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鲁珀特·默多克因电话窃听丑闻出席了英国议会听证会并接受了10名议员的集体质询。令人意外的是,听证会遭到示威者搅局。一名示威者手拿一个类似泡沫刮胡膏盘子的东西砸向默多克,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迅速跃起,第一时间抬手给袭击者一巴掌,袭击者随后被警方带走。这一举动震惊世界,路透社称赞邓文迪“为自己的男人站出身来”,成为了当天的英雄,更有英国媒体报道,邓文迪的表现,让默多克形象得到部分挽回,新闻集团股票上升了6%。
在默多克因电话窃听丑闻接受议员质询的时候,连续两个“意外事件”,向世人闪亮出展现出一个传奇女子默多克妻子邓文迪的身影。
如果不是示威者的突然“发难”,也或者不是邓文迪下意识地勇敢出手捍卫自己的丈夫,最大可能邓文迪还会较多的躲在默多克的“背后”。是一个“突然来临”的机遇,让世人认识了邓文迪,但邓文迪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给其丈夫的负面声誉带来正面影响,也或是“下意识的”,但这份临危不惧的下意识反应又何尝不是“早已准备”的结果?
笔者说传奇女子邓文迪的“早有准备”,与她自己的长期“积累”有关。一方面是接受教育方面的积累。邓文迪在接受媒体采访之时声称:我只是一个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来自我所受的教育。”邓文迪说。中国人从来都注重教育。像很多中国家庭一样,邓文迪的父母对其教育十分重视,从童年到大学,邓文迪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母希望她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可以救死扶伤的医生。但极具个性与自信的邓文迪,在医学院读到三年级时,毅然远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语言班,在那里,她发掘了自己对商务的兴趣;随之,她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开始系统地学习商务。这种系统性的教育,基本上实现了中西教育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体现在邓文迪身上,这种系统性的教育既让她持有了东方文化的内核又具备了西方教育的“个性”,也为他最终获得默多克的青睐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邓文迪的“准备”笔者以为更多的体现在选择一个“更适合成功”的个性上。东方教育赋予女性的内涵温柔多与野性,含蕴多与张扬,而且,有些女性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竞争社会格格不入;西方人的个性又是大多数东方人所不具备的。在多年来社会实践和历练过程中,邓文迪给人的感觉就是她其实在人生磨炼过程中恰恰是选择了一个最适合现代人成功的“个性”
说邓文迪的“有准备”还源于其对人生规划的“精确设计”,从20年前的一个普通广州女孩走到今天,这绝对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偶然中有必然。在邓的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能被她巧妙而又精准地把握和找到机遇,这或代表了一个女孩子的智慧,但这份“心计”又恰恰是有准备的心计。邓文迪命运的第一个契机出现在1987年。她认识了一对来自加州的美国夫妇,Jake Cherry和他的太太。Cherry先生当时50岁。Cherry太太闲暇无事,很乐意帮助邓提高英语水平。尽管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机会,邓文迪却抓住了它并充分地运用了它。1988年2月,邓文迪在Cherry夫妇的帮助下获得学生签证,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学习。后来,藉与Jake Cherry的短暂婚姻获得美国绿卡,并通过努力获得了耶鲁大学商学院,攻读MBA学位的机会。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邓文迪获得了她一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机会:她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董事Bruce Churchill旁边。邓文迪没有让这个命运中绝佳的机会擦肩而过,飞机一到香港,她已轻而易举地谋到了Star TV实习生的工作。又在新闻集团举办的一次酒会,“一不小心”就把酒撒在了默多克身上,最终成了默多克的夫人。这些,是“偶然”的吗?如果一次偶然可以认为是偶然,但次次比别人“偶然”,就不是偶然而是“智慧”和象征了。
道理其实就是这样,我们在赞赏邓文迪借助默多克取得了自己的“成功”之时,也看到了邓为了自己的“事业”和未来所工与心计的一面。但这样的工与心计并不让人反感,反而看到了一份难得的聪慧女性的“狡诘”,对人生有规划有设想的女孩子未必人人会有成为默多克夫人的机会,但只有时刻有“准备”,机遇也就总会青睐这些有准备的人。只要有了这份准备,成功的女神终将会向你伸手。
“有准备的”邓文迪不可能不成功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