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浅见是,好的企业或许有但能看清吗?这不是黑猫白猫的问题,所有的这些企业为融资个个打包,系列的渠道运作,种种策划之后和大家见面,“红”与“绿”之间浮着浓厚的迷雾,雾里看花还能看个轮廓大概,而能了解我们股市深浅的哪怕交易所有如此多数据做根底,恐怕也不能全知;而就算全知之下,所谓“三公”还真的能展现吗?
股指做空机制只给少部分带来了消解一部分风险的噱头,而千万的基础投资者被各种渠道拉到这个市场,所得的是一句勘称绝世经典: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后文却是没了———个中滋味,请君自品!
过去股民还抱怨,现在已经麻木,也或许说所谓的“投资者教育”把脑给洗干净了吗?说不得确是更浆糊了!因为投入的资本不但抵御不了通胀,连银行“负利率”都赶不上!但还是“飞蛾扑火”的架势,稍有些能耐的都转移战场去了别地如港台新、美澳等市场,起码那地还有些希望,在这那就是煎熬!
归根究底,还是底层的社会信用及其评价机制欠缺,无法起到随时监督作用,不需要资金的企业上市就是为了个人目的“捞钱”;而真正需要扶持的很多新技术研究企业、民族文化改善一句话不符合条件,“没钱”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