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来了!
2011年,是中国楼市不同寻常的一年。
据悉,今年两会网民最关注房子。
截至3月1日15时,新华网等“两会调查”备选的二十五个热点问题共收到近100万张投票,得票最多的五个问题依次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百姓居者有其屋”(8.08%);“分好财富大蛋糕,提高居民收入”(7.38%);“稳定物价严防通胀”(6.75%);“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5.87%);“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公平”(5.49%)。
上面5个突出问题之首就是房地产!而且是未来房地产中的重头戏——保障性住房。
曾几何时,就在2010的去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民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其中主要提出了四点措施:
——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81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
——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执行力度。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
——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强调的是“积极”与“稳定”,而2010年则更强调“遏制”和“保障”。而房地产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从2009年的投资类议题划入到了2010年的民生类议题。
随后,2010年的4月份出台了楼市调控“国十条”。
去年,是先开两会,后出国家级楼市调控措施。
今年,是先出国家级楼市调控措施,再开两会。
可见,今年中央对于房地产工作的更加高度重视。
对于房地产,从2009年的“投资类”议题,到2010年的民生类议题,我想,2011年应该在民生类的议题基础上,还会加上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突破口似的画外音,质言之,中国的房地产,特别是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的问题,也不仅是民生的问题,还是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缩小贫富差距的政治问题!
去年,有网络媒体在两会期间做了专题,口号是——向高房价宣战,买得起房!
今年,我给两会期间也喊个口号,叫做——向保障房宣战,住得起房!
我的意思很明白,今年全国要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间总理在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也承诺过了,要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如此一来,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是去年的3倍多,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是去年的12倍!
翻倍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势必改变中国楼市在地产和房产两方面的格局。
我先前写过博文,说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是地方政府,我从2011年开始,更是趁着两会的东风深信不疑。
至于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方面的阐述,我想,基本上就是“新国八条”的主要内涵,要说新意,主要也就从总理和住建部长最近在两会前的一些谈话中洞悉,主要有:
一是,楼市调控将成常态,而且还会在适当时候再出重拳。中央会研究制定中长期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保障房签军令状,双轨制时代来临。今后几年,我国将继续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2011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十二五”期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20%以上。同时,“十二五”期间每年还要再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方式,完善政府支持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使用管理。
三是,高房价的原因或者叫病源已被发现,主要有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使得住房需求总体快于供给增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较多依赖土地出让资金收入和房地产发展收入;建设成本上涨;前两年流动性充裕,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那么,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国家和地方会对症下药,逐渐的让生病的高房价健康起来,平稳起来,合理起来。
今年两会网民最关注房地产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