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您好!最近我很迷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是个很平凡的女孩,学校有很多男孩想和我好,但全被我拒绝了,我怕受伤……,即使这样我的人缘还是很好,呵呵!
我并不优秀,长的也很一般,我始终搞不懂为什么他们追我,我总认为他们不是真心的,所以我没有答应他们,我该怎么办呢?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我是个很平凡的女孩,学校有很多男孩想和我好” 我首先祝贺你有同龄的男同学喜欢你,这说明你具有聪明大方、活泼可爱、乐于助人、学习优良等方面的优点,才赢得了这些男同学的关注和喜欢,当然你这样的孩子老师也非常喜欢。爱异性,爱美是人的天性,你们处于感情的朦胧期,对异性美的期盼和追求,对异性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事儿。当然这些男同学所说的“我喜欢你”是符合这一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谁都有自己喜欢的人,既然这些男孩子喜欢你,那么就把这种感情接受下来——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学习与异性正常交往——在体验幸福、和谐、喜悦与爱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学会诚实、守信、和谐以及承担责任,创造幸福、和谐、喜悦、爱与被爱,享受成长所带来的快乐与烦恼。
不过我要告诉你,你现在开始练习的是一道人生的难题,既然是练习,就有动态性(感悟、经验、探索)和成长性(实践、总结、创造和升华),也就是说这道人生的难题是不稳定、不确定的,正确答案也包含在感悟、经验、探索、实践、总结、创造和升华的每一个过程之中,所以你不要肯定它是什么,也不要对此紧张。因为你要学习的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东西,它包含着喜欢与痛恨、高兴与愤怒、欢欣与哀伤、羡慕与嫉妒、大方与贪婪等方方面面的情绪。所以你要体验每一样情绪的感受,才能明白它的实质是什么。你要体验爱,就必须多做练习——多与男同学正常交往,在正常的交往中学会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爱周围环境、爱家乡等等,学习爱,首先应该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就应该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在与异性的交往练习中学习人际交往,学会与异性相处,培养友谊,发展自己。同时,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意义。那么,如何与异性进行正常交往呢?
第一要态度端正,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性别意识。心正则思绪无邪念,交往起来自然也就会落落大方。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单独与异性交往时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分寸,避免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恢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青春期的成长、发育。
第二要广泛交往,尽量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有利于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学会辨别异性——有的少男少女外表长得很“酷”,但可能通过交往发现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会失之偏颇。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十分必要的。最好参加有男、女生同时“出动”的集体活动,这样就可能不像面对某个异性那么紧张、羞怯,更容易自然地表达自己,更有助于培养自己以平常心与异性相处。另外,在群体活动中,更有机会了解不同的异性。因为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比他在某个异性面前的表现更为真实。
这位同学,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做好这道人生难题的,当然也相信你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开创出美丽的景象来的!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健康、阳光、快乐的成长与发展!
杨老师:
您好!我现在自卑心理很强,没以前那么开朗了。尤其和男生在一起总是很沉默,我不知道该怎么改我的性格。我心里一直很压抑,老是放不开自己。这是不是一种心病?怎么能让自己开朗些。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我现在自卑心理很强,没以前那么开朗了”,在此我要说的是:自卑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就其字面的意思来讲就是自我卑微化,并不是外界的真实评价,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并不卑微。关于你的自卑的真实情况,我认为在你身上的实质是“感觉”和“怕”。这个“感觉”是你自己的“主观体验”,这个“怕”是你的内心恐惧——害怕自己失败、害怕被抛弃、害怕别别人排斥、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没有达到自己或别人的标准、害怕自己永远无法体会到快乐等等。
要解决你自卑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战胜我们内心中的恐惧。
首先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你害怕失败么?害怕被拒绝么?害怕被别人抛弃么?怕自己做到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好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放弃吧,不要尝试,你只是一个失败的可怜虫,怎么有人会喜欢你呢?而是对这种声音说:也许不是这样的,我要去尝试,虽然曾经我失败过,但是也许是自我否定过多,才没有让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大胆的坚持那些你认为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大胆尝试曾经让你望而却步的情景,大胆面对你曾经不能逾越的恐惧,也许这个时候你内心的声音会还对你:放弃吧,你是自讨苦吃。只要你坚定的暗示自己:我的这种尝试也许会失败,但是我如果过早的放弃挑战自己的努力的话,那么只会让我更加确定自己是个失败者和可怜虫。充当失败者和可怜虫不是我的性格,也不是我所想拥有的,我要挑战自我,让自己生活在幸福、愉悦和快乐之中,所以我要大胆的坚持和尝试!
其次,前面我已经与你谈了自卑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并不是外界的真实评价。这就是说自卑感很大程度上只是你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已,并不代表别人对你的看法,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标准,也许你给自己所评价出的分数是50分,但在别人眼里就可能是80分乃至90分。所以只要我们大胆的坚持和尝试与他人和谐交往,同时随心所欲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相信通过自己的表现以及他人的认可,自卑就会从你的身上悄然溜走的。
第三,人有自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关键的我们如何去超越自卑。超越自卑就需要找出自己的长项和兴趣所在,做出自己努力和改进的计划,然后利用所有时间持之以恒去发展自己的长项和兴趣。当我们把自己的长项和兴趣发展到了一个周围的人群难以企及的高度时,我们的自卑或不自信也就随之消失了。
第四,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受压抑的胆小的人说话时声音明显细小,信心不足。要注意提高你的音量,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科学的对比实验的解释是,大声说话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能,包括那些受到压抑的潜能,同时也能使你的胆量在大声说话中得到扩张。
第五,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用积极的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比如,像一些短的肯定的句子去应付你的负面想法,像“我说话大家都爱听”、“我对他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和男生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之类),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同时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都是一样的人,别人行,我也行。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只要你每天好几次,花几分钟在内心反复诵读这些肯定句,边读边想象自己正在改变,那么用不了许多时间就会在你身上出现你想象的结果。
第六,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真正的自我对他人都是有吸引力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感染着他人,如果在自己没有压抑自我、随心所欲表现自己的情况之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很有魅力的人的。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瞻前顾后,不要去想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也不要考虑他人怎么看待你,只要是与他人的交流就尽管说出你到嘴边的话语,这样你就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和风格的机会,也就把握了主动,当然你真实的自我也就对他人产生了吸引力。
第七,你必须铭记: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你也要谨记: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就像是前进道路上的荆棘,只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积极探索,奋力前进的人,才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
你问“怎么能让自己开朗些”,我给你的建议是:
1、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多考虑我要怎么做;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人家是否注意你。当你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增加你对对方的注意,减少对方对自己的注意。
2、寻找机会,锻炼自己。不放过任何发言的机会,比如向经常见面但说话不多的人如邮递员、售货员等问好;与陌生人交往,感觉到有你感兴趣的话题时,就大胆而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去考虑别人怎么看。
3、经常与你的朋友在一起聊天,并讲究谈话的技巧。除了工作、生活之外,你还可以和她聊有趣的见闻、笑话、幽默,长期坚持下去不仅会使你改变自我意象及对自己看法,当然也会增强你的人交往能力。
4、心态好,热爱生活,培养多方面的情趣。如果你想唱歌,就放开嗓子唱,如果你想说笑,就敞开心扉说笑。在业余时间,你还可以与朋友在一起参加体育娱乐活动,比如打球、做游戏等等,这是你锻炼自己活力与交往的绝佳手段。在连续讲话中不要担忧中间会有停顿,因为停顿一会儿是谈话中的正常现象。在谈话中,当你感觉脸红时,不要试图用某种动作掩饰它,这样反而会使你的脸更红,进一步增加了你的羞怯心理。想到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这只是由于精神紧张,并非是不能应付社交活动。
5、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6、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和情感,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人们可以通过意志的力量来改变自己性格上的许多东西,克服诸如优柔寡断、神经过敏、胆怯等不良心理。一些知名演员、演说家、教师,在青年时代曾是胆怯害羞的人,但是后来他们却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口若悬河,就是他们意识到非克服害羞心理不可所取得的成效,而非佼佼者的得天独厚。事先作好准备,答题时就会庆对自如;熟记演讲内容,演讲时便会口若悬河;发言开口时声音宏亮,结束时也会掷地有声。除了这些“策略”与“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
7、在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无所顾忌张口直言自己认为必要的言语。
如果你用以上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那么你不仅会克服自卑,而且还会拥有良好的朋友群体,当然你放开心态与别人交流也就成了自然而然。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