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网络新锐名词盐王爷与谣盐四起


 

话说网络新锐名词盐王爷与谣盐四起

 

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煤超疯”和“躲猫猫”、“洗澡死”、“范跑跑”、“富士跳”、“被增长”、“被幸福”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网络新名词如核弹般爆炸以后,冷不防,又爆炸出几个新名词“盐王爷”、“谣盐四起”等一组新名词。人们在慨叹网络世界之神奇、想象力之丰富、感染力之深邃、传播力之远的同时,更加惊诧某些从众群体情感之脆弱、行为之怪异、跟风之盲目、后果之难料。

对于食盐这种调味品来说,相信地球村65亿人并不陌生,人人食,日日食,几乎餐餐食,餐餐不离盐。说它出众,是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说它极其普通,是因为世界上的盐资源极其丰富,海盐与陆盐一万亿年也吃不完,每个地区的盐产品供过于求,俯拾即是。

然而,那种极其普通而供过于求的食盐,一下子身价百倍,一下子成为主宰人类的“盐王爷”,一下子“谣盐四起”,以至于“谣盐惑众”人心惶惶,足见“一盐堂”、“堵塞盐路”以至于“数碘忘祖”之乱局之茫然不知所措。

所谓“盐王爷”是“王爷”的谐称,“谣盐四起”是“谣言四起”的谐称,“谣盐惑众”是“谣言惑众”的谐称,“一盐堂”是“一言堂”的谐称,“堵塞盐路”是“堵塞言路”的谐称,“数碘忘祖”是“数典忘祖”的谐称。这里的“碘”,还包括“碘盐”的意思。这些令人难以置信而令人吐血的错白字,可以令汉字的发明人仓撷之流在天之灵血脉喷张撞墙而死,而令当今世界的读者耻笑得前仰后合,甚至于可令大学教授们兴奋剂得吐血。

那些网络新名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典故高于典故,源于语言新于语言。牛不喝水强按头,按是按不住的了,只好认命罢了。语言的生命在于运动,在于拨正反乱、正源清本,在于砸人眼镜、夺人眼球,在于以语言学的暴力对付行为学的暴力,在于特酷、特黄、特、特逗、特诨、特糗、特牛、特造反、特暴力,在于新新人类以新新语言施展冲击波、光辐射与放射性沾染的巨大能量,在于写错白字错白得有条有理有利有节,在于从语言酒糟中酿造语言美酒出来,在于以新锐的语言武器来击败当时的社会丑类,在于以语言激光武器涤浊扬清歪打正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好耶,网络新名词!好耶,“盐王爷”、“一盐堂”、“谣盐四起”、“谣盐惑众”、“堵塞盐路”、“数碘忘祖”。

所谓“盐王爷”、“谣盐四起”、“谣盐惑众”、堵塞盐路”、“数碘忘祖”等等,典出近期日本的9大地震、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第1至第4号机组的核泄漏事件。本来,日本大地震不关中国大陆人的事,核辐射也罢,防治核辐射也罢,防止海盐、碘盐核辐射污染也罢,所有这些统统不关中国大陆人的事,甚至于不关日本的邻居—中国台湾人的事。然而,偏偏就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怪事,偏偏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日本人不急中国人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盐王爷”是怎么个闪亮出笼的?“谣盐四起”是怎么个推波助澜的?当然我们不是联邦调查局的,也不是克格勃的,只能是从一些官方媒体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首先,最可疑的是碘盐的一些地区的批发商或者经销商,或者是一些与盐业股有关的股东。因为他们要想销路快起来,要想价格或股价高起来,急需趁热打铁,急需找个借口借题发挥,就说碘盐能够防治核辐射,就说碘盐是海盐-海盐容易被日本核电站的事故污染,甚至于说日本的核辐射可以辐射到中国人的身上等等。这些说法很谣盐,很煽情,很能够广而告之,为推高盐价或盐股价兴风作浪。

其次,可能有一些无良学者卖弄学术权威,甚至贩卖一些学术垃圾。其中,所谓的“碘盐能够防治核辐射”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想象得到的,只有那些专业对口的学术圈子里的人,才能以这种专业术语来“一盐堂”、“谣盐惑众”、“堵塞盐路”、“数碘忘祖”,力捧“盐王爷”。

再次,可能有些好事之徒无聊到极点,酷爱传播小道消息,成为“盐王爷”的走狗与帮凶。国父去世后特别是改开三十多年来,各种雷人的谣言漫天飞舞,由来已久,一发而不可收拾。煽风点火的,围观吆喝的,以讹传讹的,助纣为虐的,澄清事实的,都有可能有意无意的将那些雷人的新词汇以光谱的极速度传播着、蔓延着,语言文字的威力如火山爆发、海啸淹没、地震塌陷、黑子爆炸。

“谣盐四起”据说始于浙江,广东、江苏、福建、上海这些沿海地区以及安徽省、北京市跟风,他们是食海上的含碘盐的老主顾,但食海盐不到一成。一些不知就里的内地省市也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你抢,我抢,大家拼命的抢,哄抢传播小道消息,哄抢碘盐,如蚂蚁啃骨头般蜂拥而上。一些与盐业有关的股票,应声涨停,盐业股一飞冲天。浙江人特别喜欢炒作,以往的炒房地产、炒煤炭、炒采矿权证、炒企业等等,往往是从浙江闹起的,这一次又是“敢为天下先”了。

网上盛传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不三日,北京、上海、杭州、广东等地均传来食盐抢购一空的消息。有个网段子十分的抢眼,说什么“防辐射秘籍:碘盐500克,脱衣,将盐均匀地抹在身体表面,注意腋窝和身体内侧。接着将自己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七日后即可达到辐射不侵的地步。小贴士:如能加香叶、胡椒、八角若干,防辐射效果更佳。”

以上文字绘声绘色,煞有介事,无法考证。虽然本人不是专家,但是“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武器)的爱好者,因为我爸爸是个老防化专家,我可以看到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广州军区某分部总工程师、陆军大校高级工程师谭有金送给我三本有关“三防”的科普读物,分别是《核生化武器的危害与防护》、《化学灾害与救援》、《化学与军事》。

其中,《核生化武器的危害与防护》简要地介绍了核辐射的急救办法。如体表沾染的简单急救,包括拍抖服装、用水或干擦擦暴露部位,戴口罩、围毛巾、遮盖伤部、防止再沾染(P29)。关于对人员和服装装具消除沾染。局部消除(头、脸、颈、手):特别要注意对眼角、耳窝、鼻孔、鬓角等部位的消除。用干毛巾擦拭,消除率为65%以上;用湿毛巾擦拭,消除率可达90%;用水洗脸,效果更好。全身洗消:沾染严重的人员,经局部消除后还应进行全身洗消。其方法是用淋浴车淋浴,或用水冲洗全身,消除率在95%以上(P30)。这些办法看起来十分的简单。殊不知,这是“三防”的首要的程序,只有经过这第一关程序处理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才能更加有效率。对于服装和用具等的洗消,主要的采取以上办法。

以上网络段子,没有点明这一程序,仅仅直接地利用碘盐来处理,而且是长达7日,弄得不好会起反作用。因为核辐射来得快,全面处理要快,如果核辐射没有及时的洗消,会将剂量残留在身体内继续发作,而碘盐的吸附作用比较慢条丝理的,会影响到急救的总体效果。

关于对饮水消除沾染,有土壤净化法、吸附混凝法、过滤法、纯水器净化法、三防净水袋法等方法。其中,关于吸附混凝法,列举了五种混凝剂配方及净化率。一是每升水草木灰2克,明矾100克,净化率54%;二是每升水硫酸亚铁100毫克,石灰200毫克,净化率63%;三是每升水黄土(黏土)100克,20%贯众水浸液2毫升,净化率80%;;四是每升水磷酸钠100毫克~200毫克,硫酸亚铁50100毫克,净化率83%;五是每升水土20克,活性炭3克,磷酸钙2克,三防净水剂200毫克,净化率86%P32)。以上草木灰、黄土等,是可以就地取材的,办法最简单。草木灰不含碘,主要是含钾、碱的。黄土也不含碘,主要是含磷、碱的。

遗憾的是,《核生化武器的危害与防护》以及其他两本书没有将碘盐列入防核辐射的化学反应物质,原因不清楚。不过,《化学灾害与救援》一书倒是提到了有效氯含量测定法中的“碘量法”(P133)。不过,防化学武器中毒的办法,毕竟与防核辐射的办法不是一回事。

应当指出,以上三本书是几个年轻专家撰写的,一些老专家没有参加。可能会有遗漏的地方。自从60年代以来,武汉军区(后同广州军区合并)和广州军区的防化技术室承担过一些课题,也参加过多项的地方应急救援工作。如武汉葛店化工厂爆炸事件、武汉健民制药厂光气泄露的救援处理,以及深圳化学品仓库大爆炸、白云机场民航飞机出现毒气的处理等,大大小小的应急救援事件有十几起,都没有写到书中去。曾获得广州军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泡腾消毒剂”等科技成果也没有写进去。“泡腾消毒剂”可以消除蔬菜、水果、粮食和水源等方面的毒素,可以军转民用的。

我们一些邻居在新房屋装饰后,为了消除房屋乳胶漆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毒素,用碗盛满食盐,用于吸附气体,用完后全部倒掉。盐有吸水、吸潮、吸毒气的物理性能,也许对于防核辐射能够起到些许的作用,但不是万应灵丹。

话又说转来。我国国内食盐九成是井矿盐,基本上来自内陆的四川、青海省,并不是海盐,更不是日本海海盐。全国各地的食盐储量充足,足够吃三个月没问题。工信部发言人称,目前我国原盐年产量6800万吨,其中井矿盐产量约为4000万吨,加碘食盐需求每年仅为800万吨左右。卫生部官员称,通过食用碘盐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量是无法实现的。网络上还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调侃:“网友:刚才吃了半碗盐,太咸了,请问老师能不能喝点水?又怕浓度太低不起作用。方舟子:食盐的半致死剂量是每千克体重3.6克,你吃半碗盐是想自杀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陈祝生指出,用碘盐防辐射,一次得吃6

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啊?“盐王爷”?“一盐堂”?“谣盐惑众”?“堵塞盐路”?“数碘忘祖”?这仅仅是几个网络名词上的问题吗?

 

 

主要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2011317A1:抢购食盐没有必要;A13:专家:吃盐防辐射?不靠谱!

广州日报2011318A1:广东存盐足够吃三个月,国内食盐九成是井矿盐(盐王爷);A3:国内食盐储备充足,九成是井矿盐(谣盐);A5:盐业公司全天配送,一线超市恢复供应;A6:食碘盐防辐射意义不大。

南方都市报2011318A02:大国民持守理性,抢盐潮自会平息;A12:疑游资炒作,盐业股飞天;A47:“谣盐”为什么能飞起来?

 

 

字数: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