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由来已久的人民币升值问题,中美之间摩擦还可能由其它冲突导致。这些紧张关系的导火索不仅限于媒体披露的纯粹经济层面。例如,中国军力正在向印度洋和太平洋扩张,旨在保护海上贸易。能源等主要资源成为关注焦点,因为他们是中国发展的驱动力。虽然中国的舰队扩张对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却与美国主导的军事区域重叠并有可能超越其势力。尽管中国政府不断提高军事预算,包括海事成本,与美国相比,依然相形见绌。(中国未披露确切数据)。然而,军事支出的差距仍然威胁着美国,因为中国首次通过海岸线和国家利益保护政策。中国海船正在向近海挺进。中国针对非洲之角贸易出台《反海盗法》,在阿拉伯半岛停泊战舰。同时,军事潜艇和飞机数量也在增加。美国白宫对中国海军仍持消极态度,尽管专家预测中美的紧张关系可能因中国快速提升的军力科技实力而加剧。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华臣对该现象进行了生动的综合解析,“我们通过这些变革将保护政策从海岸线拓展至整个海域。”战略的出发点是基于连接南亚的假想航线的运作体系。货船航线起始阿拉伯湾、卡拉奇并一直延伸至印度三角洲。类似地,乐于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正在建造海港推动双边贸易,其中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马六甲海峡。因此,航线继续通过新加坡石油精炼厂向东延伸,再次影响了北行的船队。
中国基建速度和高供给率令美国、日本和印度震惊。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些改变都是必须的。中国发挥着世界工厂的作用,但自然资源匮乏,中国正在将触角伸往全球补偿自然资源短缺。中国政治面貌以及意识形态特性正在消失,更多的空间留给了经济发展,屈服于另一种不同的社会认同。中国又一次改变着其矛盾形态,新的矛盾开始出现。必需品短缺将造成社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躁动猖獗,另一方面,中国集中精力开拓成功贸易航路的行为将造成更严峻的紧张气氛,而且这种紧张不仅限于单纯的经济领域。
中国发展之海上航线与安全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