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守护与鲁迅的呐喊我给力谁?


 

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进入了21世纪,但时至今日,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劣根性不仅在延续而且有的在发生着基因突变,似乎呈现周而复始运行现象。数千年封建余流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意识的变革和行为以及社会走向,有时还在左右着我们民族思维和意识的改造,阻碍着新思想的涌进以及在民众中的接纳吸收……

感悟胡适与鲁迅:守护理想主义不给力

--艾君谈民族意识的改造

 

这几天,偶见微博网友在转发胡适先生的一些观点,感触颇深。

在艾君看来,相对于鲁迅而言,尽管胡适先生在学术上成就明显,也曾编过进步刊物-《新青年》,撰文反对过封建主义,宣传过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参与过“文学改良”和白话运动,也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但是艾君认为,胡适因受一些固有思想和学术观点影响过深,导致他始终站在一个学者角度去看待历史和社会问题,因而所提的文化学术主张往往忽视问题的现实性和特殊性,明显带有普遍性或者历史学术的烙印,也就是说胡适先生像是为学问而学问,为主张而主张,他始终没有悟出和看透我们这个民族当时的病因,这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觉醒、意识改造无实际意义。

而鲁迅正好与胡适恰恰相反。艾君认为,鲁迅被热捧不是偶然,不仅仅因为他写杂文抨击国民时政,也不是因为他和那些所谓的资产阶级文人斗的缘故,关键问题鲁迅提出了反封建的思想是用其锐利的目光看穿和揭示出中国的落后的根源在于民族的愚昧和麻木,而民族的愚昧和麻木在于封建思想对人的桎梏。

让我们看看在新浪微博被热捧的一则胡适先生观点:“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艾君认为,胡适先生的这一观点明显带有传统理念的“主观性”。在他的思维阴影里,似乎再贫穷的土地,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了,也会是结满丰硕的果实。这种只强调内因作用,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孤立片面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主义思维意识。从这里可以看出,胡适先生是数千年来大多数中国文人身上所共有典型的守护理想主义观。艾君认为,胡适先生之说教与那个时代众多寻求民族出路的文人思想似乎同出一辙,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守护思维与虚无理想的彷徨。

艾君认为,鲁迅之觉醒就在于其洞察出我们民族沉睡中的麻木愚昧之根源,毫不留情地进行了鞭挞和讽刺,同时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这对于我们这个沉睡的民族的意识改造和民族的崛起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因素制约,我们这个民族向来目光短浅,就是井底之蛙,坐在传统的太师椅子上以自傲、自大、自居,缺少谦虚的态度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吸收,一切行为准则、道德观和价值观似乎都要守护着我们列祖列宗遗留下来的有的已变成垃圾的光环。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进入了21世纪,但时至今日,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不仅在延续而且有的在发生基因突变,这个民族身上顽疾及劣根性似乎呈现周而复始运行现象,数千年封建余流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意识的变革和行为以及社会走向,有时还在左右着我们民族思维和意识的改造,阻碍着新思想的涌进以及在民众中的接纳吸收,这已成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桎梏。

我们真该好好解剖反思我们所自慰的数千年封建思想学说中的毒素给我们民族发展变革所带来的劣根性及沉重精神枷锁,如果国民思维意识不转变、道德价值观不去与世界兼容,谈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崛起,要走的路或许会很艰辛--(艾君2011年2月16日于天为堂)

 

欢迎大家去艾君微博交流

凤凰微博:http://t.ifeng.com/艾君

新浪:http://t.sina.com.cn/aijun

 

2月14日艾君微博《我在忧国忧民》:我国去年gdp总量超日本被炫耀和热捧,实在是自慰之事。且不说“瘦死骡子比马大”之理,可别忘记japan大量海外投资所创经济总量约等于国内的gdp,即若算gnp的话chn要减1/4左右而jpn则要乘以2。此外,世行报告,china0.4%人口掌握70%财富集中度世界第一。作为占世界人口近1/5的china的gdp总值却占不了世界总量的1/5的平均值,实在难以高兴起来。即便中国gdp总值占到了世界总值1/5时,那也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不值得炫耀和自豪,离经济强国相差还很遥远。高兴尚早。

2月15日艾君微博《我有忧患意识》:我要冷静看待中国gdp总量超日本。若按汇率换算法计算,chn人均gdp仅相当于jpn的1/10,中国真的还很贫困,百姓求富之路还漫漫。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表示: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经济发展质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若按各个国际经济组织人均gdp排序在100位以后。我们都该有忧患意识啊,民富国强路还很遥远~

2月16日艾君微博《学术作假非偶然》:国内学术、评职、毕业等论文作假抄袭风已不是秘密,这种现象之所以会越演越烈、看似无药可治,已不仅仅是职业道德问题,而是多年来社会民众普遍存在的精神空虚、浮躁彷徨、金钱至上、重关系讲人情、投机务虚等心态或风气在学术学问上的综合反应。这似乎是种难寻妙药来治的社会性病态,不是职业道德、法规所能约束和根治的,而需从人格、信仰和精神入手对这个民族进行脱俗或方能重获新生。

 

艾君关于意识转变以及民族改造的部分观点

【普世文明观】艾君认为:一个倡导道德礼仪民族才是真正文明民族,一个缺乏道德和礼仪国家永远不会是追求进步和文明国度。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世界文明也博大精深,作为国人,对各文明态度就是“学习借鉴,批判吸收;古为今用,它为我用;取其精华,弃之糟粕”。详见《艾君:谈中华文明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理念》

【文化代沟提出】艾君曾经提出“文化代沟”。艾君认为,开放30多年来,文化理念、形式的多样性而带来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理解难有确定的判断标准,也难以趋向观念的统一性,这就呈现一定意义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象,艾君把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争鸣现象称作“文化代沟现象”。详见《艾君:需要思考的文化代沟现象

【“文化热”解读】艾君曾经著文讲过,关于“文化”热之说是不赞成的。文化这种人化的特殊的产品,不是由组织策动能达到的“热的本质”。文化热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思维和理论被达倒广泛认可,让百姓自动自愿参与其中的社会现象。而因为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决定,文化有时会受到经济驱动产生的一种“虚热”、“内发热”,确切讲是“文化利益驱动热”,这种热只能说文化的内部的分子建构在开始活动,还没有表现出热量,是一种“虚热”、“内发热”或者是“文化利益驱动热”,没有真的热,只能说文化的内部的分子建构在开始活动,还没有表现出热量。详见《乡土民间文化根在民间》

【草根文化界定】艾君在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详见艾君《莫让“草根文化”的劣质品腐蚀健康的灵魂》《30年,“草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

【愚昧就挨打】艾君曾著文认为,新中国发展思维:从"破四旧、立四新”“解放思想、转变意识”,到“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等等,无不凸现发展理念、创新思维,其目的就是不能闭关自守,要解放文化、释放观念、剔除约束生产力发展落后思想,以先进文化指导国家发展。详见艾君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非挡箭牌】当今传统文化保护中出现“误流”。某些人误认“传统都是好的”,曲解“传统都应保护”,凡事张口传统文化,闭口保护传统文化,似乎成了一个箩筐啥都往里装。艾君认为,对待传统并非就不要讲科学了,并非一讲传统就要复兴、复古-详见《艾君:别拿传统文化作挡箭牌》

【麻醉的精神鸦片】艾君:鸦片是药,有麻醉药镇静之效;鸦片又是毒素,会刺激人产生依赖有损健康,故其在文明社会受限。可今有种特殊“鸦片”称为“精神鸦片”,它是社会毒素,危害极大,能麻醉人之意志迷失理智;会麻醉人之思维,让人远离现实世界,走上灭亡之路。眼下个别戴着光环的人网上变得肆无忌惮用语不堪入目,艾君曾呼吁过:网络不是愚昧腐朽垃圾场,不是色情混浊大染缸,不是八卦谣言惑众传播源,更不是打击报复骂爹娘“黑社会”..博客写手该有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垃圾语慎用为好!详见《写博文请别忘记社会的责任》

【重视传统而不守旧】艾君提醒:要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别忘记要批判吸收;要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别忘记重视传统而不守旧;要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别忽视世界现代思想的兼容并举。为传统而传统,不是科学的发展;为传统而传统,不是开放的思维;为传统而传统,不是先进文化的理念。为传统而传统,在传统的意识下,会让中国人包括球员往往要注意修炼成正果,而不敢于个性张扬,踢球做事唯唯诺诺,缺少血性、缺少阳刚之气,缺少球场霸气,缺少拚刺刀的胆识。一个是正宗虎族后代在懦弱传统思想熏陶下会逐渐失去了霸气、缺少血性的;一个守在古人光环下自认为蕴蓄深厚的文化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守旧民族,是难以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在足球领域也不可能有所作为的。详见《中国足球需要“球霸”和“疯狗精神”》《从中日韩文化比较看中国足球发展的桎梏》

【让意识清醒起来】艾君说过,做学问,有人是为文化而文化,有人是为研究而研究,有人是为历史而历史,有人是以专家基点做论据找史料等等。社会分工有别,专业特长不同,做法也无可非议,瓜果栗子枣各有所爱。而艾君有自己做事、做学问、谈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如果说别人陷在书海里走入迷惘,而我也许就是突然间给其打一针清醒剂,也许起不了治病之效,但有可能会让那陷入迷惑阵,甚至走入死胡同者豁然开朗起来。艾君对问题的认识、探讨和界定大都坚持自己制定的“科不科学,是否有误;合不合时,是否扬弃;感悟有之,是否存在;站在高出,是否望远”这“四项原则” ,并以此为标准和方法进行衡量、判断、探讨和注释。

【意识左右国向】艾君认为,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变的不仅是日益增长物质财富,也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而最大变化是包括‘意识观念、人文道德、价值取向、理念信仰、行为准则等在内社会文化巨大变化,这种思维理念变化在左右民族和国家走向-详见《艾君:改革开放启动了“思维意识”的文化解放》

【认识“四项原则”】近年来,艾君对些文化现象认识、探讨和界定大都坚持自己制定的“科不科学,是否有误;合不合时,是否扬弃;感悟有之,是否存在;站在高出,是否望远”这“四项原则” ,并以此为标准和方法进行衡量、判断、探讨和注释。社会在进步,民族在发展。历史长河人是在变革发展中获取新知识和新思维。详见《高考语文模拟题缘何再次关注艾君的文化观点?》

【文明趋向】艾君认为,尽管民族、国家间存在价值观、意识差异,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追求社会道德文明、追求进步是全人类共同愿望。也正是有"礼仪.道德.友善.和谐"道德文明观,才保证人类社会各民族.国家间的友好相处和文明发展。《艾君:道德文明是人类的普世文明观》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提出】2007年艾君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和思考》文第二部分,首次提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并表述为我们国家如果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也就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或者可理解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意义”】2007年11月艾君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思考》文里,在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时,用了三个“代表”作了阐述:这个体系“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着中国社会的人文道德观念、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思维理念”(见文章第一部分)

【劳动的体面】天津工人报所发《让员工在劳动中感受到体面》中引述艾君观点。艾君认为,“体面劳动”并非是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它还反映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组织与员工之间所体现的劳动地位、劳动者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体现的是包括社会政治、法律、道德、习俗等文化范畴。

济南时报发文《体面劳动的实现路径》引艾君观点。艾君认为,体面劳动实际指劳动者能够自愿自豪荣耀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政治物质文化等方面需要而有尊严地从事有目的创造财富活动。其本质是社会光彩活动,内涵包含自我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认识观双重性。

【莫迷信专家】艾君过去讲过,当今文化多样化社会,我们在认识事物.社会,对待学问及人生,任何名人先人观点、思想尽管可参考,但绝不能迷信,更不能被左右和束缚自己的意识和思维。小平说得最多的就是“解放思想,转变意识”。这话看似简单,实则有深刻思想性和哲学思想,认识起来、做起来.用起来很难。详见《艾君:知识的学习运用不是"照葫芦画瓢"》

【民族进步与改造落后】艾君文章讲过,谈改造一个落后的国家,实际上就要改造这个社会和民族桎梏其进步和发展的固有传统思维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以及肤浅错位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洞察问题的理念。文化永远是一个民族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决定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和民族命运。艾君认为,看一个民族是否进步主要看这民族的思维和意识,以及这民族所表现的行为和价值观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观一个民族是否有生命力,就看这个民族是否有包容品质和对事物认识的前瞻意识,是否能迅速接纳、借鉴世界上具有科学价值的先进文化和思维理念。详见《艾君:抱着传统不放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文化发展性】关于文化意义:艾君以前文章里讲过,民族的进步在于其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于其具有对世界各种先进文化的兼容和接纳性,在于其对新事物、新理念、新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复制或者兼容改造.“落后就挨打”这句箴言,不仅是指经济的落后,而经济落后更多是被落后观念、愚昧意识等落后文化左右。详见《如何理解温总理对文化作用的精辟阐述?》

【传统文化丢了吗?】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已丢失了吗?我们的传统文化真像有的学者呼吁的那样被破坏的可怕吗?当我们纵览反思,进一步探讨,换位思考后可以发现,我国的传统文化该保护的都已经得到保护,并非处在濒危境地。详见《艾君: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丢失》

【传统节日缘何失宠?】面对洋节大行其道,传统节日越过越没有味道。许多忧国忧民者在发出这样的感慨:洋节取代传统节日,知圣诞不知春节,过情人节不过七夕等等。原因呢?艾君认为,阴历的被抛弃后,在对待传统节日的问题上,《再采用阴历过节或许已经不合时宜》

【网络媒体进步性】记协书记翟惠生、新闻署报刊司司长王国庆曾说“传统党报要走出传统理念实现报网一体化”,以《人民日报》为例说明发行200万份与上亿用户人民网没法比。艾君以往讲过:当新媒体诞生之日,也就预示着传统媒体将退出舞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是管理者应该面对的。十几年前艾君曾感言,别贬上网者、网落从业者。作平面媒体者如果不尽早接受网络新媒体存在意义,别看现在名气有多大,到时照样会在传播界失去地位。未来社会谁掌握新媒体,谁就会掌握传播世界;谁会走入新媒体世界,谁就长上新思维和灵魂翅膀,有助在事业获得财富。详见《从上网羞耻到上网文明的思维转变》

【简化汉字保护观】为何简化汉字?简化的意义?艾君说过:简化文字的本身不是取缔、不是废掉、不是搬来别人的文字语言,而简化的本身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保护,在发展中去保护。随着社会发展,促使了“文字”的交流沟通功能本着更便利科学化发展而促使必须简化文字。详见《简化汉字发展保护观》

【诗画新解】艾君所提出的“诗画同体观”是把诗画放在同一理论中从不同成长期看待,就是说诗画是一种东西,其意和本原及表达思想、表达境界是一直的。诗是诗人用文字写出来的画,而画则是画家用笔墨画出来的诗。这对画家标准及画作审美标准的判断。

【环保也需“农村包围城市”】20世纪末生态环境三件大事看,无不起源于乡村,影响并威胁着城市.艾君认为,环保工作切莫轻视乡村,应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我国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或许更适合我国国情—《艾君:环保也来个“农村包围城市”》

【海水与火焰】“一半是火焰,一半又是海水”;一半是名目众多的红红火火经济开发,一半是环境和资源承受污染、枯竭的困惑。工业化我想要,经济开发我还想要,生态环境我也想要..这个矛盾体中如何化解?艾君2007年就呼吁制定一脉相承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法》是当务之急。《要生态环境还是要工业化》

【企业文化规律】艾君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人文环境.社会道德.价值观.社会关系中自然形成并总结出的本企业在社会群体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并非企业起步期就设计出来的文化发展模式,它起源于某企业,在社会影响着社会某一群体思维、生活艾君说过,计划、自由和有计划商品经济表现出来企业文化是不同的。自由经济企业文化是建立在追求物质财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政治为纲计划经济下企业文化带有意识主导物质发展痕迹;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实际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基础下,又会受来自上层建筑制约的文化现象。详见《艾君“六论”市场经济发展期的企业文化“空头现象”》

【对错判断标准】艾君认为,道德观、价值观不同,而导致对好坏、对错判断标准也不同,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都归于所谓心理学家的口头禅“心里变态”、归于传统理念中的“道德沦丧”,也易影响人们对事物做出正确分析判断。《追星女之父死因与文化价值观差异》

【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艾君说过,一个人即便地位再高.知名度再大.学识再渊博,一旦失去做人良知、社会责任、民族美德,走向了道德和责任的对立面,那他就成为人类进步与文明之绊脚石。这样人即便头戴光环无数,但已蜕变为狭隘的人.低级趣味的人.不知羞耻的人,偶尔叫的再响,也不是能为社会和别人负责的人。艾君认为,有责任感之人主要具如下品质:能坚持道德上正确主张,坚持实践正义原则,处世注重进步性,伦理追求科学大众性,言行注重文明道德统一性,且有为正义、为民族、为社会负责态度和奉献精神。详见《艾君:写博文别忘记社会责任》

【提出新文明概念】艾君在谈郭明义现象时谈到了“新文明” 概念认为,心中装有爱、行中有奉献是人类新文明发展要求.他首次将爱心和奉献精神概定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提出了爱心和奉献精神也就即最基本的民族精神.追求文明世界里,只要人人献一点爱,社会财富才能不断增加,社会文明才会得以发展。

【爱和奉献的时代意义】《四川公考申论题“郭明义事迹报道》关于爱和奉献时代含义,艾君认为,爱是人之感情喷发,是人之追寻梦想翅膀,是社会文明与道德根基;奉献是人之行为美德,是一种爱心体现,是一种公而忘私、舍己取义品格,是一种不求回报全身心付出文明行为。“爱心”,就是郭明义同志高尚的思想情操的写照;“奉献”,就是郭明义同志行为上折射出的一种精神。

〖慈善文化与慈善家〗艾君认为,慈善是火炉,给寒冷中渴望温暖人们带去热量;慈善是希望,给无助时需要帮助人们带去勇气;慈善是力量,给困惑中几乎绝望人们燃起信念;慈善是阳光,给黑暗中寻求的人们托起明天太阳。慈善就是公益,人间有爱大爱无疆;慈善就是爱河,流出人间善良,流出民族气概,也流出了大中华和谐风采。

艾君认为,慈善家就是今日价值取向的阳光天使。慈善家的善举正在引领着时代的文明发展。用艺术再现慈善家的品质与境界,以达到鼓舞人、鞭策人、教育人的作用,丰富了慈善文化的内涵,必将在社会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宣传爱心、弘扬正气、传播文明、营造和谐。《艾君:让慈善家的善举引领新时代的文明》

【春晚还要看】许多网友提不看春晚理由,但艾君认为,还要发展眼光看待春晚。尽管春晚是伴着开放后电视普及,由cctv打造诞生在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但发展到今,它已不仅是除夕夜一场电视文艺晚会,而已演变成春节间一种新民俗,其存在丰富补充了除夕夜传统民俗内容,适应了现代人对文明生活之追求。

【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 】艾君在谈郭明义现象时认为,就是多献一点“爱心”,多献一些“公德”。只有献出“爱心”,为社会做些善事,才能修崇高的境界,换来人生的愉悦,获得生活的幸福,得到社会的尊重。唯尊敬与爱别人,方换来别人尊重,这即“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之理。

【郭明义的感动】艾君在谈郭明义现象时认为,“爱心”,就是郭明义同志高尚的思想情操的写照;“奉献”,就是郭明义同志行为上折射出的一种精神。郭明义的身上有双“爱心”翅膀,他的行为中有种“奉献精神”,他以自己行动为这个发展的社会多做点事情,为这个追求文明的社会奉献着道德。从他的身上、行动中让我们无处不感受到“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存在。

【劳模新解】《华商晨报》评论员文章《郭明义的“本分” 是劳模精神传承的时代呼声》中引用艾君观点,“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

【谈民族劣根性】王俊:法硕已成满足虚荣利器,看来米国东西到中国要变味。艾君认为,任何事完全搬到一个天天喊五千年“沃土”就会变味,淮以南为橘淮以北为枳啊!坐在五千年“沃土”上,让这个民族心态长期处于满足守旧、自傲自恋、固步自封、狭隘自私、多疑善辩上,变味走畸形会成必然!王俊:现在有个好现象80后,不再高喊五千年,他们反而有一些新青年的气质。也许不再背负五千年,才可以有轻盈欢快的步伐,小是美丽的。艾君:从国家利益和发展意义看,这或许是未来之喜。永远坐在历史的宫殿里,坐在祖辈的太师椅子上数星星,不如站在高山上视野开阔!

【“人才”育“才人”】有人说,中国不缺人才, 缺少留住人才机制。可艾君认为,眼下中国不缺“才人”,但缺“人才”。“人才”不等于“才人”,“人+才”是人才。当今人之道德观走入歧途,多缺社会责任感,故相当部分不能为“人”,即无人品可言,也只剩下点“才”了。中国有“才人”而无“人才”啊!

【谈民族认同感】网友问艾君如何理解历史上之中国?艾君认为,实际上可看成是中华民族别名。古人讲“分分合合”,确切讲应该指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之“分合”[这里讲的民族是广义的民族观],从历史及当今发展看,民族有认同感,而国家认同感来于民族认同感,但民族认同感除了文化外还需要国家实力的提升为基础。分暂不可怕,可怕是失去民族认同感,只要民族的土和根还在--分久必合,这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