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眼瞅着2011年就已过去一半了,这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和中国经济息息相关。拉登被美国打死了,日本大地震了,这些似乎都没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冲击,为什么我们日子总觉得紧巴巴,好像心里总有事天天放不下呢?这就需要我们好好梳理下了。老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事”,我们仔细梳理发现中国经济问题依然如故,这半年,全国人民都在纠结10件事,今天,我们呈现给您,看我们说得在不在理。
个人问题:要解决工资和个税
这半年我们被工资翻番的美好愿景激励着。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表态里,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职工工资翻番的决心。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说“我国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这样在“十二五”期间就可以力争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一句话加了两个限定词“努力”和“力争”,你说这是不自信呢还是不自信呢?工资翻番这档子事,我是当成大饼了,被砸中的概率基本和买彩票差不多了。
和涨工资相比,个税调整起来那真是同样含糊。温总理在3月初和网民互动时就曾经宣称要调整个人所得税,可这眼瞅着半年都过去了,这个税调整还再议。“再议,就是再议论议论,再研究研究,再商量商量,再权衡权衡,再比较比较,再考虑考虑,再观察观察,再看看,再想想,再等等...等等等等....”上调千把来块这么让利于民的大好事,你说这都是在等啥呢?有人说,愿望是美好的,程序还是要走的,真怪,买房限购,买车摇号都是令行禁止,咋着扯到上调所得税这事就开始走程序了呢?这个税一天不按照民意上调,就绝对是个夜长梦多的事情。
吃苦不忘国家:菜价和油价
通胀在这半年又再次抬头。也许我应该说通胀的头从来没低过,统计局统计出来的数据总是跟自身生活感受有着老大的偏差。房地产价格和房租价格在CPI统计中占比少而又少,难怪当房租大涨30%以上时,通胀水平竟然能保持在5.5%。聊以自慰的是,上一轮通胀时民众了解了一个词叫“结构型通胀”,而这一次,忽悠民众的话语变成了“成本驱动型通胀”,奇了怪了,反正解释通胀都有理,咋治理起来就不得章法呢?好在之前那个饼刚画好,各省也都说要幸福,可是我们说好的幸福哪里去了?
从年头里的蒜泥狠那一拨,到后来的日用品价格涨价被发改委摁住,我国的市场经济遭受了严峻的考验。但是在油价上涨方面,我国的确是与国际接轨的,日本地震带来的全球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油价也真是没闲着。按照发改委成品油价格调整办法,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到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就可以调整。您看,上过小学数学的人都知道,从高位下跌同样的比例可不要费太多事哟!这么一个政策到底是个啥心理,咱都心知肚明的,这事也没法说太细,你懂得哈。
高通胀时代最大考验:民生呼唤分配改革
从年初CPI涨幅4.9%,到5月的5.5%,国人已经预期6月的CPI增幅可进入“六时代”。果不其然,上月CPI增幅竟然高达6.4%,这对国计民生而言,不啻是最大的挑战。就宏观经济而言,目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控制通胀预期,二是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三是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宏大命题,切不可急躁冒进以防经济硬着陆。
客观而言,由于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所在,当前的三大难题经过财政、金融等系列政策的综合运用,是能够拴住惯性狂奔的通胀猛兽的。不过,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可是,对于微观民生而言,公众的持续焦虑却必须得以尽快缓释。因为,国内外因素决定了未来通胀走势依然将在高位运行。现在断言6月CPI同比上涨6.4%已到顶恐怕还为时过早。据此也很难判断6.4%会不会成为这轮CPI的拐点。
一边货币政策密集出台,另一边通胀率却越来越高,说明应对通胀顽症货币政策单兵突破、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财税政策之剑及时出鞘。劳动者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一方面导致财富向某些群体集中,使其更容易对价格进行操纵;另一方面,通过消费拉动经济、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结构调整,也迟迟难以收效。经济发展始终要依靠大体量的投资和货币增发,通胀风险持续存在。而社保体系不完善,直接影响老百姓抵御通胀风险的能力。因此,化解通胀风险,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战斗,更需要社会领域的综合改革。这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主要命题。
银根紧缩:中小企业受寒和就业艰难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银行的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2010年以来,宏观货币政策紧缩,小企业的流动资金趋紧,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窘境。今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仅上半年,央行已累计冻结银行资金逾18000亿元,老郑和大批中小企业主一样,担心银根收紧后的种种风险。他很清楚,如果银行以鞋厂经营不善为由立即收贷,其将陷入巨大的资金困境。
而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预估,如果信贷持续紧张,全国40%的中小企业恐将倒闭,规模甚至超过2008年的“倒闭潮”。死亡,或者转型,郑兆富太想选择后者,但和“包装膜”项目一样,一切显得可望而不可及。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贷款难、资金链紧张、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现在不少中小企业日子艰难。货币紧缩政策,其实伤不到大企业,尤其伤不到国企,受伤的却是无辜的中小企业。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必须增加就业机会,以此拉动需求,发展生产,度过难关。而中小企业发展陷入泥潭,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无疑是一大难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其产值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偏低。发展服务行业,满足社会 需求,有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
维护国家利益:利率和热钱
既然开始忧国忧民就不能不站在国家高度谴责下硬逼人民币升值的西方列强。你说你们到底是什么心理,我们本币升值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不就是想让我们的外汇储备缩水嘛,为了不让人民币升值带来热钱涌入(你看我们小民都知道说热钱了),我们的利率一直很低呢,据说上调了一次,仍然是有2%个点以上的负利率呢,侬晓得伐,就是一笔钱放到银行一年,拿出来反倒缩水了,你说我们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打赢这场货币战争?
可是小民转念一想,负利率小民已经替国家挡了一枪了,但国家外汇储备缩水有啥影响这件事倒是很少人解释哈。外汇储备本来就是以美元为首的外国货币,缩水的说法是换成人民币之后缩水,但是外汇储备会换算成人民币吗?答案是不会,所以缩水的外汇储备的购买力就一定会下降吗?答案是未必。感情这一枪是白挨了啊?再转念一想,人民币外升内贬,好处都让人家占去了,拿着自家人民的钱不好好用,担心让外国挣钱,咋着琢磨,这都是吃里扒外的举动啊。这年头咱也不相信这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兄弟姐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说法了,先让自家这13亿人口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了再谈所谓的国际货币战争吧。
全国人民6个月都在纠结6件事
全国人民上半年都在纠结10件事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