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找出客户购买此种产品的主要诱因是什么,以及客户不购买这种产品最主要的抗拒点是什么。然后——才开始真正的销售。
所谓客户需求,就是指客户用于满足自身价值所需要的产品及相关服务。现在,客户需求管理已经被广泛接受为销售的核心内容之一。
了解客户需求是每个销售人员的必要以及重要任务。销售人员的每次销售拜访都会有一个目的,而大多数拜访的目的都可以归纳为了解客户需求。也许最后一次拜访是为了成单,但是在那之前的很多拜访都是为了不断深入的了解客户的需求。
在销售准备阶段,销售人员就需要尽可能的明确潜在客户都是什么样的人,结合资料想象出他们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做什么、想什么和需要什么。
乔·吉拉德曾表示,销售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找出客户购买此种产品的主要诱因是什么,以及客户不购买这种产品最主要的抗拒点是什么。
一位房地产销售,带着一对夫妻去看一幢房子。
当这对夫妇进入这间房子的院子时,他们发现房子的后院有一棵非常漂亮的樱桃树,销售注意到太太非常兴奋地对她的丈夫说:“你看,这院里的这棵樱桃树真漂亮!”
当他们走进房子的客厅时,他们显然对客厅陈旧的地板有些不太满意。这时,业务员就对他们说:“是啊,这客厅的地板的确是不太新,但你知道吗?这栋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当你从这间客厅向窗外望去,可以看到那棵漂亮的樱桃树!”
当他们走进厨房时,太太又抱怨厨房的设备过于陈旧时,业务员接着又说:“是啊,但是当你在这里做晚餐的时候,你可以在这里看到那棵非常美丽的樱桃树!”
不论这对夫妇指出这栋房子有任何缺点,这个业务员都一直重复地说:“是啊,这栋房子是算不上很完美,但您二位知道吗?这房子有一个优点是其他房子所没有的,那就是不论您从任何一个房间里向外望,您都可以看到那棵特别美丽的樱桃树!”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这对夫妇花了50万元买下了那棵“樱桃树”。
【张超老师:专家点拨】
从研究方法来看,客户需求的调研更多的依赖质性研究,而以量化研究为辅,以便统筹描述和揭示规律。所以,销售人员对于客户需求的调研可以分两步走:先设计质性研究建立框架,再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对关键因素进行量化研究。
质性研究的入手经常可以从著名的“客户需求六问”开始:
第一,你要问客户,他之所以想购买这种产品的原因及目的是什么?
第二,他以前是否曾经购买过这种产品或类似的产品?
第三,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他购买产品?
第四,他对这种产品的使用经验(或是对产品的印象)是什么?
第五,在购买这种产品时,他最注重(或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第六,是否曾经考虑过要换一个供应商?或者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他会考虑更换供应商?
通过这六个问题,你让客户有足够的时间来谈论他自己,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开始告诉你他所真正关心的,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此外,在客户调研过程中,你需要注意遵从以下五个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对于任何已被列入客户范畴的消费者,要全面的定义其几乎所有的需求,全面掌握客户在生活中对于各种产品的需求强度和满足状况。之所以要全面了解,是要让客户生活中的需要完整地体现在你的面前,而且根据客户的全面需要分析其生活习惯、消费偏好、购买能力等相关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以全概偏”的了解往往会迷惑客户,刻画销售人员关心客户、爱护客户的经典形象。
第二,突出性原则。时刻不要忘记销售人员的第一要务是销售产品或服务,帮助客户满足需求。所以,要突出产品和客户需求的结合点,清晰的定义出客户的需求,必要的时刻要给客户对本产品的需求形成一个“独特的名称”。假如你是一个躺椅的销售人员,尽可能得让消费者形成对躺椅的独特认识,为它定义出一个别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提高生活舒适度需求”等。
第三,深入性原则。沟通不能肤浅,否则只能是空谈。对客户需求的定义同样如此,把客户需求的定义认为是简单的购买欲望,或者是单纯的购买过程明显囿于局限,只有深入的了解客户的生活、工作、交往的各个环节,你才会发现他对同一种产品拥有的真正需求。也就是说,要对客户的需求作出清晰的定义,事前工作的深入性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广泛性原则。广泛性原则不是对某一个特定客户需求定义时的要求,而是要求销售人员在于客户沟通是要了解所有接触客户的需求状况,学会对比分析,差异化的准备自己的相关工具和说服方法。
第五,建议性原则。客户会接受我们的命令。在客户需求的定义过程中同样如此,客户所认同的观念跟我们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对客户的需求要进行定义只能是“我们认为您的需求是……,您认同吗?”
博客:http://blog.sina.com.cn/teacherzhangchao
【张超老师:稳拿订单精要】
客户需求的调研要随时随地
为什么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总是不一致?为什么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客户满意?
每当出现这些问题,就会有人说:需求的前期调研不足。其实,客户需求不是仅仅通过调研能够了解的。单凭几百个样本并不能够完全抽取出客户的核心需求。
了解客户需求不能单依靠市场调研这一种方式,而是需要随时随地关注客户需求,行业变化会产生客户需求,日常的销售反馈就是客户需求,客户的抱怨也是需求,售后服务人员的电话记录单中也有客户需求,研发人员的创新也是客户需求。其实,无论是在市场之内还是市场之外,客户都在不断地表达着他们的需求。因此,只有企业整体时刻保持对客户的关注,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客户需求。
张超,实战型管理培训专家。拥有10年以上企业经营高级管理经验。曾在慧聪网、百度、groupon中国、中融民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担任培训总监&企业文化部总监、全国销售管理部副总、培训中心总监、企业大学校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员工岗位技能提升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和实践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