙套,而唱戏的是LXX、周恩来、XXX等同志。[《吸取历史教训,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四日).毛泽东会见参加中共八大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的谈话]。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中国赫鲁晓夫LXX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1958.6-1967.7)。 

 

⑤1958930日《人民日报》。 

⑥“在大跃进运动中,开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三叮嘱,还是比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随大流'了。因为当时的形势是:把宣传口关的这批中央领导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声压倒一切。而毛泽东的留有余地或压缩空气的声音微弱。在当时中央领导层中,他是少数者。所以我只好随大流',跟多数中央领导走,特别是跟把宣传口关的主要领导人LXXXXX走。对于1958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鼓吹五风'的错误,应是把宣传口关的中央领导LXXXXX等人负责。当然,虽然不能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应对1958年的浮夸风'共产风'负有主要责任,但我主持这两个单位的宣传工作,在这期间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感内疚。(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第72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悼词中宣布:对于强加给吴芝圃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全部推倒,彻底为吴芝圃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四、 大炼钢铁问题: 

1土锅炉问题: 

  大炼钢铁问题最让人诟病的是土锅炉,那么土锅炉是谁提出的?1958825日开幕的工业书记会议上,陈云提出要依靠党委,发动群众搞土炉子,说土炉子在中国命运还有一个时期 

  但是,大炼钢铁开始虽然造成了浪费,很多方法不当,但后来则步入正轨,且成绩斐然,很多钢铁厂在那时建立,如马鞍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等等(其他还有很多,详细见脚注)。一件事判断是非,不仅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过程中出现错误,结果却是巨大成就,难道可以因部分的错误而否定全局的成就吗? 

2、关于钢铁指标的制定: 

  当时定下1070万吨钢的指标,其过程袁宝华在回忆文章中有详细记载,毛主席询问了冶金部负责人与各省市负责人,他们都说没问题,薄一波向毛泽东建议将钢铁指标登报,陈云认为看起来是有希望的。另外,毛主席说了敢想敢说敢干,后面却紧接着说一切经过试验, 袁宝华承认当时大跃进问题,是我们在那里唬弄毛主席(详细资料见脚注) 

  作为国家主席,在各主要负责人都肯定指标能完成的情况下,毛主席能否定得了吗?倘若毛主席不顾众人意见就凭感觉坚决反对,那才真是叫做独断专行了。 

 

-------------------------------------------------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706页。 

② 1958年建立马鞍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济南钢铁厂、邯郸钢铁厂、南京钢铁厂、湖南涟源钢铁厂、南昌钢铁厂、湘潭钢铁厂、邢台钢铁厂、合肥钢铁厂、柳州钢铁厂、成都钢铁厂、湖北鄂城钢铁厂、吉林通化钢铁厂、福建三明钢铁厂、酒泉钢铁厂、广州钢铁厂、安阳钢铁厂、衡阳钢管厂,扩建首都钢铁厂、太原钢铁厂、大冶钢铁厂,重组辽宁鞍钢;1959年建立包头钢铁厂。另外,上海宝钢是毛泽东时代规划的,引进日本技术,后来由华国锋筹建。 

③ 1949年至1959年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计划处副处长、处长,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秘书长,重工业部钢铁局副局长、基本建设局局长,重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冶金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冶金工业部党组委员、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 

④“毛主席又把几个省市的负责人和冶金部负责人找在一起开会,王鹤寿、刘彬和我都参加了。当时刘彬是冶金部副部长,我是办公厅主任主要管建设和计划。毛主席找我们这些人在他的会议室里详细地询问了1070到底可靠不可靠,一个人一个人地问。首先问上海市副市长马天水行不行,马天水说,可以。接着问鞍山市委书记赵敏(已去世)行不行,说可以。又问武汉市委书记,也说行。还问了太原市委书记(他那里有个太钢)。太原市委书记姓麻,问行不行,说可以。问到刘彬,......刘彬说:可以,我们都作了计算啦。'......问到王鹤寿,他说:主席只要下了决心,我们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实现这个目标是可以的。'......最后问到薄一波同志......他说:主席,我建议把1070登报,登报以后,大家都看得到了,义无反顾,就会努力奋斗。'......后来毛主席与陈云同志谈话时,陈云说,他与冶金部的同志算了细帐,看起来是有希望的。 

  “......大跃进前,毛主席做了一系列解放思想的工作。他提倡敢想敢说敢干,同时又说要一切经过试验。毛主席讲了两条,不是一条。现在大家只说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忘了毛主席说的一切经过试验,是只讲一面。(《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关于毛主席的若干回忆》,刊载于中央文献出版社《缅怀毛泽东》一书上册第318页。) 

 

 

五、公共食堂与大锅饭: 

  公共食堂与大锅饭是LXX亲自提出并布置的。19581月,中央在南宁市召开了一次国务工作会议,期间LXX提出向苏联学习搞集体食堂,毛主席不主张,只同意搞一个试点,由此LXX大吹大干。 

  在八大二次会议上,LXX讲了半工半读与生活集体化,并要北京和天津先搞试验 

  1958614日,在同全国妇联党组成员谈话时,刘借谈妇女解放问题之机,建议普遍建立公共食堂,还举例鼓励 

  195875日,LXX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谈话时说:工厂要办食堂、托儿所、洗衣店,办学校、办农场,发点枪给大家操练。总之,工农商学兵全都自己干。 

   1958 614日,LXX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织负责人的谈话中把托儿所、公共食堂等这样一些生活服务组织视为大家趋向共产主义;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解放妇女劳动力、办食堂、托儿所、洗衣房等服务性事业 

 

-------------------------------------------------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731-732页。 

举例说河南有一个农业社,有五百多户人家,其中二百多户搞公共食堂,家庭不再作饭了。组织起来之后,出工人数增加了三分之一,从前二百多人作饭,现在只要四十多人作饭,而且还吃得饱些,好些,还节省了粮食 

他说:可以搞很多事业,象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说,小孩子多大年龄就到什么地方去,到处有花园,老人有养老院,还有戏院、小学、图书馆、电影院......搞得好可以达到这种境地。我们到共产主义不要多远,十五年可以赶上美国,再有四十年、五十年中国可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出版社资料室:《中国赫鲁晓夫LXX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1958.6-1967.7)] 

 

 

六、毛主席纠左的努力: 

19583月成都会议上,毛主席就已经多次讲到办事要留有余地,要求报纸要卡紧,要压缩空气,按实际条件办事,并找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谈话要他卡住报纸唱高调的风气4月上旬曾希圣谈到安徽大搞水利工程时,毛主席又强调提口号要注意留有余地。......对于下面报上来的成绩,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凡是有真必有假,要打个折扣才稳当一点。对于报纸宣传,再次说报纸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只讲多快,不讲好省”② 

  1958813日,毛主席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同志和社领导汇报说,亩产10万斤。毛主席表示不相信,他指着一位领导同志说:你们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③ 

  1958829日,毛泽东在修改人民公社决议稿时,还专门写了一段话,即:人民公社建成之后,不要忙于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在目前还是以采用集体所有制为好,以避免在改变所有制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麻烦......”④ 

  毛主席发现出现问题后,多次派人到LXX搞的试点徐水县调查,最后又亲自去河北调查,回来听取汇报后说:家具可以不归公,这是一部分生活资料。吃饭集体,衣服、床、桌、凳等等不能集体嘛。......对私人间的债务问题,一风吹,又一次共产'哩。这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所得,把你的拿过来,这不是租借是侵略了。他说:要把劳动力多的农户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使他们收入多点,工资多点,不要平均主义。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原则。”⑤ 

  第一次郑州会议(1958.11.2-10日)上,毛主席强调人民公社基本上是集体所有制,指出取消商品经济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实事求是,不许说谎虚报,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许强迫命令 

  武昌会议(1958.11.21-27日),毛主席再次找吴冷西谈话,指出记者头脑要冷静,说老百姓瞒产值得同情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批评抢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空想,强调压缩空气,把高指标压下来,批评弄虚作假的浮夸风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1958.11.28-12.1日)上,根据毛主席意见,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一方面对人民公社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和政策上阐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前-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纠正倾错误的认识成果。 

  第二次郑州会议(1959.2.27-3.5日)上,毛主席对共产风进行了更严厉的批评。按照毛主席的意见,郑州会议确定了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原则。 

------------------------------------------------   

①“19583月,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找我谈话,毛主席说:河南提出苦战一年,实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和消灭文盲。辽宁要实现三自给(即粮、菜、肉自给)。我怀疑是错误的。河南提出今年办四件大事,有些可能做到,有些可能做不到。就算都做到,也不要登报。人民日报硬是要卡住。否则这个省登,那个省登,大家抢先,搞得天下大乱。一年完成不登报,两年完成恐怕也不要登报。各省提口号恐怕时间长一点比较好。我就有点机会主义,要留有余地。' 毛主席说:现在报纸报导要调整一下,不要尽唱高调,要压缩空气,这不是泼冷水,而是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提口号,定指标要留有余地。'”(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4页) 

②584月上旬,在曾希圣谈到安徽大搞水利工程时,毛主席说,现在说苦战三年改变面貌,其实三年之后还要苦战五年,才能完成40条。提口号要注意留有余地。苦战三年只能算是初步改变面貌,对于下面报上来的成绩,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凡是有真必有假,要打个折扣才稳当一点。   

在舒同谈到山东三年实现40条有把握时,毛主席说,今年是空前的一年,这样的大跃进在历史上未曾有过,我们没有经验。今年要看一年,明年胆子可能大一点,现在还是要小心谨慎,不要把事情说满了。(同67页) 

现在各地提出这个'那个'很多。......但报纸宣传要慎重。......不要随便宣传已经实现了。即使是讲订规划、提口号,也要留有余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说得活一点。否则,说一年或两年完成,那不是以后没有事情干了吗?要留给后代子孙一些事做。现在说苦战三年改变面貌,其实只是初步改变面貌,能否做到还得看一年。  

报纸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只讲多快,不讲好省。......。  

现在全国出现高潮,出现许多新鲜事物,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上第70―71页)  

有的同志为了证明亩产10万斤,让小孩往水稻站。毛泽东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9月在湖北省,当时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试验田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相信。王任重又说,这是农村工作部长亲自验收的。毛泽东还是摇头说:靠不住,谁验收也靠不住。除非派军队站岗放哨,单收单打,看住人不往里参假才算数。外国朋友问他,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了之: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见许全兴著《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125页) 

毛主席在修改人民公社决议稿时专门写了一段话,即:人民公社建成之后,不要忙于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在目前还是以采用集体所有制为好,以避免在改变所有制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中,就已经包含有若干全民所有制的成分了。这种全民所有制,将在不断发展中继续增长,逐步地代替集体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是一个过程,有些地方可能较快,三、四年内就完成,有些地方,可能较慢,需要五、六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如国营工业那样,它的性质还是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然后再经过多少年,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时期还不得不保存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都逐步地消失了,反映这些差别的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也逐步地消失了,国家职能只是对付外部敌人的侵略,对内已经不起作用了,在这种时候,我国社会就将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时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746―747页)  

毛主席在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汇报徐水工作时的谈话纪要,19581021日。 

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大线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小线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条线一定要划清,不能混淆。 

  还说: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不少人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商品的差别,没有懂得利用其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同时强调:现在还是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价值法则来做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我们国家是个商品生产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的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还要发展,这是肯定的,有积极作用的。 

  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中,毛主席说: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我以为有了人民公社以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要发展,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现在有人倾向不要商业了,至少有几十万人不要商业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违背客观法则的。......这是不认识五亿农民,不懂得无产阶级对农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人民公社是全民所有,废除商业,实行产品调拨,这就是剥夺农民,只会使台湾高兴。......现在农民的劳动,同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种子、工具、水利工程、林木、肥料等)一样是他们自己所有的,因此有产品所有权。不知道什么道理,我们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显然把这些问题忘记了。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就有脱离农民的危险。......搞社会主义没有耐心怎么行?没有耐心是不行的。 

  批评浮夸风时说: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报成四百斤。今年的九千亿斤粮食,最多是七千四百亿斤,把七千四百亿斤当数,其余一千六百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人民是骗不了的。过去的战报,谎报战绩只能欺骗人民,欺骗不了敌人,敌人看了好笑。有真必有假,真真假假搞不清。......《人民日报》最好要冷静一点。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116日,吴冷西说:当我们汇报到有些公社搞集体住宿时,毛主席生气地说,那种搞法不是给国民党对我们的诬蔑帮了忙吗?凡是这样搞的地方我都支持群众起来造反。这些干部头脑发昏了,怎么共产党不要家庭呢?要禁止拆散家庭,还是一家人大、中、小结合为好。   

  谈到群众大炼钢铁的干劲很大,地里的庄稼没有人收时,毛主席说,1070万吨的指标可能闹得天下大乱。从北戴河会议到年底只有四个月,几千万人上山,农业可能丰产不丰收,食堂又放开肚皮吃,这怎么得了?这次郑州会议要叫大家冷静下来。(吴冷西《忆毛主席》103页) 

  9日上午,毛泽东主要就纲要四十条问题发表意见。   

第一,家庭问题。针对公社化运动中在一些地方出现的拆散家庭的左的做法,他主张在纲要里写进这样的话:废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家长制。在住宅方面,注意使住房适宜于每个家庭的男女老幼的团聚。'    

第二,商品问题。他说: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在生活资料方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商业;并且利用价值法则的形式,在过渡时期内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利逐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曾经大力提倡发展商业,因为苏联那时城乡商品流通有断流的危险。我们在1950年也曾经有过这种危险。现在运输情况不好,出现断流的状态。我看要向两方面发展:一是扩大调拨,一是扩大商品生产。不如此,就不能发工资,不能提高生活。'   

(毛泽东反对取消商品、消灭货币。陈伯达主张消灭商品和货币,589月,有个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制定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次修改稿)》中,也主张取消商品,消灭货币)   

第三,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他说:一部分必须破坏,如等级森严,居高临下,脱离群众,不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权力。这些方面必须天天破除。破了又生,生了又破。'又说:我们要恢复供给制,但要保留适当的工资制,保留一部分多劳多得还是必要的。'   

第四,高指标问题。纲要中提出,到1967年要达到年产四亿吨钢。毛泽东问:许多问题,我不清楚你们是根据什么这样提的。工业方面为什么搞四亿吨钢?到1962年搞多少吨?(有人答:一亿吨。)五年就增长三亿吨。怎么增法?'他说:现在有些问题相当混乱。不仅在公社方面,就是在中央、省、地这三级里头,都相当混乱。钢、机床、煤、电四项高指标吓人,四十条发到哪一级,要做政治考虑。'” 

  10日,毛主席在会上讲述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时说:有些同志读马列主义书时是马克思主义,一碰到实际问题就要打折扣,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三十六条(指会议起草的《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中的第36--引者注)的写法就是证明,尽量用不明显的词句来蒙混过关。斯大林说:有些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剥夺农村的小生产者。我国也有这种人。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全民所有,废除商品,实行调拨,那就是剥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要看它同什么经济联系,商品与资本主义联系就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就不是资本主义,就出社会主义(毛泽东11月在郑州会议上讲话文稿)。  

毛主席对于瞒产说: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点,值得同情。瞒产,除了不老实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不好。隐瞒了产量,粮食依然还在。瞒产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记者头脑要冷静》) 

  就群众自发抵制错误政策而论,毛主席说:比如瞒产,干部要多报,老百姓要瞒产,这是个矛盾。瞒产有好处,有些地方报多了,上面就调得多,留给它的就没有多少了,吃了亏。再有一种假,也是造得好的,是对付主观主义、强迫命令的。中南海有个下放干部写信回来说,他所在的那个公社规定要拔掉三百亩包谷,改种红薯,每亩红薯要种一百五十万株,而当时包谷已经长到人头那么高了,群众觉得可惜,只拔了三十亩,但上报说拔了三百亩。这种造假是好的。王任重说,他的家乡河北某地,过春节时,要大家浇麦子,不让休息,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只得作假。夜间在地里点上灯笼,人实际上在家里休息,干部看见遍地灯光,以为大家没有休息。湖北有一个县,要群众日夜苦战,夜间不睡觉。但群众要睡觉,就派小孩子放哨,看见干部来了,大家起来哄弄哄弄,干部走了又睡觉。这也是好的造假。总之,一要干部有清醒头脑,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不要受骗,不要强迫命令。(《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  

  毛主席说:现在有的人吹得太大了,我看不合事实,没有反映客观实际。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没有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才搞了9年。现在一吹,吹得那么厉害,想当先锋,这不是头脑发昏?人有老中青,水有溪河湖海,事情都有一定的度量,有相对的规律性,从量变到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说过渡就过渡。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不但要具备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而且还要有国际条件,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就压缩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问题,毛主席说:我再一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把空气变成低调空气,先搞少一点,如果行,有余力,情况顺利,再加一点。这有点泼冷水的味道,右倾机会主义了。......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要减轻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500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900亿土石方,多了三倍。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铝、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多少人力财力,这样一来,我看,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000万人。死5000万人,你的职不撤,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要不要搞那么多,你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有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明年3000万吨钢(按:北戴河会议决定1959年钢产量为2700-3000万吨--笔者注)。究竟要不要定这么多?搞不搞得出?要多少人上阵,会不会死人?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胡琴的弦不能拉得太紧,有断弦的危险。”“你们现在说的那些根据我还不能服,我不仅要做机会主义,我已经是机会主义,我就是站在机会主义的立场上,为此而奋斗,不牵累别人,将来算起账来的时候,不打你们,打我。因为我在这里反冒进,以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 

  对于浮夸又说道:经济事业要越搞越细密,越搞越实际越科学,这跟做诗不一样,要懂得做诗和办经济事业的区别。端起巢湖当水瓢,这是诗,我没有端过,大概你们安徽人端过。巢湖怎么端得起来?即使检查了,也还要估计到里头还有假。有些假的,你查也查不出来,人家开了会,事先都布置好了。希望中央、省、地这三级都懂得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头脑,打个折扣。三七开,十分中打个三分假,可不可以?这样是否对成绩估计不足,对干部、群众不信任?要有一部分不信任,要估计到至少不少于一成的假,有的是百分之百的假。(《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19581123日) 

毛主席说:从去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主要有三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多,三是猪、鸡、鸭、(有的部分,有的全部)无偿归公社,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筷等无偿归公社食堂,还有大部分自留地归公社......”还批评说: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都还采用赎买政策,怎么可以无偿剥夺农民的劳动成果呢?这样做,实际是抢产,没给钱,不是抢是什么?这样下去,一定垮台! 

  毛主席又说:我代表1000万队长干部,五亿农民说话,坚持右倾机会主义(按:当时如果谁反对LXX推行的共产风'就被他们批判为右倾,所以毛主席这样说--笔者注),贯彻到底,你们不跟我贯彻,我一个人贯彻,直到开除党籍,要到马克思那里告状! 

   

   

七、大跃进成就: 

(一)大跃进必要性: 

1、历史背景: 

  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已经被西方远远地抛在后面,一穷二白。西方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可以对外掠夺,而中国作为后起发展中国家,则不可能像西方一样的方式发展。要想赶上西方,按部就班是不可能做到的,连孙中山都说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可知伟人所见略同,符合客观规律。 

2、现实情况: 

  “1953年引进苏联和东欧项目,1956年正好进入设备安装时期,大批厂房已建好,正等着安装设备,而设备的价值高,这些企业还一环扣一环,一个企业建成需要另外的企业提供原料、燃料、动力、运输、配套产品等上游产品;有的企业正好是提供上游产品,建成后必须有下游企业作为出路,按资本家的话说就是必须有市场。这就决定它们投产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必须突击建成。不然一个企业建成后还得等待另一个企业,造成闲置。(曹为平) 

  所以,建设新中国工业体系,必须突击一批、巩固一批,再突击一批,再巩固一批。 

(二)大跃进可行性: 

五十年代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原来手工作坊式的资本家工厂大量合并,经过改组,节省了大量非生产人员。大批原来不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下了车间,设备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小企业之间的无谓竞争消灭,互助协作,迅速集中的劳动积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1956年我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立即猛增了28%。 

所以,从商业和服务业里节省出大量的劳动力用于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里不能做到,社会主义制度里却可以做到,实施大跃进完全可行。 

(三)具体成就: 

  改开三十年以来对大跃进的统一口径是错误、灾难,却丝毫不提大跃进的伟大成就。从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虽有波折,但依然取得不可抹杀的成就。 

  大跃进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化基础,《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里,周总理说几年以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巨大发展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大跃进期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并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农业上,做到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军事上,制造出直升机、坦克、潜艇、鱼雷快艇、气垫船等,最重要的是开始研究原子弹与导弹,核工业与航天工业就此起步。同时,地方工业也取得大发展,为后续发展壮大大好基础。 

工业方面的18个第一,为钢铁、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力、电视及航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钢铁方面具体成就见本章第四节注释。)  

  其他工业也取得巨大成就(具体举例见脚注) 

  交通方面(举例见脚注),兰新、宝成、黔贵、鹰厦、包兰五条铁路的建成,改善了西南、西北和中南内路交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发展尖端科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举例见脚注) 

  农田水利建设(举例见脚注),是大跃进中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的和主要的群众性运动。数亿农民和广大水利工作者,忍饥耐寒,长年苦战在工地上,从事着造福于子孙后世的艰苦事业。 

  就整个大跃进而言,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又有中央领导刮浮夸风共产风,却仍然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岂能只看到大跃进的缺点而否定整个大跃进呢? 

 

-------------------------------------------------  

《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和建设许多重要的现代化的工业企业,设计和制造许多高级的、大型的、精密的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生产大批质量高、品种规格比较齐全的原料、材料、燃料。一九六三年同一九五七年比较,我国钢材的自给率,由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由百分之六十以上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自己制造的成套设备大大增加了。”“现在,我们有些机械产品的精密度,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过去不能炼制的许多高温合金、精密合金、高纯金属、有色稀有金属,现在能够炼制了。过去不能制造的许多重型设备和精密设备,现在能够制造了。”“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绝大部分已经填平补齐,成龙配套我国整个工业,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大得多,这就是全面跃进了一大步。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严重的困难吓倒。 

  农业生产前两年连续增产,今年又获得了更好的收成,达到了过去较高年份的水平。据估计,粮食、棉花、烤烟、甘蔗、猪、羊等主要农业牧业的产量,都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一九五七年的水平。 

  一九六四年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三年增长百分之十五以上,比一九五七年有了很大的增长。钢、石油、化学肥料、水泥、汽车、棉纱、食糖、卷烟等主要工业产品,一九六四年的产量都比一九六三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四年来,主要工业产品的品种大约增加了两万四千种,比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零年大发展时期所增加的品种还多两倍。产量质量普遍提高,有些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全国职工全年的平均人数比上年增加了约八百万人,城市就业面的扩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农村,广大的妇女劳动力也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了农业劳动;......我国人民的收入显著地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大大地提高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我们的生产资料工业跃进的时候,生活资料工业的产值在一九五八年一年中间也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四,这样的增长速度难道是资本主义世界有过的吗?让西方资产阶级的老爷们叫嚷吧,我们的工人和农民除了失去了失业和挨饿的自由以外,什么也没有失掉。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②1958年初,第一架民用飞机诞生 

1958年,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 

1958311日,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制成 

1958317日,第一套电视发送设备试制成功 

1958412日,第一台40匹马力柴油拖拉机出厂 

195861日,第一台最大的平炉在鞍钢建成出钢 

195871日,第一个电影胶片厂-化学工业部第一胶片厂(乐凯集团前身)开工兴建(1965年建成投产) 

1958717日 第一个最大的炼钢厂武钢炼钢厂开工兴建 

195899日,第一台内燃机车试制成功 

1958914日 第一台内燃电动机车试制成功 

1958922日,第一台液力传动的内燃机车试制成功 

19589月,第一座年加工能力100万吨以上的现代化大型炼油厂-兰州炼油厂一期工程完工 

1958年秋,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制成 

19581128日第一艘由苏联设计中国制造的排水量2.21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试航 

195911日第一台138吨交流电力机车试制成功 

1959l1日第一座重型拖拉机厂建成投产 

1960年,第一座大型氮肥厂,试制首批氮肥 

1962年,第一台12万吨压力自由锻造水压机制成 

11958年,柳州工程机械厂(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开始兴建。 

219582月,成都量具刃具厂部分开工 

319583月,武汉钢铁公司焦化厂开工建设,现改制为:武汉钢铁集团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钢焦化公司) 

41958年,柳州电站(柳州发电厂)开工兴建,1959123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现已经改制为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51958年,兰州肥料厂建设中。 

619586月,太原磷肥厂建成投产,现改制为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磷肥厂。 

719587月,南京磷肥厂投产 

81958年,润华染料厂技术员奚翔云、陆锦霖试制成功全国第一种活性染料红光黄。 

91958年,马景云研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摩擦焊接法。 

101958年,四川中部发现大油田。 

1119586月,华北制药厂全部投产,19536月开始筹建 

121958512日,东风牌轿车在长春一汽诞生;19589月,红旗牌高级轿车在一汽诞生。 

13)西安电工城里我国第一座电力电容器厂,1958年开工生产。 

14195811月,兰州化工厂提前18个月建成 

151958317日,上海照相机厂建成,1978年与上海照相机二厂、五厂合并成上海照相机总厂。 

1619585月,南平造纸厂(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一期工程建成投产,196619761982年二、三、四期工程投产。 

171958年,洛阳矿山机器厂(即中信重工机械股分有限公司)建成投产,1954年动工兴建。 

181958年,哈尔滨汽轮机厂和上海汽轮机厂制成25MW汽轮机。 

1919588月,始建于19565月的武汉重型机床厂建成投产。 

2019589月,北京电影洗印厂建成。 

211959年,上海仪器厂制成了一台台式投景仪。 

221959年,华新水泥厂制造出国产的湿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 

23)辽宁发电站(即辽宁发电厂),1957年兴建,196615台机组全面投产。 

2419592月,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19574月动工兴建)制糖车间投产,10月纸浆车间正式投产, 1992年改制为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分有限公司,199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广东甘化,股票代码000576 

251956年,抚顺东露天油母页岩矿开工兴建,19602月投产。现改制为:抚顺矿业集团东露天矿。 

261959年,地质工作者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油海和气田,发现了盐、铂、锌、铜、铁、煤、铬、水晶、石棉、冰洲石等矿藏。 

27195994日,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工厂建成(始建于1956年)。 

2819607月,保定化学纤维联合厂(保定天鹅股分有限公司)全部投产,该厂于始建于195710月。 

29)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第一重型机器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前身)筹建于1954年,于1956年开工建设,1956年一期建设国家投入6.5亿元人民币,1958年建成投产经国家验收正式全面投产。 

301958年,经纬纺织机械厂设计制造的窄幅细纱机。 

31)四川化肥厂(现归属川化集团),1959年正在安装设备。 

321959年,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试制成功一种高速织布机,转速提高50%,仍能保持好的质量。 

331959年,上海精密医疗机械厂制造成功一部微型X光机,最适于拍摄口腔X光片子。 

341960年,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纺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观察多种洗涤剂对织物的洗涤效果。 

351960年,北京第一机床厂建成18条自动生产线;上海电机厂建成46条自动生产线。 

361958年建厂的上海感光胶片厂,1997年被柯达2100万元买断生产经营权,关停。 

1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全线开工了内昆铁路的建设。1958101日,修通了内昆铁路北段--四川内江至宜宾,1960年通车到安边。1965年修通了内昆铁路南段--云南昆明至贵州树舍。 

219581月,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全长6685公里);19586月起,宝成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19606月建成宝鸡至凤州段,1967年开始进行剩余部分改造,197571日全线电气化改造完成,成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319581月,鹰厦铁路全线通车(全长698公里) 

4195831日,昆明铁路同越南铁路正式开始国际联运 

51958514日,郑州黄河大桥(双线铁路桥)开工,1960420日竣工。 

619588月,包兰铁路通车(全长1000公里),始建于5410 

719589月,长江第二座大桥――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双线铁路桥)开工兴建,19591210日建成通车。 

81959年,北京-广州铁路复线上黄河大桥在施工。 

91959年元旦,黔贵铁路全线贯通(全长605公里)。 

10195941日,北京-平壤国际航线正式通航 

1119564月川黔铁路开工,196510月交付运营。 

12196011日,兰新铁路通车(全长1315公里)。 

131958年,乌鲁木齐至库尔勒公路修建中,年内即将通车。 

14)南平福州铁路线的闽江桥,1958年通车。 

15)檐()()线即今太焦线上的丹河大桥工程,于1959114日完工,该桥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空腹拱桥,曾摘取亚洲最大的独拱铁路大桥桂冠。 

16)广州珠江大桥(公路铁路桥),1960年正在施工。 

17)柳江铁路大桥,1958830日,柳江铁路特大桥再次建成通车。全桥长616.2米,为1248.285米、下承钢桁梁、钢筋混凝土墩台的正桥,是当时广西境内最长的铁路特大桥,也是中国铁路首次采用多孔连接悬空拖架法施工的钢梁桥。 

18)河南省唐河公路大桥(大跨径拱桥),1960112日建成。 

19195810月,江西南昌赣江大桥动工修建。 

119586月,我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同时回旋加速器建成,同年国庆节前夕,一堆一器正式投产。 

219599月,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万次的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 

319587月,我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在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诞生,后经过6070年代的不断改进, 19731975年设计制造了一台全新的仪器,1976年正式投入使用。 

41960年,北京胸部专科医院 利用体外循环做直视心室间隔修补手术。 

119581月,开始修建十三陵水库,1958630日建成。 

21958年春,修建全长170公里的淮沭新河。 

3195851日,黄坛口水电站第一台7500KW机组成功发电。 

4195851日,河南林县英雄渠建成通水。 

519587月,响洪甸水库竣工,584月响洪甸水电站兴建,19599月一号机组发电。 

61958年,广东台山修建长坑水库。 

719589月,密云水库开工建设,19609月密云水库建成。 

819581118日,海河拦河大坝合拢,使华北五条内河的淡水不再流入大海,并使海水不再溯内河。从此咸淡分家。 

919581122日,黄河三门峡截流工程完成。 

10)许家崖水库,始建于195810月,19591019日主体工程建成并拦蓄洪水 

11)唐村水库,195811月开工,195910月建成蓄水。 

12)会宝岭水库,195812月动工兴建, 195912月建成 

13)日照水库,195810月开工,19596月建成蓄水。 

14)小仕阳水库,195810月开工,主体工程于19596月基本完工 

15)陡山水库,19589月开工,19597月建成 

16)拔山水库,195910月动工兴建,19605月建成蓄水 

17)青峰岭水库,195911月开工,1960年建成。 

18)新安江水电站(即现在的千岛湖风景区),19574月动工兴建,1959921日截流,1960422日投产。 

(19)1958年底,侨乡福清东张水库建成,19591111日东张水库低干渠电站建成。 

(20)1958927日刘家峡水水利枢纽工程动工修建,196011日实现大河截流,1961年停工缓建,浇筑混凝土13.4万立方米。1964年正式复工,196810月下闸蓄水,19694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74年底五台机组全部相继投产,枢纽工程竣工。 

(21)19604月,西藏拉萨纳金水电站建成。 

(22)1960年,河南省林县红旗渠破土动工,历时9年,于19697月竣工。全部工程为民办。 

(23)1960224日,黄河青铜峡水库拦河坝合龙截流。 

(24)南塘水库,1958年修建。 

(25)江西袁惠渠,1958年修建,可以灌溉农田40万亩。 

(26)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甘肃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 

(27)甘肃引洮上山工程,19586月动工。 

(28)河南许扶运河,1960年,附近27个人民公社用1个月的时间挖成的,可以通行载重40吨的货船,还能用作防洪、灌溉、发电、水产。 

(29)涿鹿人民公社劈山大渠工程,始建于19583月,1960年完工。 

 

 



关键字 反毛言论现形记 大跃进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文章录入:执中    责任编辑:执中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我要评论】【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 楼nmshlshd】 于 2011-1-20 10:04:26 评论说
中央、主流媒体为什么不说话呢????!!!!
 
 2 楼文革出生】 于 2011-1-20 10:56:42 评论说
写的很好,很详实。
 
 3 楼xkzhao】 于 2011-1-20 11:24:58 评论说
回顾历史,尊重历史,还历史真面目!
 
 4 楼qdzyx88】 于 2011-1-20 11:31:37 评论说
我把极左的共产风归结为思想转型期尚未成功条件下的无奈,详情可见本人发帖的《树立质的诚信竞争身教治天下》
 
 5 楼骆玉涛】 于 2011-1-20 11:31:47 评论说
希望把这个专题各章发到各大网站广泛传播,乌有之乡应经常挂在网上让更多的人们看到真相。
 
 6 楼怒发冲冠zhd】 于 2011-1-20 16:43:54 评论说
写的很好 有说服力
 
 7 楼一路风尘】 于 2011-1-20 22:57:27 评论说
大跃进的伟大成就远远大于失误。
 
 8 楼新毛主义者】 于 2011-1-21 19:33:20 评论说
大跃进是谭振林发明实施的,周总理部署和指挥的,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起到了空前的推动作用。但是资改派眼红,与总理对着干,刮五风,吃食堂,农村土法炼钢,沒日沒夜地压着农民干活。还搞高指标,连划右派都用指标,五千多右派被搞成五十五万多。他们跟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对着干的目的是要复辟资本主义,让无产阶级和工农兵重新压在社会最底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楼主的文章是刺向走资派精英专家汉奸卖国贼的一把尖刀,使他们惊恐万状,不知所措,惶不可终日。
 
 9 楼西北粮】 于 2011-1-22 18:06:12 评论说
如果自新中国以来的档案解禁,许多事情将清清楚楚,大白于天下,那么许多人的日子会过不下去的。
 
 10 楼张铭】 于 2011-1-23 16:36:45 评论说
最后两章呢?
 
 11 楼龙头老大】 于 2011-1-26 2:21:48 评论说
太好了!收藏起来,学习!
 
 12 楼maogong】 于 2011-1-27 18:05:55 评论说
吴芝圃浮夸是全国有名的,文革中河南造反派确实多次到中南局去揪斗他,但是都没能如愿。不存在把他从四川揪回河南批斗之说,根本无反可评,给吴芝圃平反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完全对不起河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