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老头儿”啦——谁来买?!(8月27日)


 

我居住的房子紧邻村子的主街道,有个邻居是残疾人,他在轮椅上生活已经有多年了,但心态很平和。他经常与往来的商贩搭讪,有些时候还模仿商贩的口气,高声叫“卖老头儿啦,五块钱一斤”,商贩也跟他应和“谁来买呀”,虽然我开始的时候对这一唱一和的“噪音”有些心烦,但久而久之,内心宽容了许多。

其实不管是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还真的有卖老头的。而且不是在农村,而是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甚至是在CBD(中央商务区)、CAD(中央政务区),顶级酒店、度假村、商务中心之类的大雅之堂。

 

我有40多个QQ群,基本都是发起人善意相约,我便欣然加入的,虽然加入之后,也很少发表言论,但由于习惯性的实名,而且很多群友都习惯于每天看我专栏上的文字,或许自认为有些启发或者给自己提供了某些价值,所以,虽然我基本很少说话,也很少有群主由于不能忍受我的“潜水”而把我踢出去。

在我的QQ群里,有几个高端资源整合群,那个主题的群坚定地实行实名制,这与我的一贯主张相吻合,但却是很多人不习惯的,所以很多人由于不按照群规而改名的,经常是加进去之后又被请出的,100人的规模,名额总是很有限,所以,经常有人申请加入但却难以接受的情况。管理员与群主协商,从开始的一个群之后,又开辟了2群、3群等等。或许是由于其他群的群主更注重传播与话题运营,所以开始的那个群的人气相比之下,倒不是很旺。

 

有些群友,长期在群里,把自己的行踪、媒体报道以及他跟一些可以称之为高端资源的政要人士的合影之类的图片,在群里晒出来,并做出广告,吸收相关的群友共同参与,或者是掏钱加盟,或者是置换一些产品。而其所拿出的资源,无非就是挂个牌子,合几张影、给一些名头、参加一些会议、或者在会议上讲几句话之类的回报罢了。

由于他们所谓的那些高端资源,基本都是须发皆白的老年人,所以本质上,说得通俗一些,无非就是“卖老头儿”罢了。

 

1989年本人接触公关实务开始,对这种方式的运营就逐渐熟悉了。

虽然群里的大部分朋友都跟本人一样,对这种“卖老头儿”的行为颇为不齿,但另一些人,更多的是说自己有什么样的市级甚至省级,或者是在部队公安或者是在地方政府,甚至在部级领导与中央级的人脉关系。

倒也是了!没有高端资源的,如何敢于进入“高端资源整合群”,但那些关系要想整合到你的名下,对不起了,你自然就要交钱或者是用其他形式的成本。

——那是另一种形式的“卖老头儿”。

 

按说这也是很自然的投入,既然你有需求,那么就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而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货币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可以度量的交换物。

这是常规性的商业逻辑,谁都说不出什么来。

商业的本质自古就是“取与之道”,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同的仅仅是某些人说的直白一些,另一些人说得隐晦一些罢了。

那些已经离任的老人,即使人走茶凉,也总是会有余温尚存,说上一句话,表上一个态,多少都会有几分薄面,这大约就是“卖老头儿”的朋友们的商业逻辑了。

 

现在,“卖老头儿”的越来越多。正在风口浪尖上的卢美美的老爸卢俊卿,在网站上所呈现出的那些顾问,很多都可以用“老头儿”来形容。

据《新京报》爆料: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以拉人入会授予职务,收会费等方式敛财,1.68万参加会议,50万可授予副会长头衔。一位南方企业负责人称,20015月,自称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的人员多次给他打电话,邀请参加中国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论坛

对方称,大会规格非常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届时将邀请50多位部级领导出席,国内外600多位知名企业家参加。实际上,多名参会企业负责人称,除论坛开幕两个小时外,其他会议均在北京丽景湾酒店举行,未见一位国家领导人,参会企业仅有200家左右

对于诸多协会打着国家领导人出席等名义拉人入会敛财。一位曾在多个协会就任副会长职务的人士分析,众多入会企业看中的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官场上的人际关系。这些所谓的协会正是迎合了中国企业家红顶商人的情结,卖点就是政商人脉。看准了这一点,他们把会务经济做成了产业,大肆敛财。

 

正是由于北京的“高端资源”多,所以才有如此之多的聚会,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首善之区,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会接到来自于首都的机构邀请入会或者参加峰会论坛的电话。正是由于外地的高端资源相对少,所以才会经常会有些人把北京的高端资源整合出去,那可以说是另类“走穴”。

而参会的人,跟组委会有些关系的,自然可以去白吃白拿一些,多跟别人交换一些名片,多跟那些作为嘉宾的老人们套磁,假如能混个脸熟,或许就可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资源,并拿去包装卖钱了。而那些跟组委会关系不熟的,就要掏钱购买参会资格了。

当然掏钱也是一种投资,从基本的逻辑而言,也是希望以后能少掏钱,甚至可以通过那些老头儿们给自己赚钱的。

 

关于如何参会的方略与实用技巧性的论述,我在以前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所提到,在此不再多说了。而且对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内幕还是技巧,我总是不很方便都说出来,否则虽然在买方会节省一大笔的开支,但不仅会得罪一大批的业内朋友,更重要的是断了他们的生路,也会在内心感觉那是造孽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难以自拔。

 

那些早已须发皆白的老人,即使已经退位而不在第一线了,都不能享受清闲,不仅要苦于各种应酬,而且要承受某种骂名。这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大大的不公平,而对于那些想“买老头儿”的人而言,也不过是希望通过老头儿沾光罢了。

虽然貌似给予老人们更多的尊重,但依然没有摆脱“卖老头儿”的本质。在中国,从来就不缺乏买老头儿的基础与市场环境,传统是一回事,社会状况也是支撑,政治制度更是对这种市场的基础。

客观地说,这种“卖老头儿”的产业也是中国的特色了。

 

贾春宝

2011827日星期六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